“那就自己動手,解決糧食問題。”為了緩解新疆地方糧食供應的問題,在1950年的春天,陶峙岳將軍帶領士兵們開墾荒地,種植棉花。 起初,陶峙岳拜托回家探親的戰士帶回一包棉花籽,進行試種。在成功之后,陶峙岳就專門找來了蘇聯種植棉花的專家,為戰士們開展了三個月的培訓。 在此之前,新疆瑪納斯河流域從沒有種植棉花的歷史,而此次在所有官兵的努力之下,達到了畝產400斤的豐收盛況。從此,新疆瑪納斯躋身為我國棉產的重要基地。 ![]() 一、建設和保護新疆在新疆和平解放之后,陶峙岳帶領部下克服生活條件的艱苦,以及生產工具簡陋等一系列困難,終于,在1951年的時候墾荒23萬畝。 陶峙岳領導的兵團逐漸成為了新疆農業生產力的代表,有相關技術人員的規劃,再加上廣大官兵們的不懈努力,在戈壁荒灘上建立了一座座正規化的國營農場。 陶峙岳與其余部隊官兵一同縮衣少食,將自己的津貼費全部用來支援新疆工業建設,在他們的幫助下,新疆軍區建起了新疆的第一批大型廠礦。 隨后,陶峙岳又將自己全部的身家拿出來,用于新疆水利建設以及農業機械化建設上。在陶峙岳的心中,只是單純地想要建設好新疆,并不想影響當時部隊內其余的軍官。所以,最終陶峙岳捐款的事件并未公之于眾。 因為這批資金,兵團內部成立了機耕隊,在兩年時間,培訓了一千多名的拖拉機駕駛員。與此同時,新疆墾區戰士們的勞動強度也終于減輕了許多。 1954年8月6日,成立了,陶峙岳則擔任此兵團的總指揮,同時也擔任新疆軍區副司令員兼新疆省政協副主席。 陶峙岳領導的這支兵團,不但為新疆的開墾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而且也為鞏固邊疆、鞏固民族團結作出了重大貢獻。 ![]() 在六十年代,為了抵抗印度對中國西藏和新疆邊界的侵略,陶峙岳領導兵團前去援助,主要進行運輸物資以及后勤供應這兩方面,為這場自衛反擊戰提供了堅實的后援,也促進了這場戰爭走向勝利。 在1962年4月陶峙岳開始著手處理我國邊境居民外流的事件,最終,在祖國西北建立了阿克雀、葉爾蓋提、烏拉斯臺、錫泊提、烏什爾、買海因六個國營農場和達因蘇國營牧場。 這幾座農場牧場,不僅可以護衛我國西北地區,還可以為當地人民提供自給自足的有利條件。而在中蘇邊境建立邊境農場的舉措,正是陶峙岳根據當時社會環境所提出的。 陶峙岳將軍這一生英勇無畏,一心愛國。他當初為保家衛國加入國民黨的隊伍,卻在國民黨迫害共產黨人時,一心幫助共產黨。 二、“抗日名將”陶峙岳1892年,陶峙岳出生在湖南。陶家在當地是出了名的大地主,家里的宅子也不小。因此,陶峙岳從小就過著富裕的生活,并不知道勞動人民的辛苦。 陶峙岳從六歲起就在學校念書,十二歲就被長沙城南師范學校錄取,十四歲又進入了求忠中學。但是,這所學校的管理松散,而且這里的學生,年齡差距都很大,有很多成年人。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下,陶峙岳怎么學得下去。 后來,還是在湖南陸軍小學任教的族叔陶剛嵐,考慮到繼續待在求忠中學會耽誤學業,便提出讓他轉到陸軍小學去。可是,當時的陶峙岳并沒有通過陸軍小學的預考,并不具備報考條件,最后只能想辦法拿到南州廳的公文,才進入了考場。 ![]() 不曾想在進入考場之后卻又被人告發非法取得考試資格,差點失去考試資格。好在當時學堂總辦看陶峙岳不像是偷雞耍滑的學生,執意將考卷發給他。最后考試成績公布,陶峙岳考取了第一名的好成績,終于進入了陸軍小學。 在1911年,陶峙岳在陸軍小學畢業之后回到了家鄉,按照父母的吩咐,與周慶儀舉行了婚禮。新婚不久,黃花崗起義爆發,陶峙岳深受鼓舞,毅然前往武昌參加陸軍中學考試。 于是,他拋下了父母和新婚妻子,去了武昌,考入了陸軍第三中學。在學校的兩個月內,陶峙岳就加入了革命的行列。并且于1912年參加了同盟會。在1915年的時候,袁世凱復辟的消息一傳開,當時已經是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學生的陶峙岳便和一些進步學生,偷偷地去了天津,意圖組織軍隊討伐袁世凱。無奈勢單力薄,又無法和南方反對袁世凱的力量聯系上,只能就此作罷。 1916年,陶峙岳從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畢業之后,就回到了長沙,在湖南省督軍公署擔任上尉參謀一職。 1917年,陶峙岳奉命去訓練一支部隊,這個部隊的人都是從綠林里招募來的,充滿了野性。陶峙岳曉之以理,與他們一起操練,同甘共苦,很快就練成了一只訓練有素的軍隊。這支軍隊在后來對湖南軍閥張敬堯的圍剿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陶峙岳也因為訓練有功,被提拔為獨立工兵營的營長。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以后,陶峙岳時任國民黨第8師師長,奉命從陜西帶領部隊增援上海。在蘊藻浜一帶,面對日本陸軍及空軍的猛烈攻勢,陶峙岳率領部隊頑強抵抗了21天。因為這一場戰役,陶峙岳獲得了“抗日名將”的稱號。 ![]() 然而,這樣一位英勇奮戰的愛國將領,卻被蔣介石以明升暗降的手段,將他的兵權奪下。那段時間,陶峙岳只能閑居在西安,他在河西部隊的軍權都到了胡宗南的手中。 陶峙岳眼睜睜地看著胡宗南指揮十萬大軍,預謀破壞抗日統一戰線,迫害共產黨人。在之后的重慶會議上,國民黨要員們口口聲聲地講著權力斗爭,最終使陶峙岳喪失了對國民黨的信任,同時也充滿了失望。 1946年時,正值張治中擔任國民黨委員會委員長西北行營主任,但他一直以來都與共產黨保持著聯系。在陶峙岳失意的時候,他注意到了這個“抗日名將”,在與其深談之后,便向上級請示將陶峙岳調往新疆承認警備總司令。 張治中在新疆的時候,對被監禁的共產黨格外關注,并且要求監獄為他們提供生活環境,讓他們能夠自由地活動。陶峙岳也在張治中的影響下,開始支持民主與和平的政治主張。 在國共兩黨重慶談判時,毛主席和周恩來向國民黨提出釋放所有被關押的共產黨員與愛國進步人士的要求,蔣介石被迫同意。陶峙岳全力協助張治中,將130多名共產黨員汲取家屬釋放。 從那時起,陶峙岳的思想就發生了轉變。 在1949年4月,國共和談破裂。張治中便決定留在北平,投向新中國,陶峙岳也隨即開始準備和平解決新疆問題。陶峙岳一邊收集內陸信息,一邊趕赴南疆,等待解放軍進入新疆時,立即派人前去接洽。 可是,陶峙岳這樣的行為,很快就遭到了國民黨內部的注意。一天,陶峙岳要去參加一場集會,國民黨特務事先埋伏在他的必經之路,準備把他擊斃。所幸陶峙岳及時調整了行駛方向,這才逃過一劫。 ![]() 其實,陶峙岳早已將自己的性命置之度外,后來陶峙岳解決了部隊內部的矛盾,穩定了軍隊的士氣,并為新疆的和平起義做了充足的準備。 最終,在陶峙岳的堅持之下,在王震率領的西北野戰軍進疆之后,便由其順利接管了各大城市的防務。而陶峙岳等人也陪同彭德懷、張治中和王震等人檢閱了軍隊。隨后,將起義部隊改編為人民解放軍第22兵團。 三、迎來光明在陶峙岳的部隊改編之前,1949年10月7日,陶峙岳與彭德懷、王震在酒泉碰面。陶峙岳與彭德懷之前從未碰過面,卻都聽說過對方的英雄事跡,因此也都很是欽佩對方。 陶峙岳心知自己是起義將領的身份,不知對方會以怎樣的態度對待自己,所以心中一直打鼓。可是,在真正見到彭德懷和王震之后,陶峙岳便打消了顧慮。 初次見面,彭德懷很是熱情,主動擁抱陶峙岳,這令陶峙岳感動不已。之后他們就新疆事宜提出自己的想法,陶峙岳也適時匯報了當時的形勢,以及需要解決的問題等等。 談話過程中,彭德懷和王震都是傾聽為主,他們三人談了整整一個下午的時間,到了吃飯的時間,王震便提議先去吃飯。可是,大家都站起來了之后,彭德懷卻還坐在座位上。 當大家都看向彭德懷時,他示意大家坐下,并拿出了一封信,遞給了陶峙岳,說道:“陶總司令率領新疆官兵起義,走向我們解放軍的懷抱,我一定要送你一份大禮啊。” 陶峙岳疑惑不已,打開信看了起來,看著看著,竟是淚流滿面。 “謝謝彭總司令,謝謝……”陶峙岳激動地說不出話來。 ![]() 其實,彭德懷給陶峙岳的信主要內容是已經將他的妻子和孩子找到,并將妥善護送到新疆。此前陶峙岳的家人一直都在重慶,在率兵起義之后,最擔心的莫過于家人的安全,怕蔣介石會傷害他們。 令陶峙岳沒有想到的是,彭德懷同志會派人找到自己的家人,并且將他們保護起來。彭德懷的安排完全解決了自己的后顧之憂,此刻,他再沒有猶豫,與彭德懷、王震等人相互配合,解放軍順利進入了新疆。 在新疆和平解放之后,毛主席便想要見一次陶峙岳,一方面,是想要聽他回報新疆的工作情況,另一方面,也是想讓他可以安心在新疆開展工作,沒有顧慮。 1950年的一天,得知陶峙岳將要抵達北京之后,彭德懷與毛主席談論到此事。因為曾和陶峙岳相處過一段時間,彭德懷對他的印象很不錯,便對毛主席說:“主席啊,這位陶司令在新疆和平解放的事件中可是做出了突出貢獻,等他來了,你可要請他吃紅燒肉啊。” 毛主席笑說:“那是自然,這位陶司令可不簡單,他早就吃過蔣介石的飯,如今再吃我的,倒是可以對比對比。” 當陶峙岳到達北京時,毛主席安排的人員早就在飛機場等候了,等到了中南海之后,陶峙岳剛進門,就見毛主席的手伸了過來:“陶峙岳將軍是吧,快來坐,快來坐。” 見毛主席如此溫和、熱情,陶峙岳心中的緊張也一掃而空了。因為兩人是湖南同鄉的原因,倒是少了幾分拘謹。在寒暄過后,兩人便開始談論起工作。 ![]() 會面之后,毛主席直言,新疆的工作還是需要陶峙岳繼續去做,并說他是對新疆做了大貢獻的人,黨和人民都是不會忘記他的。陶峙岳聽著毛主席說的話,對于毛主席的信任,自己也更是信心倍增。 而后,兩人又就新疆接下來的工作開展做了籌劃,陶峙岳也更加深刻地認識到自己在接下來要開展的重點工作。 聊著聊著已經到了深夜,毛主席便提議去吃飯:“走吧,我們去隨便吃點家常菜。”陶峙岳跟著毛主席走到飯桌前,看著面前簡單的三菜一湯,陶峙岳不禁想到蔣介石曾接見他時的場景。 兩相對比之下, 與毛主席的平易近人真是恰好相反。陶峙岳心中似乎明白了為什么最終共產黨人能夠獲勝了,真可謂是得人心者得天下。 席間,毛主席笑著問道:“陶司令,我毛澤東的飯與蔣校長的飯比如何呀?” 對此,陶峙岳泯然一笑,一切盡在不言中。 毛主席可能從未想到,自己隨口說的一句話,竟然真的在陶峙岳的心中有了答案。相比對于蔣介石和毛主席兩人的飯,陶峙岳心中自是有了比較。 ![]() 四、結語1982年9月28日,對于陶峙岳將軍來說,是一個難忘的日子。在這一天,這位戎馬一生的老將軍終于正式成為了一名中國共產黨員。 陶峙岳是一名國民黨起義將領,一心只想著能夠為新中國的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卻不想在有生之年,自己也能夠成為偉大組織中的一員。 在之后的日子里,即便是身體多病,陶峙岳也一直為國家發展而奔走勞作著。 就在1988年12月26日,陶峙岳將軍在長沙安詳離世,享年97歲。而這位老將軍“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精神卻是一直流傳至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