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老何 編輯|島島 期數:2929 來源:人和島會員 造車要有敬畏之心。 ——雷軍 電動汽車,如果從2017年算起(量產記錄)的話,以賈躍亭造車為標志掀起國內資本大佬新能源造車風口,筆者統稱新勢力造車,即外行人造車,區別于傳統車企或整車車企。 2017-2021,筆者稱之為新能源汽車上半場。上半場是造車新勢力的主場,可謂各路諸侯蜂擁新能源賽道,造媒體的,造家電的、造空調的、造手機的……可謂熱鬧非凡,有點拯救汽車世界的終結者,非我莫屬的霸氣,一方面視金錢如糞土,揮土如金,另一方面似乎傳統車企(燃油車)已成陌路黃臉婆。 2022-未來,筆者稱之為新能源汽車下半場。2022年是逆轉之年,預示著下半場傳統車企王者歸來,也意味著造車新勢力會逐漸走向邊緣化。 一 銷量 2022年新能源汽車1-8月乘聯會公布數據: ![]() 數據來源的:乘聯會,制表:人和島 01 技術是造車的初心 乘聯會數據1-8月表明:除了特斯拉,銷量處于10萬+的新能源車都是傳統車企,有7家,把造車新勢力甩在身后。銷量代表了擁有的消費者數量,銷量也多少代表了客戶忠誠度的程度。 汽車屬于奢侈品,經歷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沉淀形成的,而技術是造車門檻壁壘,技術是車企護城河。福特汽車的福特、本田汽車的本田宗一郎、豐田汽車的豐田喜一郎、奔馳寶馬奧迪等等這些傳統車企首先都是對技術的持續追求及積累而建立百年汽車基業,構建各自汽車產業鏈生態圈而引領汽車界的,透過汽車發展史,這些傳統汽車告訴后來者:技術是造車的起點。 02 資本并不是造車的起點 造車并不是說你有資金就可以玩的。但對于外行人或跨界者以為有了資本,有了PPT就可以終結傳統汽車。事實真的這樣嗎?比如寶能可謂資本野蠻人,最后不也以失敗收場;格力造車最后也灰溜溜溜沒有了下文;至于當紅造車新勢力,比如蔚小理們,今年也出現了衰落之相。首先沖上頭條的是理想,銷量腰斬,戲弄消費者、股東套現等等,赤裸裸暴露了造車新勢力造車的初心不是造車,而是上市套現走人。 而反觀特斯拉,馬斯克造車的初心是造車,因為擁有自己的汽車技術,一體車身成型鍛造就可以碾壓傳統車企造車工藝,而馬斯克經過近10年技術積累,才有了汽車界獨步天下的豪邁。國內的比亞迪也是經過近20年技術沉淀才有了牛氣沖天于汽車界。 正如雷軍近日感慨:造車一定要有敬畏之心。遺憾的是,這句真理居然出自于汽車圈外的人,這也是筆者40年來首次聽到對汽車最真誠的聲音,雷軍才是國內唯一懂車的人。正因為我們缺乏對汽車的“敬畏”之心,以為四個輪子加個沙發就能造好車?或者四個輪子加個手機就能造好車? 以韓國起亞為例,這是國內市場合資銷量最慘的品牌,很多國人瞧不起看不上眼。如果看2021年起亞銷量一定令國內汽車界汗顏的。2021年起亞全球銷量277萬輛,其中韓國本土是53萬輛,有224萬輛銷往全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