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被西方陣營批評向烏克蘭提供重武器不力,同時又在上周被俄羅斯駐德國大使警告向烏提供大量重武器超過了紅線的德國,北京時間今天早上(當地時間9月19日)由國防部發表聲明稱:“盡管德國武器方面的供應緊張,但軍方決定再向烏克蘭提供4門 Pzh2000自行榴彈炮和配套彈藥,使交付給烏克蘭的Pzh2000系統總數達到22個。” 德國防部在聲明特意強調:“在與工業界討論以及從陸軍維修部接收翻新的軍械后,這批武器將立即交付?!?/p> 今年6月,德國首批提供這款世界上威力最強大的火炮之一。最新PzH2000最多可攜帶60發炮彈,普通彈藥的射程為30-47公里,增程彈藥的射程為67公里。其強大威力,主要體現在移動快、打得遠和打得準。 上個月,一名德國議員稱:德國提供給基輔的15門PzH2000自行火炮中有10門因過度使用而失效。跟德國國防部最新公布的援烏數量相比較,顯然之后德國又提供了3門這款重炮。因為烏軍用得太過頻繁,導彈炮管和其他配件需要更換,德國承諾盡快給予修復。 德國不顧俄羅斯大使嚴厲警告,加大對烏克蘭的“拱火”力度,包括采取斷然措施堅決擺脫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說明德國已經拋棄了原先的顧慮,也不再有跟俄羅斯綏靖的幻想。鑒于德國強大的經濟實力,這個改變有助于烏克蘭加快結束這場戰爭。 據公開資料,迄今為止,德國還向烏克蘭交付了24套獵豹自行防空系統和配套彈藥、約3000枚帶有900個發射管的Panzerfaust3反坦克炮彈、500枚FIM-92 Stinger便攜式防空導彈和原東德庫存下來的2700枚原蘇聯時代的Strela防空導彈,以及大量輕武器和彈藥。德國軍隊醫院同時接受了大量烏克蘭重傷員的救治。 我仍然按照烏克蘭地圖的順時針方向介紹,最激烈的戰斗依然發生在赫爾松-尼古拉耶夫,其他兩個戰場過去幾天持續降溫。 1、哈爾科夫東部-盧甘斯克戰場。過去24小時相當平靜,雙方只有零星炮擊,沒有發生地面沖突。 2、烏東頓巴斯前線。雙方在萊曼(即紅利曼)有連排級規模地面沖突,烏主攻、俄主守;俄軍繼續在巴赫穆特南部發動班排級規模的地面襲擊,從東南、西南多個方向試圖接近烏軍陣地,最終全都無功而返。除非之外,之前頓巴斯多個攻守熱點過去24小時均無動靜。 3、赫爾松右岸。烏軍繼續對俄軍陣地、后勤補給線進行猛烈炮擊。烏軍摧毀了位于尼古拉耶夫州的一個前沿陣地的彈藥庫;猛烈炮擊了赫爾松右岸的5個俄軍陣地,摧毀2個未指明地點的前沿指揮所、一套位于赫爾松市的俄軍電子戰系統;烏軍還持續炮擊第聶伯河上的各處橋梁、臨時架設的浮橋與輪渡。俄軍用6枚s-300防空導彈和3枚火箭彈攻擊了尼古拉耶夫市的工業和民用設施,摧毀了幾座建筑物,包括一個有軌電車站的小型建筑。 我預估烏軍下一輪大反攻應該在兩三周后發起。最可能的地點是赫爾松右岸和哈爾科夫東部-盧甘斯克戰場,也就是我今年4、5月以來反復提到的最可能的反攻路線圖:烏軍從南北兩個方向夾擊,最后收復全部頓巴斯地區。 以下為烏方單方面公布的俄方戰損情況統計圖,未經第三方驗證,但我綜合各方面資料判斷,可信度較高。這是觀察戰斗激烈程度的一個最重要觀察窗口。從下面這個戰損統計圖上看,近日戰事確有緩和。 (烏方9月20日公布的俄軍戰損統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