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需要勇氣 文/王繼續 1、 柴靜一句“沒有深夜痛哭過的人不足以談人生”曾獲得廣大共鳴,很多人以此行文,據此作書。 這句話的原話已經不可考了,有人說是來自托馬斯·卡萊爾,“未哭過長夜的人,不足以語人生”,但這已經不重要了,人們在意的是這句話里揭示的真相:誰的人生沒有崩潰過。 是的,崩潰!非此都不足以深夜痛哭。 確認過哭聲,你是有故事的人。 曾有一段“小伙騎車逆行被攔后情緒崩潰”的視頻熱傳網絡,緣由看似簡單,背后卻是生活的真相。 視頻令很多人動容,在評論區,他們紛紛說出了自己的故事。無非都是積壓許久的情緒,因一件小事而崩潰痛哭。 壓垮駱駝的從來都不是一顆稻草。 2、 視頻中交警說了句安慰的話,“生活中大家都一樣,都是負重前行!”。 這話要對我說,一點安慰也起不到。不是說好的“我命由我不由天”嗎?怎么轉頭就是“大家都一樣,你就別矯情了”呢。 更何況,有些人是負重前行,有些人是富中錢行。就是,富人,有錢,什么都行。有錢誰愿意加班,有寶馬車中坐,誰愿意推車逆行哭。 肯定有人又要說,不患貧而患不均了。 但很多人誤讀了這句話,原文應該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結合孔子當時的大環境,該句解釋為:不擔心分的少,而是擔心分配的不 公岼工正,不擔心人“名”生活貧 窮,而擔心生活不安定。 我當然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所以“生活中,大家都一樣,都是負重前行”,這其中的“大家”是特指這些推著自行車逆行的我們的。 這個時候用一句讓我們妥協的話做安慰,能聽得進去的人,想必都是“貴” 習慣了。 3、 但話分兩頭說,你又必須承認,太多人被世俗所綁架。愛好和工作總是分道揚鑣,現實總是骨感,夢想總是照不進現實。 “生活大家都一樣,都是負重前行”這句話像極了之前的那句“誰不是一邊不想活了,又一邊努力活著”。 或許這個時候就是需要這種雞湯來維持活下去的動力,掩蓋“湊活活著”的基本事實。 工作天天要加班,你不敢換工作,湊活著干著吧,哪有愛與不愛;城里混著挺艱難,你就是不愿意回鄉,湊活著混吧,哪有夢想不夢想。 誰的夢想不是隨心所欲,誰的夢想不是愛咋咋地,何以解憂?并非暴富,還有佛系。 4、 佛系已是早些年的熱詞了,現在早已升級為“躺平”。 躺平還是清零,有人認為這是個問題。 我有不少群,近來總有人挑起該問題的討論。從致死率和流感的做對比,從感染率在年齡層的分布做分析,然后這些數據遇上了上海,群內開始變得嘈雜,有人圈出我來讓我說幾句,我總是避而不談。 因為我知道,躺平還是清零,這不是個問題,甚至連選擇都不是。 我們被告知能做的就是在家里躺平,然后等著清零。 只是躺平也因人而異。有些人躺平了還能站起來,有些人躺平了就永遠躺著了。這些天看上海發生了不少事情,越看越覺得像西安了。 想起樸樹唱完《送別》后說,“生活就像煉獄一樣,特別難熬?!睂Σ簧偃藖碚f,誠然如此。 5、 Five-four曾說人是為了純粹的活著而活著,而絕非為了活著以外的事情而活著。他借用余華《活著》里頭的男主福貴來詮釋什么叫“活著”。 當他失去原有的財富和地位,他依然活著,活著與財富和地位無關; 當他失去父母和兒女,他依然活著,活著和親情無關; 當他的老友離世,他依然活著,活著和友情無關; 當他的愛人離世,他依然活著,活著與愛情無關……, 一切為我所用,一切與我無關,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今天是清明節,面對逝者,我們總是用活著的我們去寬慰他們。但只有我們知道,活著,真的需要勇氣。 只有勇氣才是好好活下去的良藥。無論你是佛系還是非佛系,你都需要勇氣,你需要勇氣去擁抱失去,需要勇氣去面對平淡,也需要勇氣去挑戰,去拼搏,去堅持。 6、 央視有一個段廣告語:
很雞湯,我并不排斥喂給年輕人喝。有時候我們中年也需要喂點“勇氣”雞湯,好面對這不斷“再一次”的封閉生活。 7、 面對難熬的生活,樸樹用音樂來增添活下去的勇氣。也有人喜歡用王爾德那句名言來自我安慰:
不知道是翻譯的版本問題還是王爾德確實還過另外相似的一句,他說:
我喜歡后面這句,希望大家也是。 上篇文章:再看《瑯琊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