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新聞9月20日訊(通訊員 譚思宇 徐倩)有這樣一種皰疹,它發病率高,痛感強,發作起來好似刀割、火燒、電擊,哪怕是鋼鐵硬漢,也會被他痛到懷疑人生。并且這種皰疹哪怕消失了,不少患者還會被疼痛折磨,短則一個月,長則數十年……這就是帶狀皰疹后遺癥—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 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究竟是一種什么病: 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是帶狀皰疹常見的后遺癥,一般是指帶狀皰疹患者皰疹臨床治愈后,患處仍出現持續疼痛超過一個月的后遺癥。很多時候,患者在皮膚沒有出現水泡只有疼痛時,會考慮其他疾病導致的部位疼痛,因而延誤了治療,使得一些患者在皮膚皰疹癥狀消退后疼痛仍持續1個月以上,可呈鈍痛、抽搐痛、跳痛和刀割樣疼痛等,疼痛消失時間可受多方面因素影響,醫學上稱為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嚴重影響睡眠和精神狀態。想想都十分難受。 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的發病病因: 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是感染帶狀皰疹病毒后在人體免疫力低的情況下容易引起病原菌反復刺激機體所形成的,在病毒未完全清理的情況下就有可能會侵犯到神經組織從而引起疼痛癥狀。 患者如何自助緩解癥狀: 此類患者在醫院進行系統康復治療的同時,可以自己每日點按尺澤穴、外關穴、陽陵泉穴、丘墟穴;每穴點按三到五分鐘,點按時以穴位有酸脹感為佳。 1、尺澤,可治帶狀皰疹。” 定位:找穴時請微屈肘,位于肘橫紋中,肱二頭肌腱橈側凹陷處。 2、外關穴作用:清熱解表、通絡止痛。手少陽三焦經絡穴,通陽維脈,陽維脈的循行路線經過脅肋部,《黃帝內經》講:“經絡所過,主治所疾”,故外關穴可治帶狀皰疹。 定位:前臂背側,當陽池與肘尖的連線上,腕背橫紋上2寸,尺骨與橈骨之間的中點。簡易取穴法:腕背橫紋中點直上3橫指,在前臂兩骨頭之間的凹陷處,按壓有酸脹感,即為此穴。 3、陽陵泉穴作用:疏肝利膽、通絡止痛。《黃帝內經》講:“滎輸治外經,合治內腑。”帶狀皰疹的病位主要責之于肝膽系統,故陽陵泉可治帶狀皰疹。 定位:小腿外側,腓骨小頭前下方凹陷處。 4、丘墟穴作用:疏肝利膽、活血止痛。足少陽膽經經穴,《靈樞·九針十二原》講“五臟有疾,當取之十二原。” 定位:此穴位于外踝前下方,當趾長伸肌腱外側凹陷處。 帶狀皰疹患者如何預防: 1、做到生活規律,不熬夜,避免過度勞累,堅持戶外活動,增強免疫力。 2、飲食上要科學搭配,提高抵抗力,預防帶狀皰疹的發生。 3、一旦患上帶狀皰疹及時到正規醫院進行系統治療,切莫延誤治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