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不斷有朋友抱起了二胎。 一個朋友的理由說服了我:獨生子太可憐。 另一個朋友的理由差一點讓我的眼淚下來:我只想讓他體會到有兄弟或姐妹的感覺。 是的,如果沒有二胎,兄弟姐妹的稱呼真的有可能從我們的記憶中消失了。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生人,大多家里都是有兄弟姐妹的。那時候我們和小伙伴對壘時,哥哥姐姐是最好的參照物,而不是現在炫耀父母。 在外受委屈了,最有依靠的一句話就是:我告我哥(姐)去! 和小伙伴比著炫耀,最常說的就是:我哥(姐)是班長這一類的話。 那時候,孩子多,生活不易,父母沒有時間為孩子投入太多精力,往往就是大的帶小的,很多小伙伴,都是在哥哥姐姐的照顧拉扯下成長。所以,哥哥姐姐最懂事,最能為父母分憂。 那時候,家境都一樣,哥哥姐姐的衣服修修補補都會穿在弟弟妹妹身上。 所以,像我們這樣的中年,除了父母之外,兄弟姐妹也是心里的依靠,兄弟姐妹往往有現在的孩子理解不了的感情。 而現在的孩子,在家庭里,缺失了這種最直接的陪伴,就算父母再投入精力,仍舊孤單。 一個人吃飯。 一個人玩耍。 一個人睡覺。 一個人學習。 沒有兄弟姐妹,孤單和偏激成了獨生子女的必然。 一個人成長,真的是一件很可憐的事。 我們沒有青春了,沒有時尚了,沒有潮流了,但幸好,我們有兄弟姐妹。 |
|
來自: 新用戶10656616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