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臘八,如果當做節慶來講,于我并沒有多少心心念念的感受,很淡,只不過當父母妻子朋友都把要熬臘八粥的習俗掛在嘴上時,才對那一個熬字充滿了興趣。
? 熬,在以前,用在對生活的形容里,我都習慣在它前面加一個字,當做煎熬來解讀。
成長需要熬,愛情需要熬,工作需要熬,婚姻需要熬,感情需要熬,交際需要熬,白天黑夜需要熬,一生都需要熬,總體說來,都是一個不得不忍受,不得不妥協,不得不改變甚至認輸的過程,因此煎熬。
熬于我來說,并不是一個愉悅的體驗,每一個熬的過程,感覺都充滿了無可奈何。因為想要讓一個過程完美,想要讓一個過程被他人接受,想要讓一個過程被自己完全擁有,就總要經歷反反復復沒完沒了的熬的歷程,往往時間到了,火候沒到,火候到了,味道沒到,味道到了,等著你熬出結果的那個人,要么走了,要么換成了別人。而別人,也許要的是你熬出的另一種味道。
因此,從不喜歡這一個熬字。但今天突然的改變,看到了熬的另一面,自己竟然想不起來是從何時開始的。
也許,是從越來越恐懼于父母的衰老開始的吧。
也許,是從感覺孩子越長越大越離越遠開始的吧。
也許,是從看到了妻子一日日增多的白頭發開始的吧。
也許,是從朋友一個個離散已經沒有幾個人可想開始的吧。
也許,是從以為開始甘于平凡其實又有不甘開始的吧。
也許,是從無數次放下放不下,拿起拿不下開始的吧。
? 所有的熬,是給別人看的,給別人做的嗎?
我們熬煮親情,不就是要熬出自己需要的孺慕和心安依靠嗎?
我們熬煮愛情,不就是要熬出自己需要的心甘情愿和長久嗎?
我們熬煮婚姻,不就是要熬出自己需要的溫暖和相濡以沫嗎?
我們熬煮友情,不就是要熬出自己需要的情懷信賴和理解嗎?
我們熬煮生活,不就是要熬出自己需要的安心滿足和踏實嗎?
我們熬煮自己,不就是要熬出自己需要的那一個人和人生嗎?
我們自己不熬,誰能代替我們熬出屬于我們自己的味道?就像這人生,沒有現成的,就像這情感,沒有標配的,一花一葉一沙尚且各自一世界,我們作為活生生的人,所愛所想所欲望,又有誰能幫我們代勞呢?
我想,也許我之前認為的煎熬,還是源于自以為是的無知和幼稚。那不僅是對生活的誤解,更是對自己的荒廢。
熬一碗粥,給自己吃,一定是要用心的。
那熬一生,為自己過,哪里說得出抱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