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853字,閱讀約需2分鐘 摘 要:氫燃料是一種清潔燃料,然而當前主流的制氫方法是“煤氣化”,生產過程中仍會排放二氧化碳,本文中筆者開發出一種被命名為Ni#Y2O3的催化劑材料,能穩定地促進DRM反應,將為從“棕色氫”過渡到“藍色氫”開辟道路。 關鍵字:氫燃料、催化劑材料、Ni#Y2O3、DRM反應、焦化、藍色氫 氫(H2)燃料由于在使用時不會排放任何二氧化碳(CO2)而被稱為“清潔(綠色)燃料”。然而,當前主流的制氫方法是“煤氣化(2H2O + C=2H2 + CO2)”,其使煤碳在1000℃以上的高溫蒸汽下汽化,并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到大氣中,由此制得的氫被稱為“棕色氫”。為了解決該問題,需要開發一種材料技術,以將原本排放到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作為資源再利用。 作為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JST)CREST項目“有助于多種天然碳資源利用的創新催化劑和創造技術”的一部分,筆者(AIpatent認證專家庫成員,欲知詳情可聯絡support@aipatent.com)最近成功開發出了一種高性能的催化材料,其可促進“干重整(DRM ... CH4 + CO2 = 2H2 + 2CO)”反應,利用甲烷和二氧化碳生產合成氣(氫氣和一氧化碳(CO)的混合氣體),用作化學產品和液體燃料的原料。由于DRM可以消耗二氧化碳來生產合成氣,因此從二氧化碳循環利用的角度來看具有很大的優勢,但另一方面,其副作用是會生成大量的碳固體(煤煙),并阻塞反應氣的流動,發生“焦化”現象。 “焦化”現象發生的原因在于催化劑的結構。傳統的DRM催化劑結構中,催化活性金屬(Ni等)的超細顆粒分散并固定在氧化物表面上,當該催化劑暴露于反應氣氛時,以金屬超細顆粒為起點,會生成超細纖維狀的碳固體,并推動超細顆粒從氧化物表面剝離。剝落的金屬超細顆粒會四處延伸,碳固體則跟隨其后不斷地生長延長。 為解決這一問題,筆者等合成出由超細(不足10納米)的纖維狀鎳和氧化釔組成的催化劑,并命名為 “Ni#Y2O3”。 在Ni#Y2O3中,由于Y2O3像根須一樣纏繞在Ni上,避免了剝落或向四周延伸,從而即使在傳統催化劑約20小時便失活的反應條件(500℃,催化劑空速(單位時間里通過單位催化劑的原料的量)為1000 h-1)下保持1300小時以上,也不會發生“焦化”,能穩定地促進DRM反應。 筆者已經證實“光催化劑DRM”在紫外光照射下會引起DRM,目前正在開發可在陽光照射下引起DRM(太陽能DRM)反應的Ni#Y2O3催化劑材料。若太陽能DRM得以實現,將為從“棕色氫”過渡到“藍色氫”(生產過程中不會向環境釋放CO2)開辟道路。 翻譯:東雨琦 審校:李涵、賈陸葉 統稿:李淑珊 ![]() ●前日產工程師對設計的下一代電池的安全性和成本競爭力充滿信心,明年開始量產 ●Ricoh攜手Bifr?sTec共同開發搭載固態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鼠標 ●使用鎳的高性能氨合成催化劑的開發!不使用貴金屬的新概念催化劑技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