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日歷,今日秋分,時節攜著微微的涼,挽著翦翦的風,推開了半秋的門。云天收夏色,半秋入畫來,秋分兩半之時,人間美如畫卷…… ——題記 秋分,正是一年最美時。 云天收夏色,半秋入畫來。 天高,云舒,氣凈,風清。 看落花,聽秋雨,踏秋山,聞果香,賞殘荷,念紅葉······ 其實在一萬個人心里,就有一萬個秋分。它可濃,可淡,可咸,可甜,可輕惘,可薄念,可清歡,可浪漫…… 你看,季節的窗下,驕陽已默默收起炙熱,落葉開始隨風流浪,菊桂的幽香開始泛濫,爬墻虎肆意瘋長,高大的梧桐樹揮灑著最后的綠意,五角楓像是要一直紅到天涯…… 立于半秋的門墻,看山川秀水易容,樹木花草煥顏,心生感慨:原來生命中的每一天,真的不需要很多。有和熙的陽光,有新鮮的空氣,有愿意給你溫暖的人,然后歲月無恙,就夠了。 自秋分起,季節收起含蓄,萬物與光同塵,厚積而勃發。 秋陽穿枝過葉,時光一半明媚張揚,一半清寒靜美。詩人說,若將秋日對折,一半許給繁華,一半留給靜謐——這,是時節的哲學。 少年如春,青年如夏,中年如秋。 其實愈來愈愛上這種感覺了——人生行至中年,懂了人生的分寸和局限。一些人,沿途別過;一些事,妥善塵封。回頭看看身后的路,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如果有一半稱心,就應該很知足了——這,是人生的哲學。 好吧,秋行至此,歡喜是你,輕惘也是你。而詩意和遠方,和生活,是自己的。秋天的詩意掛在秋天,生活的滋味在自己手中,且種一片詩意,給自己,給秋天,給遠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