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影響深遠,同時民俗文化也散發著璀璨的光芒。
從古到今,留存下來許多有著深刻的處世哲學和人生道理的俗語,有些到現在還適用,有些卻刻著時代的烙印。
有一句俗語,不知道大家聽沒聽說過,“再餓莫吃墳前供,再累莫坐人肉凳”。
第一句,再餓莫吃墳前供。這個好理解,中國人講究慎終追遠,緬懷先人。每到逢年過節,大的傳統節日就會去先人墳前上供品,是傳承孝道的體現。
所以人再餓,也不能吃別人墳前的供品 ,因為供品是供奉給去世先人的,吃了不太吉利。
那么第二句話,再累莫坐人肉凳。人肉凳是啥,難道是用人肉做的凳子嗎?聽著這個名字,感覺有些嚇人。
在影視劇里,皇族或者達官貴族,上下馬、上下轎的時候有時會踩在下人的身上當臺階。
外出時,主人累了,下人會躬下腰來把自己當凳子,供主人休息。
這些下人,就是俗稱的“人肉凳”。
那么,廣大老百姓并沒有坐在別人身上當凳子的特權,為什么這句話還會當成俗語流傳下來呢。
其實這句話的引申義是指,人在得勢的時候不要欺壓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十年河東轉河西,人的一生不可能一直高高在上,都是起起落落的。
今天你得勢,你把別人坐在身下當凳子,若干年后,你也可能會成為別人的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