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相如按:祝“肖相如頻道”的小伙伴們國慶節快樂!今天一起來看看我的四期弟子袁浩,在臨床中感受到的“特異性方證”的精準、高效、快捷、可重復的魅力,以及徹底改變了看病思路的過程,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也希望大家可以親自運用體會。 | 作者:袁浩(喜訊 | 肖相如老師2022年弟子招收通知!中醫傳承,永不止步)師父、書院的各位老師及師兄、師姐、師弟、師妹們好! 首先,感謝師父和書院的老師們為我們打造了這么好一個學習的平臺,更要感謝師父對我們學習計劃的整體把握、傳授給我們的靈方妙法。 自入師門以來,我在臨床中反復運用師父的思想,雖然還有很多不能理解或者是不能充分運用的東西,但隨證用藥也有效如桴鼓的時候。 特別是師父在小視頻中講解,治療一些特殊疾病的靈方妙法更是奇驗如神。 進入師門以來,我們依次學習了《傷寒論》、《內經》和《金匱要略》這三本書。 但就我個人而言,在師父的《傷寒論》講解中收獲最大,特別是聽老師講了“特異性方證”這個概念之后,我再去讀《傷寒論》,方證對應就顯得主次分明了,在臨床中甚至于面對復雜的疑難雜證也能夠迅速做出判斷。 現就師父“特異性方證”思想,選錄如下幾個案例,請師父及諸位師兄、師姐、師弟、師妹們批評指正! ![]() ![]() 案一:鐘某某,女,53歲。 2021年1月以來,患者每天早晨5-9點之間沒有任何征兆,不定時出現昏倒,不省人事,醒后除感覺疲乏、無力而外,余無不適。 發病過程中患者口中無聲,亦無痰涎,手足發涼,身上有汗;舌苔薄白,脈沉細。 予:桂枝15克、白芍15克、生姜15克、大棗5枚、炙甘草10克、制附片10克,3劑,每日1劑。 服藥后次日仍然發作了一次,不過只持續了5分鐘左右,服藥后第三天沒有再發作。連續用上方治療一個月,近期隨訪未再發作。 患者是我院骨科一位護士的姑姑,自從出現每日昏倒后,曾先后在我市各大醫院輾轉檢查診治,心血管、神經等系統均未發現明顯異常。 不管是患者還是家屬,每天都擔心著早晨什么時候會忽然暈倒,這是一種特別痛苦的煎熬。 2021年8月找我的時候,只見患者面容憔悴,兩目無神,但言語清晰、動作靈活。家人拿了一大摞的影像資料和化驗檢查。 見到患者及家屬之后,我只問了兩句話“您發作的時候手腳是涼的嗎?”家屬回答說“是”;“身上有沒有汗水呢?”“汗水比較多”。 我頭腦中立馬閃現出兩個條件: 1、患者做了各種檢查,均未見器質性的改變,說明這是個功能性的疾病。 2、《傷寒論》第337條“凡厥者,陰陽氣不相順接,便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 這里說的兩個癥狀是突然昏倒、手足發涼,與患者的癥狀高度相似。 判斷患者是“厥證”無疑,既然經文中已經說了厥證是陰陽氣不相順接所導致,那調和陰陽就行了嘛,我想起了“桂枝湯”。 患者自述每次發作有汗,而且還比較多,手足涼,稍微有些緊。根據《傷寒論》第 21條所說“太陽病,發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湯主之。” 就用了桂枝加附子湯的原方。 整個看病的過程只用了五分鐘左右,根據她的癥狀特點和舌脈情況,以第337條和 21條為理論依據,用桂枝加附子湯的原方,數劑而愈。 ![]() ![]() 案二:艾某某,男,61歲。 反復寒熱往來三月余,加重伴嘔吐一月。 患者半年前因絞窄性腸梗阻在縣醫院行腸切除手術,術后身體一直沒有恢復,基本不能正常進食,腹瀉頻作。 三個月前患者每天陣發性的惡寒、發熱,每次服用退燒藥后可緩解,但次日又反復。近一月來上述癥狀不見緩解,還出現了惡心、嘔吐。一直在縣醫院住院治療沒有找到原因。 柴胡15克,半夏15克,黨參15克,炙甘草5克,黃芩15克,生姜15克,大棗5枚。 三劑藥后惡寒、發熱的癥狀消失,連續吃了七劑沒有再出現惡寒、發熱。不過因為腸切除太多,后期靜脈營養沒有跟上,二個月后因為多臟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此例患者是我母舅,他找我開藥的時候已經在縣醫院住院一月有余了,始終不能退燒,給我打電話后,都沒有細想,根據師父所說的“嘔而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 隔空就開了小柴胡湯的原方,雖最終沒有治愈患者,但確實消除了患者的惡寒、發熱的癥狀。 ![]() ![]() 案三: 一位70歲的老年男性,前些天,夜間睡覺后右下肢突然疼痛難忍,不能伸屈。 X線檢查:髖、膝關節均未見明顯骨折和異常。 記得《內經》說:“痛者,寒氣多也,有寒故痛”,又遵《金匱要略》“病歷節者,不可屈伸,烏頭湯主之”。 直接用烏頭湯原方,一劑藥疼痛緩解,三劑后就行走自如了。 上述三個案例,均沒有復雜的辨證論治,基本都是頭腦中經文的再現,甚至處方用藥也無加減,起效之速,效果之好都超乎想象。 在我反復運用這種“特異性方證”思維之后,才真正體會到師父所說的“特異性方證”是醫學的最高境界,辨證論治雖然重要,但那是不得已而為之。 當然,要在臨床中把經典的思想真正運用起來,爛熟于心是最為重要的,感謝師父讓我們進入師門之初就首先背誦《傷寒論》原文,這為我們開啟了智慧之門,愿此生永遠在師父的庇護、提點下一直走在學習中醫的智慧之路上。 再一次感謝師父及書院的老師們!感謝諸位師兄、師姐、師弟、師妹們的陪伴! 由于水平有限,書不盡言,言不盡意,還望師父及書院的老師們及師兄、師姐、師弟、師妹們批評、指正! |
|
來自: 了然3z5ctoaa2w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