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胃五點“少點慢點淡點軟點暖點” 廣佑公傳草藥——骨碎補 骨碎補,聽它的名字,就可以想到它功效。碎骨能補,它是跌打藥。 沒錯,有一次新寨村的老農拉板車拉傷了肩膀,痛得不得了,廣佑公說,骨碎補可以調跌打,馬上到半山腰挖骨碎補,然后水煎服加酒,吃了第二天就減退一半,第三天恢復如常。對于這些筋骨拉傷,骨碎補就有修復作用。骨碎補它的別名又叫碎骨補,姜,它的作用是能夠讓疏松的骨頭變得致密。 庵背村有一個老人走路容易軟腳,走著走著就軟下去,檢查是骨蛻變,骨質疏松。可是按照補鈣方法卻不能解除。然后找到新寨村的曾學馨老中醫,老中醫就給他開了骨碎補50g,白芷、杜仲10g煮水,加點姜棗作為食療方,結果吃了半個月,這種走路軟腳的病就好了,這是患者親口告訴我的。如今,五經富學馨地方名醫駕鶴西去,而這個方子卻獨留人間。因此大家以后碰到這樣的情況可以用這個單方,簡單有效。 骨碎補對付牙齒松動有好處,因為腎主骨,牙齒就是骨余氣所化,牙齒松動是腎虛的體現,直接骨碎補新鮮的,50~80g,搗爛了煮水服用。一味骨碎補就是牙齒松動、疼痛特效藥。這是余浩老師的心得。如果滿口牙痛,就是一味骨碎補80g,效果奇特。 骨碎補它的作用是壯骨。大家想一下,骨為什么會不壯?耗散太多,還有衰老,流失過度。現代人的焦慮、耗散太多,流失過度。初則傷氣血,久則傷筋骨。所以,有一位廣州的白領,他過度用腦后膝蓋腫痛,百治乏效,問我有什么方法。我說,骨碎補30g加牛膝50g煮水,直接服用,可以配點姜棗。先吃個十來八次,那筋骨原來上三樓都痛,現在上十樓都不痛,對膝蓋非常好。他至此當為寶,把這個方法推廣給家中長輩還有同事,都獲得好的口碑。這是個小小的食療方子。 人不一定要等到跌打或者骨折以后才想到骨碎補。骨碎補平時保健的要藥,它能抗老,能令人陰平陽秘。所以有人呢累勞以后耳朵鳴,響,太簡單了,骨碎補,枸杞子,菊花各20~30g煮水,一服用,那耳朵就通利,嗡鳴聲就減弱。 骨碎補還是關節風濕痹痛的良藥。因為很少活血的藥能補腎,補腎的藥能活血,而骨碎補就是活血又補腎,它還祛風濕,止痛。所以,汗出當風入水中,被冷水傷到,關節痛,一味骨碎補加進四物湯里頭,幾乎通治所有血脈、骨頭風濕痛。因為血行風自滅,四物湯讓血脈通行,而骨碎補呢讓骨節保護。所以大家可以把骨碎補理解為壯筋骨的藥。 在古醫籍上面講,碎骨和續斷,傷科不可少。也就是說,骨碎補和續斷兩味藥是很多傷科少不了的。曾經有下田村的一個老農,他說他每年都要崴著好幾次腳,不知道什么原因。我說,你是心神不定啊。怎么辦呢?你去弄點骨碎補跟續斷各20g煮水服用,平時就喝。他這個方子喝完以后,每年幾乎都不用再崴腳。他說這是什么原因?其實就是腎不藏精了,骨碎補、續斷將腎藏精,鞏固,精一藏,骨髓密實,密實后就不痛了。所以這是一個方子,是心得之方。 骨碎補還有很多神奇的功效。比如說,有些人用一些抗生素之類的過度以后,導致皮膚過敏和聽力不清,直接用骨碎補20~50g,還可以加些路路通,菖蒲各10g.骨碎補叫猴姜,也叫申姜,藥名藏道。猴是很靈活的,能夠攀巖,反應敏捷。它的名字暴露了它的功效,也就是說骨碎補是一味靈敏的藥,它不單修復骨損傷,它還讓筋骨靈活。 古代的中醫跟道醫區別在哪里?中醫致力于研究人如何減少病痛,道醫致力于研究人如何變得靈活,強壯,延年益壽。也就是說,中醫是普羅大眾的保護傘,道醫是上醫,想要有更高追求的,要學習的。在中醫來說,骨碎補就是把它應用到傷損,而道醫用骨碎補就是,我沒有傷都要用骨碎補,然后呢用來練。像少林寺里頭用骨碎補泡酒,然后擦在手上,練習攀巖,身體就強壯。 百歲老先生都要這樣的秘訣,叫“蟻食,猴步,童心,龜欲”。蟻食就是要細嚼慢咽,消化好,它的代表藥就是白術,緩慢,助消化。猴步就是腿腳靈便,它的代表就是猴姜,即骨碎補。當然了,腎強以后腳靈活。童心,開心,它的代表藥是菖蒲。龜欲就是清心寡欲,它的代表藥是梔子。所以,中醫里將梔子、菖蒲、骨碎補、白術結合在一起,就是脾腎并補,心竅同開,延年益壽之藥。這才是道醫的一些修為,給一些健康人要追求強大而準備的。 以前,我們講課里頭也有提到這點,這次重新提到一點,使大家學習中有更多的取法上的追求。 慎風寒 節飲食 惜精神 戒嗔怒 ——保身四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