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籠包是很多人都喜歡吃的早餐,價格實惠,口感美味,一口一個,配上豆漿之后,解饞又管飽。 但是現在外面售賣的小籠包不僅皮厚,有時吃起來還會過于油膩,但又很饞,想要吃小籠包應該怎么辦呢? ![]() 其實我們可以自己在家制作,比外面做得更加健康安全,同時用料充足,還能根據自己的口味調和肉餡,做出更符合自己口味的小籠包。 那么小籠包應該怎么制作呢?今天就給大家分享小籠包家常做法,超級美味,喜歡吃小籠包的朋友千萬不能錯過。 ![]() 1、制作面皮 做小籠包第一步一定是要把面皮做好,好的面皮口感松軟有彈性,吃起來會更加美味。 那么怎么才能做出十分有彈性的面皮呢?首先我們先用溫水將酵母融化。 ![]() 溫水能夠激發水分子的運動,讓酵母更好地給面團發酵,縮短面團發酵時間。 但要記住,水的溫度不宜超過40度,超過40度很容易消滅酵母的活性。 ![]() 也不能過低,過低會導致酵母無法發酵完全,使得面團需要發酵很長時間。 另外面粉和酵母的比例為100:1,我們可以根據自己使用面粉的用量來增添酵母。 ![]() 調好酵母之后,將酵母少量多次地倒入面粉中,一邊倒一邊攪拌,等到面粉完全吸收酵母水分之后,開始揉搓。 邊揉搓邊加入少許的水,等到將面粉揉成不粘手的面團,將面團放到比較溫暖的地方。 ![]() 用一塊布蓋住碗口,讓面團處于恒溫的狀態,讓他發酵至兩倍大。 ![]() 2、制作肉餡 小籠包最主要的就是肉餡,肉餡調得好才充滿肉汁,沒有腥味,富有嚼勁,口感鮮香,那么怎么才能做出這樣的肉餡呢? 首先要使用三分肥七分瘦的五花肉或是前腿肉,但不論用哪一種肉,記得都要把豬皮去掉,豬皮蒸了之后口感會比較硬,不適合做肉餡。 ![]() 隨后將肉絞成肉末,在肉餡里加入適量的老抽、生抽、胡椒粉、雞蛋、蠔油、食用鹽,再加入少許的蔥末、姜末,攪拌均勻之后,餡料就做好了。 我們在制作肉餡時,千萬不要加料酒,料酒需要經過高溫處理,蒸發之后才能完全揮發掉,而制作小籠包時是沒有這樣的條件的。 ![]() 很容易導致料酒被悶在包子餡里,導致肉餡都是料酒的味道,吃起來特別奇怪。 蔥末、姜末其實就可以很好地給肉餡去腥了,如果想要更好地去腥,可以加入少許的蔥姜水。 ![]() 既能給肉餡去腥,還能給肉補充水分,讓肉餡吃起來更加鮮嫩多汁。 ![]() 3、揉搓面團 等到面團發酵至兩倍大,就說明面團發酵好了,但這種時候不要急著做成面皮。 因為面團內部都是氣孔,需要用力揉搓把里面的氣都排出來,否則做出來的小籠包口感會特別的綿軟,沒有嚼勁。 ![]() 4、二次醒發 將面團揉好做好面皮,并且包好之后,就可以開始蒸小籠包了。 ![]() 但在蒸之前,我們還要多做一步,就是把小籠包放到蒸籠里,蓋上蓋子,讓它再次醒發20分鐘。 再次醒發能夠讓小籠包的口感更加松軟,等大小籠包體積變得比包的時候稍微大一些,拿起來的時候比較輕,就可以上鍋蒸了。 ![]() 5、開水蒸 在蒸小籠包時,我們要注意,千萬要水開之后,再把小籠包放上鍋。 因為家中的煤氣灶火力是不如外面那么大的,如果用冷水來蒸,很容易導致蒸的時間過長,使得小籠包出現塌軟的情況。 ![]() 而開水蒸能夠快速把小籠包蒸熟,同時讓小籠包受熱更加均勻,使得小籠包吃起來更加松軟可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