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參考消息獨家|穿梭于中蘇間的抗戰“特種部隊”

     laochengmen 2022-10-06 發布于山西

    【原標題】穿梭于中蘇間的抗戰“特種部隊”——回望東北抗日聯軍教導旅烽火歲月

    他們在蘇聯遠東駐訓,但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他們大多是打游擊戰出身,后來變身“特種部隊”;他們與出兵中國東北的蘇聯紅軍并肩戰斗,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覆滅

    文/本報駐哈爾濱記者 韓宇 管建濤 閆睿

    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有一支神秘而特殊的隊伍:他們在蘇聯遠東駐訓,但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他們大多是打游擊戰出身,后來學習掌握了無線電報務、測繪、爆破、攀巖、跳傘等技能,因而被視為“特種部隊”;他們活動于中蘇兩國間,與出兵中國東北的蘇聯紅軍并肩戰斗,加速了日本關東軍的覆滅和中國東北的解放。這支部隊就是東北抗日聯軍教導旅。

    1943年10月5日,東北抗聯教導旅野戰演習后攝于北野營。(資料圖片)

    為保存力量赴蘇整訓

    東北抗日聯軍是中國共產黨創建和領導的一支抗日勁旅,也是中國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抗敵最早、堅持最久、條件最惡”的一支英雄部隊。1940年前后,這支遭受重大損失的部隊為了保存有生力量,開始向蘇聯境內轉移。

    東北抗日聯軍為何向蘇聯轉移?這支部隊為何穿梭于中蘇邊境?彼時東北抗聯的重要會議為何在蘇聯遠東召開?

    三江(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地區是東北抗聯的發祥地和主戰場之一。抗聯11個軍有5個軍誕生在三江地區,有8個軍曾經戰斗在這一地區。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地處三江平原,今年76歲的佳木斯市紅色文化研究會會長富宏博從資料柜中取出一本本研究記錄,向我們揭開這段歷史記憶。

    1936年至1937年,東北抗日聯軍進入鼎盛時期,成為東北抗日武裝的中流砥柱。但1938年以后,日本關東軍連續開展“大討伐”,推行“歸屯并戶”“集團部落”政策和經濟封鎖,試圖隔斷東北抗聯部隊與人民群眾的聯系。

    “日偽當局消滅抗聯的圖謀雖未得逞,但抗聯部隊損失嚴重,原有的抗日游擊根據地大部分被破壞,游擊區被壓縮。”富宏博說,抗聯部隊從1937年的3萬余人,減到1940年2月的1800余人。

    擺在抗聯領導人面前的是如何保存現有力量生存下來,以利于日后開展抗日斗爭。

    南滿、吉東、北滿各省委和抗聯各部領導人迫切希望召開全東北黨組織和抗聯領導人的聯席會議。1940年1月24日,中共吉東、北滿省委代表聯席會議在蘇聯伯力(今哈巴羅夫斯克)召開。第一次伯力會議后,東北抗聯與蘇聯遠東軍達成互相支援、互相合作的協議,對轉移到蘇聯境內的東北抗聯部隊,蘇方不僅予以承認,而且還為其提供方便條件。

    自這一時期起,抗聯部隊陸續入蘇。抗聯第一路軍和第二路軍道南部隊從琿春、東寧一帶過界,第二路軍從烏蘇里江岸的饒河、虎林一帶過界,第三路軍從黑龍江流域的蘿北、璦琿(今黑河市愛輝區)一帶過界。從1940年末到1941年初,先后入蘇的抗聯部隊有500多人。

    為了便于對過境部隊的統一領導和管理,在蘇方幫助和支持下,東北抗聯在蘇聯遠東雙城子(今烏蘇里斯克)和伯力附近設立了南、北兩個野營,便于抗聯過境人員整訓和傷病人員治療等。

    一些研究學者介紹,建立兩個野營后,抗聯戰士抓住時機學習更多的殺敵本領,一旦條件許可,隨時準備重返東北戰場。

    有專家介紹,東北抗聯部隊進入蘇聯整訓,除了有抗聯自身的迫切需求外,也有蘇聯方面因素。法西斯德國入侵波蘭后,蘇聯面臨東西兩線作戰的危險,需要掌握日本關東軍在中國東北地區軍事部署的情報,這也是蘇聯同意東北抗聯進入蘇境整訓的重要因素。

    1941年在南野營整訓的部分東北抗日聯軍指戰員(資料圖片)

    練就“虎口拔牙”的本領

    有關專家介紹,由于過境到蘇聯的東北抗聯部隊是東北抗聯一、二、三路軍的分散部隊,沒有統一領導,給組織和管理帶來不便。東北抗聯第二路軍總指揮周保中提議將兩個野營集中起來,成立一個統一領導機構,以便加強管理,提高軍事政治訓練水平。這個建議得到共產國際和蘇聯遠東軍司令部認可。

    1942年8月1日,東北抗聯教導旅組建工作完成,由周保中擔任旅長,李兆麟任政治副旅長。教導旅又稱國際旅,全旅共有官兵1000余人。教導旅保持獨立性和抗聯單獨的組織系統。

    “我們接受蘇軍的援助,按特種部隊標準訓練,但部隊領導權由抗聯黨委獨立行使。”曾在教導旅接受整訓的抗聯老戰士李敏生前回憶說,她當時成為中國首批具備空降能力的女特種兵。

    抗聯教導旅為何要按照特種部隊標準訓練?這要從它被賦予的任務和使命說起。

    自1940年冬南北野營建立后,除因執行特殊任務被派遣返回東北的小部隊外,其他過境部隊大部分留在野營整訓。

    原中共黑龍江省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員趙俊清介紹,抗聯野營建立后首先要進行政治學習,學習中共黨史、中央文件,其次要進行軍事訓練,除步兵隊列、射擊、刺殺等訓練外,主要進行系統的現代化軍事訓練和特種技能學習,主要有滑雪、泅渡、操舟、測繪、照相、無線電報務、汽車駕駛、跳傘、攀崖、爆破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文化水平較低的戰斗人員之外,還有一些指戰員學習了俄語、朝鮮語、日語的日常用語。

    旅長周保中不顧自己傷病在身,先后多次參加跳傘訓練,其中一次因降落傘主傘發生故障而險些負重傷。但此后他又積極參加跳傘,站到訓練的最前列,為大家做榜樣。

    在蘇軍和抗聯領導人共同努力下,抗聯教導旅進行對日軍事偵察、搜集日軍情報,完成多項特殊任務。富宏博說,抗聯部隊入蘇整訓,不僅保存了一支我黨領導的獨立武裝,還創建了中國第一支特種部隊。當時的蘇聯遠東軍總司令阿巴納辛科稱贊教導旅:“你們是虎口拔牙式的偵察,得來的情報既有價值又及時。”

    抗聯教導旅使用的電臺 (何山 攝)

    廣泛開展游擊打擊日寇

    盡管抗聯主力轉移到蘇聯境內,但東北抗聯對日作戰一直沒有停止。在蘇聯整訓的同時,抗聯野營、教導旅積極派遣小部隊回中國東北開展游擊活動,打擊日寇。

    抗聯野營建立后,經過一段時間休整和補充,抗聯第三路軍第三支隊在王明貴領導下,于1941年3月回到中國東北,開始在嫩江流域、大興安嶺地區廣泛開展游擊活動,搗毀敵人據點,襲擊車站,破壞日本人經營的木材采伐場、金礦,給敵人很大打擊。

    1941年7月末,抗聯第二路軍第二支隊隊長王效明帶領的小部隊,從蘇聯坐船過烏蘇里江在饒河縣西林子一帶上岸,后又到寶清等地,王效明及時報告了饒河一帶的敵情。1941年夏季,北野營派出多支小部隊,主要是聯系失散部隊、宣傳抗日救國主張,了解敵人邊防軍事部署情況等。

    被派回中國東北的小部隊,人數少的三五人,多的二三十人不等。活動時間有的十幾天、兩三個月,最長者一年以上。他們基本是執行綜合任務,尋找失散在東北的抗聯人員,建立抗日據點、發展抗日成員,調查日偽的政治統治手段,搜集日偽軍事設施、兵力部署、交通運輸,乃至反動團體的所在地及其構成特點、民心動向等各種情報。有的小部隊則是專門承擔戰略偵察任務,主要偵察日本關東軍部隊的工事構筑、軍事飛機場和兵營的位置等。有時對一個目標要進行持續兩三個月的觀察。

    據不完全統計,從1941年春到1943年夏,僅東北抗聯野營和教導旅派遣的小部隊就有數十支,累計人數超過300人。總的來說,1942年以前派出的小部隊以執行綜合任務為主,1943年以后主要以完成專項軍事偵察任務為主。

    黑龍江省穆棱市有一處秘密的國際紅色交通線:穆棱市樺木林子區域第21號界碑,距離南野營120公里左右,掩映在崇山峻嶺間。當年,抗聯教導旅小分隊經常在這里往來于中蘇兩國。這里也是交通員最常用的情報交換站。

    在穆棱市下城子鎮孤榆樹村一處東北抗聯密營紀念館,縣文旅局副局長原輝介紹,1943年,東北抗聯教導旅派員在狍子溝村建立了情報站,成為教導旅在國內設立的一個重要情報點。

    “抗聯撤到蘇聯后,東北地區抗聯基本處于低谷,但穆棱在1941年之后依然有抗聯人員活動,這些人員都是抗聯教導旅返回人員,進行偵察和襲擾破壞。”

    “野營和教導旅小部隊的軍事行動中,犧牲和失蹤200余人。”富宏博說,小部隊的偵察員用自己的青春年華、英勇戰斗、熱血犧牲,配合蘇聯紅軍解放東北,加快了抗日戰爭取得最終勝利的步伐。

    配合蘇軍作戰的東北抗日聯軍騎兵隊(資料圖片)

    “牡丹江黎明前的閃電”

    1945年上半年,世界反法西斯戰場捷報頻傳。抗聯主力部隊和分散活動的小部隊指戰員在教導旅統一指揮下,加緊準備參加全國抗戰的總反攻。

    1945年7月下旬起,東北抗聯教導旅選派指戰員組成多支傘降先遣小部隊,空降到東北的佳木斯、牡丹江、鶴崗、輝南、長白、磐石、海倫、海拉爾、通遼、赤峰等市縣,為蘇聯紅軍正式對日作戰、出兵東北做了先期準備。

    1945年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先期潛伏的抗聯人員和蘇軍一起向日軍發起進攻。

    在牡丹江市西安區海南鄉紅旗村有一處烈士陵園,抗聯教導旅傘兵孫成有烈士紀念碑就坐落在此。“每逢清明節,村里一些群眾就會自發前來祭掃。”紅旗村黨支部書記丁德強小時候經常到這處烈士碑前祭掃,據他介紹,“五四、七一的時候,附近一些單位也到此組織活動”。

    孫成有烈士碑文上詳細記錄了70多年前的那段歷史:1945年8月,為配合蘇聯紅軍出擊日本關東軍,抗聯指揮部選派人員空降至日軍后方,為蘇軍搜集情報。共有五個小組,孫成有在第四小組。由李明順、趙魁武、孫成有和姜德4人編成的戰斗小組,午夜時分降落在沙虎南溝(今海南鄉紅旗村),孫成有因降落傘未打開而壯烈犧牲。

    今年90歲的李忠文老人當年就在村里,那時只有十幾歲。李忠文回憶說,孫成有是第一個跳傘的,日本人當時知道有人跳傘犧牲后,還來尋找遺體。

    孫成有犧牲后,偵察小組成員在當地群眾掩護下秘密開展工作,掌握了大量關于牡丹江、海林一帶的軍事情報,為解放牡丹江作出了重要貢獻。他們的英雄壯舉被譽為“牡丹江黎明前的閃電”。

    一些學者認為,抗聯教導旅回國后編成東北人民自衛軍,為解放東北和創建鞏固的東北根據地作出了重大貢獻。

    東北抗聯將士配齊裝備,統一著裝,于9月初開始分批返回東北。回國的教導旅指揮員擔任蘇軍占領各城市的衛戍副司令,清剿日偽殘余,維持社會秩序,擴建人民武裝,很快站穩腳跟。

    抗聯歸國官兵300多人分散在東北57個戰略要點。他們以中共黨員的身份,在東北光復后的特殊歷史時期,搶在國民黨接收東北之前,為初創東北根據地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們搶運日軍武器彈藥,放手發展地方武裝,建立各級人民政權,迎接八路軍、新四軍進入東北。此后,根據中共中央決定,由抗聯部隊擴編起來的東北人民自衛軍統一編入東北人民自治軍序列。東北抗聯正式完成了自己的光榮歷史使命。

    趙俊清等專家指出,東北抗聯教導旅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積極進行抗日游擊斗爭,配合蘇聯紅軍進軍東北、殲滅日本關東軍,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覆滅,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最后勝利以及東北回到人民手中作出了杰出貢獻。

    刊于《參考消息》2021年6月17日第10版

    “牡丹江發布”刊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如有異議請與我們聯系,謝謝!

    來 源 :參考消息

    編 輯:臧 淼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香蕉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韩国无码AV片午夜福利| 中文字幕乱伦视频| 撕开奶罩揉吮奶头高潮AV| 色8久久人人97超碰香蕉987 | 无码国产精品久久一区免费|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曰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久久97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一本一道av中文字幕无码| 91精品国产午夜福利| 久久无码中文字幕免费影院|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2021|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18禁| 国产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国产肉丝袜在线观看| 人妻少妇不满足中文字幕| 日本久久99成人网站| 欧美XXXX黑人又粗又长| 欧美国产日韩A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成人综合一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秋霞电影影院|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I6 | 熟妇人妻无码中文字幕| 精品国产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精品自在自线视频|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91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国产在线观看免费人成视频|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专区| 成人片黄网站色大片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不卡| 不卡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观看播放| 成人午夜大片免费看爽爽爽 | 99国精品午夜福利视频不卡99| 日韩精品卡2卡3卡4卡5| 午夜成年男人免费网站| 女人被爽到高潮视频免费国产| 成年女人片免费视频播放A|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牲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