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女子,風輕云淡 ….. ![]() - 有些遺憾的完美結局 - … 先講一個故事。 他叫崔郊,唐元和年間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秀才,出身窮苦。 但他有一個富貴的姑母,所以崔郊從小就在姑母家寄讀,以求將來能博取功名。 姑母家有一個婢女,喚云娘,豆蔻年華便生得玲瓏可人,有閉月羞花之容,這讓崔郊愛慕不已。 幾年相處下來,崔郊和云娘暗生情愫,約好了今世來生,誓要白頭偕老。 一晃崔郊來到了弱冠之年,要前往京城趕考,離別前與云娘相擁而泣,深情地望著云娘說,“等我求得功名便回來娶你。” 遺憾的是,崔郊落榜了。 更讓他傷心的是,待崔郊回轉家鄉后,姑母已經把云娘賣給了當地的顯貴于頔(dí),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船破又遇頂頭風。 ![]() 于頔為北周太師于謹的七世孫,豪門出身,彼時任襄州司空,后累官至宰相,這是崔郊無法比擬的。 由于思念過重,崔郊飲酒澆愁了一段時間后,便經常在于頔的府邸附近流連,希望能邂逅自己的心愛之人。 終于,那一年的寒食節,崔郊見到了云娘,未語先淚??稍颇锎藭r已經有妾室名分在身,事已成定局,不是崔郊能力所能扭轉的。 悲痛不已之下,崔郊作詩《贈去婢》: 公子王孫逐后塵,綠珠垂淚滴羅巾。 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在這首詩里,崔郊有幽怨,有不舍,也有諸多無奈和傷感,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能極度引起人的共鳴。 所以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崔郊因為這首詩竟在當地有了些小名氣。 ![]() 再后來,于頔也讀到了這首詩,非常欣賞崔郊的才華,也愧疚于自己奪人所愛,于是就差人請來崔郊,放歸云娘于崔郊身畔,這在詩壇成為了千古佳話。 失而復得的崔郊很是開心,此后便和云娘雙宿雙飛、生死白頭。 《全唐詩》收錄了崔郊這首詩,這也是他留存下來,唯一的一首詩。 詩文大意為: 她的美貌,為王公貴族家的子孫競相追逐傾慕,然而命運沉浮,她做不了自己的主,離別之際只能淚灑香腮;豪門的院墻之內如同深海,一旦踏入便難以回頭,從此心中摯愛便成為了陌路之人。 注釋: 公子王孫:舊時貴族、官僚家的子弟; 后塵:這里指公子王孫爭相追求的情景; 綠珠:西晉富豪石崇的寵妾,貌美如花,這里喻指被人奪走的婢女云娘; 羅巾:絲制手巾; 侯門:指權豪勢要之家; 蕭郎:原指梁武帝蕭衍,南朝梁的建立者,風流多才,在歷史上很有名氣。后成為詩詞中習用語,泛指女子所愛戀的男子。此處是作者自謂。 ![]() 崔郊在這首詩里,并沒有對云娘的抱怨,因為她也是苦命之人,身世并不由己。然而詩人卻對現實社會感到不公,身份卑微之人,往往沒有選擇權。 “公子王孫逐后塵,綠珠垂淚滴羅巾” 在這兩句詩中,詩人描寫了云娘的美貌,烘托出了被世家子弟競相追求的氛圍。又借“綠珠墜樓”之典故,表達了云娘對愛情的忠貞。 綠珠本是一名歌伎,為西晉石崇的寵妾,史上最著名的美女之一。古時越地民俗以珠為上寶,生女稱為珠娘,生男稱作珠兒。綠珠的名字由此而來。 石崇當時為交趾采訪使,以珍珠十斛得到了綠珠。 當時趙王司馬倫專權,也十分傾慕綠珠,想盡辦法欲得到,為此針對石崇,并制造了殺身之禍。綠珠不從,石崇便對綠珠嘆息說:我都是因為你才獲罪的。 綠珠聞言傷心不已,便墜樓而亡,香消云隕。 ![]() 所以從這個典故中也可以看出,詩人崔郊對自己布衣的身份感到無奈又無力,同時也是對現實的諷刺,所以詩人接下來又寫: “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這兩句詩為千古經典,每每被人善男信女所吟誦,它既有對社會的抨擊,也展現了詩人不舍的情感。雖然只有一墻之隔,卻是天涯海角,而決定這一切的往往是財富和權力。 不由想起一句現代名句:寧可坐在寶馬車上哭,也不坐在公交車上笑。 對于拜金的女孩子,這首詩同樣是一種深深的諷刺,“面包和愛情”的話題永無休止,但外物不能跟隨人一輩子,唯有愛可以地老天荒。 就像云娘,被崔郊的姑母賣掉,又像商品一樣被于頔歸還,這何嘗不是一種悲哀呢! 愿也只愿,我們每個人對待愛情都能擁有一顆赤誠的心,不要被現實世界所裹挾,勇于去追求和堅守愛的信念,如此才不枉活一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