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漢服 表文化自信 有一年,中央電視臺做慶典,要求56個民族都要身著自己的民族服飾參加活動。55個少數民族都穿著自己的民族服裝參加了活動,唯有漢族沒有穿著漢服,而是穿著旗袍參加活動,很艷麗,也很熱烈。可是,旗袍是滿族人的民族服裝呀。為什么漢族沒有身著漢服參加活動?因為大家都已經不知道漢服是漢民族的民族服飾了。 之后,有人在網絡上指出這個低級錯誤,中央電視臺遭到了全國人民的怒吼。從滿清王朝到民國到新中國,短短三、四百多年時間,怎么就不認得漢文化了?怎么就不知道漢服是漢民族的民族服裝了?丟臉丟到家了!民族自信哪去了? 漢服不僅是漢民族的民族服裝,而且也是漢民族的民族標識。在中華民族大家庭里,漢族人數最多,是多數民族。其他55個民族是少數民族。如果要代表新中國參加世界級的活動,穿什么服裝好?當然是漢服了。因為漢服是華夏民族的文化表象,漢服是漢民族的民族標識,漢服完全可以成為中華民族56種民族服飾的形象代言。 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個弟兄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種語言,匯成一句話:愛我中華愛我中華愛我中華。愛我中華,中華雄姿英發。愛我中華,建設我們的國家。身為中國人,身為華夏兒女,我們感到非常驕傲和自豪! 什么叫做華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有禮儀之大謂之夏,在上下五千年民族大融合的歷史長河中,漢民族從來都是主體民族。在中華民族大家庭里,其他少數民族都還知道自己的民族服飾,唯有漢民族卻不認得自己的民族標識了,真是可悲可嘆啊! 竊以為,在國內參加重大文化活動,各個民族穿著自己的民族服飾參加活動比較合適;在國外參加活動,穿著漢服比較合適。至于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之中,想穿什么服裝就穿什么服裝,那是每個人的自由。漢族可以身著少數民族服裝,少數民族也可以身著漢服。這是妥妥的文化自信,更是民族團結手拉手,和諧發展心連心的最通俗地表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