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張涔汐前幾天,有讀者問我一個問題:
我的言辭非常有力度:
其實,我的回答,已經表明了對“躺平”的態度。 關于人生如何逆襲,我給大家分享半個圣人曾國藩的逆襲7步走。 堅韌不拔的精神,用“大拙”勝大巧 一提起這位晚清一代名臣曾國藩,不管是政客商賈,還是文人墨客都會在只言片語間,流露出欽佩之情。 不了解曾公者,都以為他是一名天降奇才,都半個圣人了,還不得天賦秉異? 但事實卻大相徑庭,曾家祖上各個考取功名堪比唐僧取西經,曾國藩的父親考了14次科舉,才考了一個秀才。
有個故事說小偷有一天晚上等著曾國藩就寢后準備偷東西,奈何一段文章曾國藩反反復復背誦到深夜也背不下來,小偷失去了耐心嫌棄他:
結果連小偷都嫌棄他笨,丟不丟人。 但這樣的一個腦袋不靈光的人,是如何在晚清成為一代名臣呢? 曾國藩有一個非常大的優點,那就是堅韌不拔的精神。7次考科舉,越敗越勇,結果考上了秀才。 同樣,這個笨功夫也用在平太平軍上,兩軍對決,曾國藩統領的部隊大部分打的敗仗,于是他來了一個屢敗屢戰的策略。 腦子不靈光,就用笨功夫,用大拙勝大巧。 “結硬寨,打呆仗”的方法來專門對付太平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個人有這種堅韌不拔的精神,愿意下苦功夫,不成事兒都難。 愛讀書,勤奮好學 曾國藩可謂是終身學習的踐行者。 別看他腦子不靈光,但是他特別好學。
不怕笨,就怕懶。 曾國藩每天可謂書不離手,一個終身學習踐行者,每天大量汲取前人智慧,再笨,就沖著勤奮好學勁兒,耳濡目染哪怕榆木疙瘩也能被開光了啊。 有了智慧,還怕人生不逆襲嗎? 有自知之明,有改變自己的強大欲望 咱們普通人啥德行呢? 誰要是說我不行,誰想動我腦袋里的觀念,我能刨你家祖墳。 但是曾國藩不一樣,他能進行swot分析,自己幾斤幾兩,比生養自己的爹媽都清楚。
這一細品,我老爹沒啥大出息,如果我再隨著我老爹的樣子,那我豈不是復制了我老爹的人生啊。 夜深人靜的時候,打了一個激靈。 不行不行,我得換老師了,老師智商不行啊。再一尋思打量自己,我這渾身都是一大堆惡習,老爹智商不在線,我不能指望老爹了,我得回爐重造,自我改造才行。 于是給自己起了小名“滌生”。 洗滌重生,也就是說我要重新改變命運,我的人生我做主了。 于是,曾國藩正式開啟自我改變命運之路。 一個人只有從內心迸發出自我改變的強烈愿望,別人才能幫助你,這叫天助自助者。 以后特么誰都別跟我談沒有貴人了,如果再提,你先扇自己兩耳光,你自己都不想改變自己,上帝來了也沒有。 換圈子,入高頻圈子 自從曾國藩搖旗吶喊: 我的人生我做主之后。 換老師,苦讀書,自我雕琢,改變人生最快的方法就是換圈子。
翰林院是啥地呢? 全國知識分子精英薈萃地,各個都是頂戴花翎,直接歸皇帝監管,軍機要臣都是從里面進行挑選,可謂是國之棟梁。 從小出生在鄉村,沒啥資質,只會下苦功夫的曾國藩,去了這地,那真是開了眼啊。 瞬間,把自己的胸懷、抱負、格局打開了。 這就是圈子的重要性,跟著精英們,視野、視角、思維、認知全部都上升了N個level。 以前是騎著除了鈴鐺不響哪里都響的腳踏車,現在是坐著火箭,一日千里。 立大志 進入精英圈子后,曾國藩一看媽呀,這人才濟濟。 在人精堆里,隨著認知、視野、思維快速提高后,他一看不行啊,我得有點兒抱負,成為國之棟梁。 于是給自己起了一個大名叫“曾國藩”,原名叫“曾子誠”。 從“國藩”兩個字便能看出他的雄才大略,成為國之棟梁。 《論語》中有這么一句話: 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則無所得矣。 一個人能走到多遠,首先要看他的內心有多大的抱負,多大的愿力。 因為你只有有遠大的抱負和目標,你才能用高要求高標準去要求自己,去向遠大的目標邁進。 雄鷹之所以翱翔千里,是因為人家的夢想就是浩瀚的藍天。 日日反省,改惡習 有了大志就行了嗎? 一個人如果德行配不上自己的位置,遲早會是一場災難。 曾國藩深知這個道理。 如何成圣成賢呢? 那就從改過開始。 日日毫不保留地自我反省和批判,改惡習。 普通人是有惡則藏惡,起心動念或者是身口意做了惡事,藏起來甚至是用謊言和欺騙的方式,來給自己戴上高尚的偽善的“帽子”。
倘若一個人要想自我改造,那就大刀闊斧自我雕琢,這種雕琢便是從起心動念反省,改惡習開始。 慎獨、仁愛 曾國藩寫給兩個兒子的信中強調:慎獨和仁愛兩個字。 所謂的慎獨,哪怕一個人呆在一個地方,也要守護好自己的起心動念,言行舉止。 舉頭三次有神明,起心動念宇宙就開始記錄。 而我們凡夫呢,別說慎獨了,哪怕在眾目睽睽之下,都拋棄了禮義廉恥之心。如果無人監視,那不得放縱自己人性中的洪水猛獸的惡行。 曾國藩在寫給兒子惡信中寫道,你們可以不當官,不發財,但是要做一個慎獨、仁愛的人。
就這么一個人跟咱們一樣普通的人,通過自我改造成為半個圣人。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人生的七分的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里,跟別人無關。 只要你想躺著,別人扶不起,只要你想站著,別人推不倒,你覺得呢? 看完分享,歡迎文末留言。 ![]()
作者簡介:張涔汐,青年作家,代表作《你的努力,是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頭發雖長見識不短,深度剖析復雜的人性,犀利的解密職場的認知大坑,歡迎關注@我是涔汐,公號(id:zhangcenxi99),一個讓你增值的地方, 個人微信:zhangcenxi9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