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人越來越富,中產跌落底層,底層還在下墜”——這三句話可能是對近幾年的世界最貼切的描述。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今天我們來討論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生育率。 眾所周知現在生育率就是不能說不敢說的傷,首先我們來欣賞一幅世界名畫: ![]() 為什么現在生育這么低迷,為什么現在年輕人不愿生孩子? 造成低生育率的根本原因,其實又跟現在上面三句話的現狀,互為因果! 我們從人類社會生育的理由說起: 生育的本質,是家庭對未來的投資。 咱們先撇開什么繁衍的本能,什么陪孩子體驗世界,什么家族傳承之類虛的東西不談。 普通人生孩子,最底層也最切實際的愿望就是:投資。 ![]() 每個人都想過得更好,廣大普通人也不例外。 而很多人長到二十多歲,三十多歲,突然意識到,自己這輩子可能就這樣了。 智商,才華,人脈,基礎……該定型的都已經定型了,再怎么折騰也折騰不出花來。 但是想改變現狀,怎么辦,唯有一個辦法,生孩子。 讓孩子去替自己實現“變得更好”的夢想。 ![]() 說到投資,投資講的是預期,講的是投入產出比,講的是可以期待的未來。 普通人如果預期“明天會更好”,那自然出于投資的角度,多多生娃更有利于自身目標和愿望的實現。 而且,如果預期好,也自然是符合大部分父母“想讓孩子生活在一個更好的明天”這樣樸素的愿望。 ![]() 倘若,預期未來很糟糕,普通人看不到“更好的未來”,甚至都不知道,自己這輩子該咋過。 你覺得他們會有信心生孩子嗎。 先說說韓國,生育倒數第一,紫砂順數第一。 ![]() 你是不是覺得,一定是韓國工資太低,生活成本太高造成的。 其實并非如此。 不論是工作強度,工作時間,薪酬幅度,生活開銷…… 韓國在東雅還真算不上是很差的,甚至可以說,它比大多數東雅人在物質層面都過得好。 那為什么還會出現如此恐怖的景象呢。 只能說: 人們生活的幸福度,跟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并不一定呈“正相關”。 這跟生育同樣低迷的北歐高浮力社會,也從側面佐證了這一點。 很多人總是說,低生育是因為有三座大山:Y療,教育,房子。 ![]() 但是有些地方,并沒有這三座大山,年輕人一樣終日處于絕望當中。 所以,錢可能并不是真正原因。 為什么我們東雅人個個都這么卷? 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 我們所處的儒家文化圈,對于“階層躍遷”有著近乎狂熱的執著! 我們從小聽這種話長大: “勞心者治于人,勞力者治于人。”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 從小時候到長大,那種“一定要把別人踩在腳下才算成功”的觀念,深入刻骨。 整個環境都在告訴你: 你必須努力,你必須卷死別人,這個社會是有等級的,有階層的,而你的任務,就是在上一輩的支持下,帶領全家人上升到新的階層。 子子孫孫都是這樣被教育過來的。 所以我們的世界,可以說是從未平等過,身份歧視,性別歧視,階層歧視……名目繁多,根深蒂固。 讓我們把這個問題,再往上拔個高度。 你為什么被教育要“往上爬”,要“把別人踩在腳下”? 也許你會說,全社會都是這樣的,大家都是這樣的。 ![]() 好,那么大家為什么會認同這個說法呢,是因為階層真實存在,頂端的“規則設計者”也真實存在。 你和你長輩那根深蒂固的“人上人”觀念,也大多出于他們的手筆。 階層存在的意義,就是讓你往上攀爬。 給你看一個高高在上的頂端,刺激你給你動力。 ![]() 但是,讓你往上爬,讓你變成人上人,是為了讓你過上幸福生活嗎? 必然不是。 因為你又不是規則設計者的孩子,他有什么義務讓你幸福。 讓你往上爬,不是為了讓你當人上人,而是: 把你困在“往上攀爬”的路上。 當你滿心滿腦全都是“往上爬”這個想法的時候,你就沒有心思想別的。 施加恐懼,同時給你一絲希望。 恐懼,讓你除了“往上爬”不敢做其他念想。 希望,讓你“往上爬”雖然辛苦但還爬得津津有味。 你看出這個規則背后的本質了嗎? ![]() 你如何形容現在的世界,你覺得自己在哪個階層。 歡迎評論區分享你的看法。 |
|
來自: 鄭飛3bbr5o1bk2 > 《世事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