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是在百花凋零之后,凌霜盛開,它靜靜的開放,不畏嚴(yán)寒,不與其他花爭齊斗艷。素雅堅貞的菊花一身傲骨,充分展現(xiàn)了高尚堅強(qiáng)的情神面貌,更是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因而,古代文人志士都喜歡用菊花,來表明自己高潔不屈的精神節(jié)操,留下了無數(shù)贊美菊花的詩詞歌賦。 |詠菊古詩十二首 《詠菊》 唐·白居易 一夜新霜著瓦輕, 芭蕉新折敗荷傾。 耐寒唯有東籬菊, 金粟初開曉更清。 《菊 花》 唐·元稹 秋從繞舍似陶家, 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無花。 《菊花》 唐 ·李商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 陶令籬邊色,羅含宅里香。 幾時禁重露,實是怯殘陽。 愿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 《不第后賦菊》 唐·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 我花開后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 滿城盡帶黃金甲。 《過故人莊》 唐·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 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 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 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 還來就菊花。 《飲酒》(其五) 晉·陶淵明 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yuǎn)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寒菊》 宋·鄭思肖 花開不并百花叢, 獨(dú)立疏籬趣未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風(fēng)中。 《菊樓》 宋·范成大 東籬秋色照疏蕪, 挽結(jié)高花不用扶。 凈洗西風(fēng)塵土面, 來看金碧萬浮圖。 《詠菊》 宋·楊萬里 物性從來各一家, 誰貪寒瘦厭年華? 菊花自擇風(fēng)霜國, 不是春光外菊花。 《寒菊》 宋·蘇軾 輕肌弱骨散幽葩, 真是青裙兩髻丫。 便有佳名配黃菊, 應(yīng)緣霜后苦無花。 《菊》 宋·劉克莊 性遲故故待霜天,珠蕾金苞帶露鮮。 曾有餐之充雅操,又云飲者享高年。 騷留楚客芳菲在,史視胡公糞土然。 莫道先生真鼻塞,幽薌常在枕囊邊。 《九月十二日折菊》 宋·陸游 黃花芬芳絕世奇, 重陽錯把配萸枝。 開遲愈見凌霜操, 堪笑兒童道過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