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合格的玉石發燒友,對中國的四大名玉之一的“獨山玉”,你應該有所耳聞。
獨山玉色澤豐富、質地細膩,不僅是玉雕師門手中心愛的“寵兒”,也在中華玉文化史中有著重要的地位。歷史學術界還流傳著“和氏璧”的真身可能是“獨山玉”的說法——當然,學術界各執一詞,和氏璧的真身一直沒有確定。
不吹不捧,今天的文章,我們一起聊一聊獨山玉的那些事兒~
很多人覺得綠色獨山玉外貌撞臉翡翠,但其實人家本質上獨山玉是一種黝簾石化斜長巖。
獨山玉屬于一種多礦物巖,其組成礦物較多,主要礦物是斜長石(鈣長石) (20%~90%) 和黝簾石(5%~ 70%),次要礦物為翠綠色鉻云母(5%~ 15%)。除此之外,有時還含有葡萄石、沸石、陽起石等成分。
獨山玉摩氏硬度為6~7,相對密度一般為2.90g。
寶石學性質上,雖然獨山玉比不上“玉石之王”翡翠,但也算是過了及格線。
據史料記載,早在新石器時期,獨山玉就已經被大量的開采。
自殷商墟出上大批量的玉器,均有使用獨山玉。漢唐時期獨山玉使用達到頂峰,東漢時期的古籍就記載過南陽玉石開采的歷史。
到了明清時期,以獨山玉為原料制作的玉器工藝更為精湛,深得皇宮貴族的喜愛。
但隨著和田玉、翡翠等材質的興起,獨山玉逐漸失去了主導地位。
直到改革開放以后,獨山玉出現新的發展趨勢,獨山玉產業引進玉雕工藝技術,成為河南南陽經濟發展的支柱性產業之-一。
發展至今,在全國性的各大玉雕獎項中,經常能看到獨山玉雕作品的身影出現。
《春語》-獨山玉,2020年天工獎優秀獎,圖:珠寶匠
由于獨山玉的組成成分較為復雜,常含有Cr3+、Fe2+、Mn2+等不同的致色離子,所以,獨山玉的顏色品種十分豐富。主色有白、綠、紫、藍綠、黃、褐、黑等,更多是雜色、多色組合的。
綠至翠綠色的獨山玉和翡翠神似,但其實綠獨玉綠的色調非常豐富,還有灰綠色、藍綠色、黃綠色,常與白色獨玉相伴,顏色分布不均。
綠獨玉的透明度從半透明至不透明表現不一,半透明的綠獨玉給人一種潤澤、“水頭好”的感覺。
半透明的藍綠色獨玉為獨山玉的最佳品種,在商業上亦有人稱之為“天藍玉”或“南陽翠玉”。
大部分獨山在同一塊原石或成品上常會呈現出2-3種以上,呈帶狀、團塊狀或漸變分布的色調。
尤其是在一些較大的獨山玉原料或雕件上,常可以見到三四種甚至五種以上的顏色。
綠、白、褐、青、墨色系的組合是獨山玉中最常見的混色組合玉料。
不含雜質、顏色更加艷麗的混色獨玉價值往往更高,特別是經過玉雕大師的巧思巧調后的混色獨玉玉雕作品,因材施藝、因色選題,精巧構思巧;往往能夠創作出奪天工的震撼作品。
多呈淡紫、淺粉紫至淺粉色的顏色,顏色柔美,在獨山玉中用作俏色巧雕非常驚艷。
常見半透明至微透明或不透明,以透明度高質地潤澤為佳。
部分半透明和微透明的白獨玉品種外貌容易和白色的和田玉、石英巖玉、蛇紋石玉等混淆。
黃色獨山玉顏色艷麗的較少,俏色艷麗的黃色會給獨山玉增加價值,絕大多數是暗淡發褐黃色,價值不高。
大多呈暗褐色、灰褐色、黃褐色;顏色暗沉發臟,多數與灰青及綠獨玉呈過渡狀態。價值較低。
黑獨玉多數呈現透明或不透明的黑色、墨綠色,顆粒較粗大。
不透明的黑獨玉石性強,常為塊狀、團塊狀或點狀與白獨玉相伴。大部分情況下,只有在巧雕擺件中黑獨玉和白獨玉顏色相間才有材料利用價值。
青獨玉可呈現青色、灰青色、藍青色。不透明的青獨玉,是獨山玉中常見的品種。
前文中提到過,一些綠色的獨山玉在外貌上和翡翠神似,可謂是“神撞臉”。
普通消費者可以通過肉眼觀察來區分:手掂二者重量不同;光澤不同;玉質結構、顏色分布也有明顯不同。
* 翡翠的相對密度為3.34比獨山玉的密度高,大塊的獨山玉和翡翠重量上有明顯差異。
* 結構明顯不同,翡翠為纖維變晶結構,獨山玉為粒狀變晶結構。
* 顏色特征和顏色分布特點也有明顯的差異。
翡翠的綠顏色可以比獨山玉顏色更艷麗更純正,獨山玉的綠色多帶灰色、黃色、或者藍色調。
翡翠綠色為帶狀、線狀分布;而獨山玉綠色多呈團塊狀分布,由粒狀的綠色綠簾石礦物集合體形成。
* 獨山玉由于成分中不同種類礦物的硬度差別大,分布不均勻,所以拋光后效果不如翡翠亮澤,帶有一點油脂光澤。
部分半透明和微透明的白獨玉品種外貌容易和白色的和田玉混淆。
肉眼鑒別的關鍵在于二者的光澤差異——同樣的拋光工藝下獨山玉拋光后更亮。其次,獨山玉的結構和顏色分布與和田玉的不同,它的結構和顏色分布明顯更雜亂。
與蛇紋石類玉石相比,獨山玉的硬度、密度、折射率都高。
且蛇紋石玉大多以黃綠色為主,顏色分布特征也明顯不同。
獨山玉與石英巖玉比較,折射率和密度均高于石英巖玉。
綠色的石英巖玉(東陵玉等)顏色均勻,而獨山玉顏色更雜。
J先生說:
經過數千年的長期開采,優質的獨山玉資源日益枯竭、十分有限,礦區也遍山洞穴累累。
近年來國家陸續對獨山玉實施了有計劃的保護性開采政策,和封礦政策;并且也對獨山周圍的小型礦口進行了資源整合,對生態環境進行多方面保護。
雖然比不上和田玉的天價,但獨山玉也因為優質資源的緊缺,精品的價格也水漲船高;低品質的獨山玉料還是一如既往的價格低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