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敦煌飛天的小翅膀為什么沒了?

     惡豬王520 2022-10-12 發布于新疆


    圖片
    本 文 約 4900 字
    閱 讀 需 要 13 min

    近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官網發布了“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關于使用國產電視劇片頭統一標識的通知”,決定自2022年9月21日起使用國產電視劇片頭統一標識——“飛天標”。

    圖片
    國產電視劇片頭統一標識圖示

    作為中國文化的經典符號,栩栩如生、自由翱翔、千姿百態的飛天,不僅僅是中國電視劇的標志性文化符號,還在現代歌舞、壁畫、工藝品中被廣泛使用,如中國電視劇政府最高獎項“飛天獎”等。

    敦煌飛天源于印度,但非印度飛天之復制。與國外的天使、天神形象不同,中國飛天的風格特征在于寫意和意蘊,沒有通常意義上飛翔所需要的翅膀或羽毛,而是借著云彩的飄逸和流動,憑借飄曳的衣裙和飛舞婀娜的飄帶凌空翱翔、漫天飛舞。輕盈、靈活而優美的舞姿和遨游天際的精神境界盡顯中國人空靈式的藝術境界、寫意式的審美想象和理想化的審美情趣。

    那么,印度和西方的有翼天神自西向東飛翔,逐漸“飛”入中國佛教寺院和石窟當中,為何漸漸“折去”了翅膀呢?

    有翼天使,希臘原型


    鮮少有人知道,中國的飛天,不全都是沒有翅膀的“折翼天使”。

    1906年12月,一位名叫斯坦因的英國探險家在我國新疆的米蘭遺址進行考察發掘時,在兩座佛塔的壁畫中發現了一批帶雙翅的半身人物畫像,其中有七幅較完整地繪出了人物的形象。中國的佛教圣地為何會出現類似基督教天使的形象?這引起了斯坦因的好奇,他斷定佛教中的一班飛天正是“借自基督教造像”,還認為飛天是從古希臘神話中的愛神厄洛斯(Eros)演變而來的。斯坦因將這七幅畫像悉數攜走,定名為“有翼天使”,后藏于英國倫敦大英博物館。

    1911年,日本探險隊在此探險時,獲得了斯坦因沒有帶走的文物,其中包括一塊較破碎的長有翅膀的人物畫像。1989年秋,中國考古學者在米蘭吐蕃古堡西南向的一座佛塔回廊的內壁上,也發現了有雙翅人物像。

    圖片
    米蘭佛寺有翅人物畫像。來源/敦煌旅游網

    米蘭壁畫中的“有翼天使”在題材上雖是佛教的,但希臘原型的“影子”在畫面的圖像表達上卻體現得十分明顯。畫面中天使的大眼睛、雙眼皮,靈活而有神,鼻子修長而高挺。天使身上的衣服也是圓領的通肩式,并且沒有復雜的裝飾,這種希臘古典的服裝樣式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壁畫形象的希臘原型。

    若追溯佛教的發源,就會發現飛天中存在希臘元素并不稀奇。希臘出土的公元前4-5世紀的銀幣上和基督教的壁畫中,就有長著翅膀的孩童和天使。現存古希臘時期的《勝利女神》《帕加馬大祭壇的希臘浮雕》等雕刻中,飛神都擁有人的身體而背后長著鳥的翅膀。而印度佛教受古希臘藝術影響深遠,以雕塑著稱。古代印度的雕刻與繪畫中也有很多天人的形象,如桑奇大佛塔(公元前2世紀左右)、阿瑪拉瓦提大塔(始建于公元前2世紀)、巴爾胡特佛塔(公元前150年-公元前100年)、阿旋陀石窟(公元前2世紀-公元2世紀)等佛教造像與耆那教、印度教的造像中,皆有飛天形象,并且這些飛天多為成雙成對的出現。

    在古代,美索不達米亞、古埃及和希臘羅馬及印度文化中都有一些有翼的天神形象,而隨著佛教傳入中國后,有翼的天神并沒有流行起來,而代之以無翼的飛天。

    因此,中國式飛天是多種文化的復合體。飛天的故里雖在印度,但中國飛天卻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而成的,是西域飛天和中原飛仙長期交流、融合而獨具中國特色的形象。他們不長翅膀,不生羽毛,沒有圓光,主要憑借飄曳的長裙,飛舞的彩帶而凌空翱翔、姿態優雅、生機勃勃。飛天也成為集身形自由與精神自由高度一體的藝術符號,既體現著古代中國與古印度、西域展開“國際交流”的影響,又呈現出本土文化的多重影射。

    以道釋佛,無翼而飛


    佛教由印度興起后,南傳佛教以斯里蘭卡為中心輻射至東南亞地區,北傳佛教則以克什米爾、白沙瓦為中心,經西域諸國大月氏、康居、大夏、安息一路傳至龜茲、于闐、高昌地區等佛教重鎮,并在此基礎上,沿絲綢之路沿線擴展至遼闊的中原地區。

    圖片
    佛教傳入中國路線。來源/紀錄片《千年菩提緣》截圖

    西漢時,張騫出使西域,打破了中原王朝與西域各國之前孤立的局面。政治、經濟、商品貿易交流不斷擴展到文化、藝術層面的交流,絲綢之路達到了空前的繁榮,敦煌與酒泉、張掖、武威合稱“河西四郡”,接受著來自西域和中原的文化藝術的影響,為莫高窟石窟藝術的誕生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滋養,并在龜茲、于闐古國相繼滅亡后,成為下一個佛教文化藝術的寶庫。

    魏晉南北朝時期,政治時局動蕩的同時帶來了各民族頻繁的交流。儒學正統地位被削弱,取而代之的是玄學的出現、佛教的輸入、道教的勃興,飛天也在這一時期流行。作為佛教中香音神乾闥婆和天樂神緊那羅的化身,飛天造型圓潤、飽滿、舒展,具有“圓滿”“和諧”的象征意味,體現著佛教普度眾生的文化理念和宗旨,承載著民眾對祥和、圓滿的向往和精神寄托,給人留下深刻的藝術印象和美好遐想。

    中華文化對于飛翔的夢想,早在鳥圖騰崇拜和道教神仙思想中有所根植和成型。對羽毛和翅膀的幻想之意,是一種原始的對于飛翔的理解。隨著社會不斷發展和進步,佛教藝術西傳東漸、不斷融合,人們對“天”的認識不斷加深,身生羽翼在飛天夢中逐漸被淡化。

    東漢王充在《論衡·道續篇》中說:“飛者皆有翼,物無翼而飛,謂之仙人。”西晉葛洪在《抱樸子》中寫道:“古之得仙者,身生羽翼,變化飛行,失人之本,更受異形。”由此可見,人們開始認為真正的仙人應該“無翼而飛”,羽翼會“失人之本”,弱化了人作為萬物之靈的本質。在中國藝術的發展中,無翼而飛、飄飄仙氣、彩帶飛舞的圖像也早已出現,如東晉顧愷之的《女史箴圖》《洛神賦圖》中洛神形象等,皆以飛舞的衣裙和飄帶來表現飛翔。

    魏晉玄學家在重新解釋老莊思想時,賦予神仙真人以更高的精神境界,即無所憑借、無我無物的逍遙自在。這種仙人的詮釋策略給佛家的飛天帶來了文化傳統和思想觀念上的借鑒。因為引自印度和西域等地的佛教藝術壁畫審美,與本土天地人和諧共生的審美既有共通之處,但又水土不服。而道家神仙真人的形象,寄托著人們渴求的“朝游北海暮蒼梧”的仙游生活,身姿的輕盈、飛翔時活潑的動態,逐漸被佛教接納,并由此展開了對印度式飛天的改造。

    圖片

    《洛神賦圖》中衣袂飄飄的仙人。來源/故宮博物院

    因此魏晉以后,無羽翼的飛天頻繁出現在器物和壁畫之中,其中國化特征日漸彰顯,創作手法一改西域式的色塊造型,使用了中國式的線條造型。流暢無礙、變化多端的線條不僅生動描畫出飛天翱翔于云天的動態輕靈之姿,還借助披肩、裙帶等飾物強化了衣袂飄飄的飛動之意。

    中國本土傳統思想的審美為飛天造型的確立奠定基礎。自北涼開始,敦煌壁畫中的飛天藝術得到不斷發展,早期體態野獷、半裸著長裙的西域式飛天藝術形象,就已展示出人們所熟知的在空中舒展自如、富于飛動之美的飛天形象。

    美善相合,東方神韻


    在敦煌壁畫中,飛天所指的是佛國天宮中做供養、禮佛和樂舞的天人,前身是印度神話中負責歌舞娛佛的伎樂神乾闥婆和緊那羅,他們司音樂、散花和禮拜之職。佛經中雖提到過飛天,但并沒有對其進行具體生動的描述,因此為歷代畫師們留下了廣闊的想象和創作空間。

    敦煌壁畫和塑像中的飛天,與洞窟同時出現。從十六國開始,飛越了十幾個朝代,歷時近千年,直到元末,隨著莫高窟的停建而沉寂。在這十幾個朝代里,由于政權的更替、農業經濟的發展、中西貿易的繁榮和文化交流的頻繁等,飛天的形象、姿態以及意境情趣和形式風格都在不斷變化。一千年間,敦煌飛天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演變發展歷史。

    審視飛天的總體造型,盡管各時期飛天都保留有當時社會發展與審美趣味的印記,但因其無翼、飄帶等構成元素相同,故辨識度極高的視覺形象之美感經久不衰。

    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敦煌莫高窟中,可以看到幾種飛天形象并存。北涼敦煌壁畫中的飛天,還保留著很多西域藝術元素,如粗線勾勒形體,赭紅色暈染凹陷部位。

    圖片
    北涼 敦煌壁畫中的飛天。來源/甘肅省文物局

    西魏敦煌壁畫中的飛天,身形開始由粗短變得修長,所著披帛注重線條的流暢,用夸張藝術手法處理使其變得更為舒展。

    圖片

    西魏 敦煌壁畫中的飛天。來源/敦煌莫高窟官網

    南北朝時期敦煌壁畫飛天,結合了很多道教中的羽人形象進行藝術處理,飛天隨著空中舒卷、流動的云氣翱翔,有的還乘坐著青鸞、蛟龍、鳳凰等仙獸,增加了漢族傳統的寬衣飄帶、峨冠美髻,身形也開始變得纖瘦、小巧。

    隋唐是一個開放包容、富庶繁華的歷史時期。這種時代精神不僅是現實生活的體現,而且還投射到佛教彼岸世界的書寫和再現之中。李白在詠仙女詩《古風·其十九》中就寫道:“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清,霓裳曳廣帶,飄拂升天行。”這一時期,飛天腳踩祥云,舞帶舒展,明顯受唐代宮廷仕女的影響,表現出自由逍遙、熱情奔放、氣勢宏大、場景華麗等特征,具有突出的世俗生活印痕。

    圖片

    初唐 321窟北壁。來源/敦煌莫高窟官網

    圖片

    中唐 莫高窟112窟南壁 無量壽經觀變。來源/敦煌莫高窟官網

    五代十國到宋、遼、元時期,中原王朝對西域的控制力減弱,西藏吐蕃勢力入侵,一定程度地影響了佛教開窟造像工程的實施。飛天壁畫基本承襲唐代的樣式,不再有創新的形式出現,同時弱化了色彩。晚期飛天的藝術處理手法粗糙了很多,畫面色彩也變得更為晦暗,甚至作為無關緊要的裝飾性圖式逐漸在壁畫中消失。

    除了佛陀、菩薩的莊嚴法相,漫天飛舞、千姿百態的飛天攝人心魄,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力。飄帶蜿蜒飄動,飛天勢若游龍,飛舞的飄帶充分展現出畫師們的想象力與技法,折射出中國文化的神韻,絲綢輕柔、華麗、流淌的質感也為飛天的衣飾、飄帶注入了飛翔的動力。隨著歷史的流變,飛天從西域起飛,越過巍巍昆侖、莽莽大漠而進入玉門關,跨過黃河、翻越祁連山脈、沿著河西走廊飛躍而來,展現著千百年來中原飛天的獨特風姿。

    參考文獻:

    [1] 常書鴻,李承仙.敦煌飛天[M].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1980.
    [2] 楊玉飛.敦煌“飛天”中國特色的文化符號[J].中國宗教,2017(11):70-71.
    [3] 劉津穎.敦煌壁畫中“飛動”意象之源流、特征及張力[J].蘭州交通大學學報,2022,41(01):162-168.
    [4] 王金元.飛天——敦煌藝術中自由的藝術符號[J].中國包裝,2020,40(11):50-52.
    [5] 李建軍.中西文化中的飛翔意象解讀——以“飛天”與“天使”為例[J].濱州學院學報,2017,33(03):37-40.DOI:10.13486/j.cnki.1673-2618.2017.03.006.
    [6] 李娜.解析“飛天”在中國古代壁畫中的形式演變[J].文物鑒定與鑒賞,2021(08):68-71.
    [7] 賀軍邦.試析“敦煌飛天”與“西方天使”體現出的文化差異[J].蘭州工業學院學報,2014,21(05):95-98.
    [8] 李建軍.中西文化中的飛翔意象解讀——以“飛天”與“天使”為例[J].濱州學院學報,2017,33(03):37-40.DOI:10.13486/j.cnki.1673-2618.2017.03.006.
    [9] 趙楠,邢若男.由物性至符號:敦煌壁畫飛天樂舞歷史嬗變中的文化交流與認同[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22,44(08):50-57+85.DOI:10.19997/j.cnki.xdcb.2022.08.005.
    [10] 報日人民海外版:《敦煌飛天風格特征:不長翅膀,不生羽毛》,https://www.chinanews.com.cn/cul/2011/10-28/3422595_5.shtml
    [11] 敦煌旅游網:《新疆米蘭佛寺中有翅歐洲人是飛天嗎?》,https://www./cn/dunhuang_flying/474.html
    [12] 搜狐網:《為什么稱飛天是敦煌石窟的形象大使?》,https://www.sohu.com/a/305658712_136201

    圖片
    END
    作者 | 關禾
    編輯 | 詹茜卉
    校對 | 彥文 火炬 李棟 張斌 苗祎琦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乱码卡二卡三卡4| 国产精品免费看久久久无码|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亚洲AV| 国产午夜精品福利视频| 亚洲男人的天堂一区二区|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不卡| 精品午夜久久福利大片|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二区三区亚洲精品国产|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视蜜桃| 日韩国产精品中文字幕| 无码欧亚熟妇人妻AV在线外遇| 巨爆乳中文字幕爆乳区|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夜色| 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77| 免费播放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有码中文字幕国产| AV免费网址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AA片在线播放天| 丰满人妻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扶 | 免费AV片在线观看网址| AAA级久久久精品无码片| 久久午夜色播影院| 视频一区视频二区制服丝袜| 久久伊人色AV天堂九九小黄鸭| 亚洲成人av综合一区| A级毛片不卡在线播放|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福利在线观看免费第一福利| 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亚洲| 18级成人毛片免费观看| 午夜在线观看成人av| 天干天干天啪啪夜爽爽AV| 久久被窝亚洲精品爽爽爽| 国产不卡一区二区精品| 久久国产精品波多野结衣AV| 无码AV动漫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 偷窥国产亚洲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