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是由60多種元素所組成 分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兩大類 常量元素占人體總重量的 萬分之一以上 如鈣、磷、鎂、鈉 碳、氫、氧、氮等 微量元素占人體總重量的 萬分之一以下 如鐵、鋅、硒、碘、銅等 雖然微量元素 在人體內的含量微乎其微 但與健康和生命息息相關 如果微量元素攝入不足 過量或不平衡 都容易使人生病或引起生理異常 ▼ 常見的微量元素鐵 鐵是人體中微量元素的NO.1。是構成血紅蛋白,以及細胞染色質和細胞酶的物質,具有攜氧的功能。 兒童長期缺鐵可導致貧血、怕冷、消化不好、面色蒼白、煩躁不安、反應能力低下、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差、多動等。 主要食物來源:動物肝臟、動物全血、禽畜肉類、魚類、菠菜、蛋黃等。 ![]()
鋅 鋅被人們譽為“生命之花”。它是人體內200多種酶的組成成分。直接參與了蛋白質的合成,以及許多重要的代謝。 缺鋅會造成味覺遲鈍、經常口腔潰瘍、偏食異食、傷口不易愈合、生長緩慢等。 主要食物來源:紅色肉類、干酪、蝦、燕麥、花生、干果類、谷類胚芽等。 ![]()
硒 硒是鈣的載體,沒有硒,鈣不能沉著在骨上。硒能維持頭發、皮膚、視力、肌肉和心臟的健康。 缺硒會引發肌肉疼痛、肌炎、大骨節病及心腦血管病等。 主要食物來源:小麥、玉米、大白菜、南瓜、大蒜、魚子醬、海參、牡蠣、蛤蠣、豬腎等。 ![]()
碘 百分之七十到八十的碘集中在甲狀腺中,其余的碘存于肌肉等組織中。 碘在體內主要參與甲狀腺激素的合成,甲狀腺激素具有增強代謝和生長發育的作用。 缺碘會引起智能和體能的發育障礙,心搏減慢,講話緩慢,神情冷漠等。 碘超標會出現代謝紊亂、肌肉無力、提高甲減發病幾率等。 主要食物來源:海帶、海藻、海鹽、紫菜、魚蝦、貝類等。 ![]()
銅 銅可增強鐵的吸收和運轉,維持正常的造血功能,提高骨骼、血管和皮膚的健康。 缺銅表現為貧血、厭食、腹瀉、毛發和皮膚有褪色改變等。 主要食物來源:蛤蜊、生蠔、海蠣、動物肝腎、堅果類、谷物胚芽、豆類、紅糖等。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