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不會辜負讀書的你—— 【五絕】五言絕句的省稱。指五言律絕。四句二韻或三韻。平仄定格凡四式: (1)首句仄起不入韻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2)首句仄起入韻式(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3)首句平起不入韻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4)首句平起入韻式(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注:仄起式,指首句第二字為仄聲;平起式,指首句第二字為平聲。“下劃線”表示可平可仄,“粗體”表示韻腳。 【五律】五言律詩的省稱。八句四韻或五韻。平仄定格凡四式: (1)首句仄起不入韻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2)首句仄起入韻式(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3)首句平起不入韻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4)首句平起入韻式(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注:“下劃線”表示可平可仄,“粗體”表示韻腳。 【三平調】詩律術語。指詩句末連用三個平聲。為近體詩的大忌,又是古體詩的典型特征之一。如李白《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詩中:“長歌吟松風(平平平),曲盡河星稀(平平平)”兩句,末三字均為平聲。 【孤平】詩律術語。律詩大忌。指五言“平平仄仄平”句型第一字用了仄聲,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型第三字用了仄聲,全句除韻腳外只剩下一個平聲,故稱。唐人律詩最忌“孤平”。倘在上述句型五言第一字或七言第三字位置上遇到必須用仄聲字,絕對無法換平聲字時,則要采取“拗救”的辦法。 【古絕】對不講平的古體絕句的通稱。相對今體的絕句“律絕”而言。古絕多用拗句,可押平韻也可押仄韻。有些絕句用的是仄韻,但全詩用律句,或用律詩容許的變格和拗救。 未完待續…… 本號是一個傳播優秀文學傳承傳統文化的平臺。閱讀是一件重要的小事,關注本號,一起來讀書養性、終身學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