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孟秋,時間悄無聲息地敲響了深秋的鐘聲,夏日盛裝已然褪去了五光十色,秋天的色調已被時令節氣描繪得更加濃艷。

秋色,秋景,秋情,秋物,秋詩的基調在蕩漾,此時此刻品讀古詩詞,欣賞秋月美景正當時。下面就叫我們一道去品鑒有關秋分節氣的十首古詩詞,一同感受一下不一樣的秋風古韻。
1.跨距最為遙遠的思念。
《客中秋夜》 明 孫作
故園應露白,涼夜又秋分。
月皎空山靜,天清一雁聞。
感時愁獨在,排悶酒初醺。
豆子南山熟,何年得自耘。

【翻譯】此時此刻,家鄉的山野田園可能早已經落滿了白霜,深秋時節,氣候早已轉涼,再加之現在又是秋分節氣。明月當空,皎潔如玉,空洞的深山更顯出了幾份寂靜,天冷氣清時,忽然聽到一群南飛的大雁發出離家的哀鳴。想到此刻,我卻只能一個人孤零零地獨處他鄉,心中煩悶,難以排遣,只有獨自喝幾杯悶酒,略有醉意,方能達到借酒澆愁目標。自家在南山耕種的豆子不知道何時才能自己親手耕耘。
【賞析】在國人的眼中,中國古代詩歌最數唐詩宋詞元曲尤為出名,一旦談起古代詩詞就想到了唐代詩歌,宋代詞作,元代曲調。而這一首《客中秋夜》則是明代詩人孫作的作品,這一首詩歌讀完總體上感覺它是一首最為遙遠的思念詩歌,人在此地,心在彼岸,言在此,意在彼,把身為游子的思念家鄉的內心刻畫的淋漓盡致。
2.最為安靜的秋分詩。
《夜喜賀蘭三見訪》 唐 賈島
漏鐘仍夜淺,時節欲秋分。
泉聒棲松鶴,風除翳月云。
踏苔行引興,枕石臥論文。
即此尋常靜,來多秖是君。

【翻譯】夜色尚淺,沙漏還在一分一秒地記錄著時間的流動,時令即將來到秋分時節。叮咚叮咚的泉水聲孜孜不倦地流淌,驚吵到了休憩在松樹上夜歸的飛鶴,習習涼風吹散了籠罩明月的烏云。腳踏青苔漫步在林間的月光之下,即使起興,頭枕大石相互談天論地。在這樣僻靜的地方常人不多見,只有好友會時常來訪。
【賞析】此詩寫出詩人久居靜謐山間,在秋分時節的夜晚喜遇友人,與之暢游的歡欣喜悅之情,在人煙罕至的山林中,難得與知己暢訴文章,今之喜由平日之清寂而來。 秋分氣候宜人,秋天夜晚碧涼如水,詩人所居山中更在蓊郁樹林、淙淙泉水下更顯幽靜閑適。山月之光因微風吹開遮蔽云翳而更透出清輝,映照山間大地,使得詩人感天地萬物之靈妙運化,而興發文學之思。
3.最纏綿的秋分古詩。
《懷潘鄮屋》 宋 陳允平
洛陽才解佩,過眼忽秋分。
四海一明月,千山共白云。
雁煙迷曉樹,蟲露濕香芹。
滿紙相思字,臨風欲寄君。

【翻譯】在洛陽,才辭去了官職,轉眼就到了秋分。四海之內共賞一輪明月,萬水千山共看一片白云。南飛的大雁因因為繚繞的煙霧而迷失方向停歇在清晨的樹林之中,昆蟲們攀爬在濕潤的香芹上面吸吮著清澈的露水。寫下滿紙的相思,真想讓風帶去寄給你呀!
【賞析】陳允平是南宋末年、元朝初年詞人。字君衡。四明鄞縣人,出身官宦世家。在洛陽請辭了官職,一身輕松,快到秋分節氣了,四海之內共享一輪明月,同看一片白云,雁南飛,蟲輕鳴,滿紙相思卻難以傳遞到親友的手中。
4. 最輕柔虛幻的秋分古詞。
《點絳唇》 宋 謝逸
金氣秋分,風清露冷秋期半。
涼蟾光滿。桂子飄香遠。
素練寬衣,仙仗明飛觀。
霓裳亂。銀橋人散。
吹徹昭華管。

【翻譯】深秋已到了,風清露冷,秋季過半的秋分時節。明月發出皎皎月光顯得有絲絲清涼,桂花香氣飄得很遠。遙想月宮宴會,嫦娥素衣霓裳翩翩起舞,儀仗飄飄,鵲橋上集會的人群散去,人影散亂,吹奏著昭華絲竹之聲徹夜長鳴。
【賞析】謝逸(1068-1113),字無逸,號溪堂。宋代臨川城南人。北宋文學家,江西詩派二十五法嗣之一。與其從弟謝薖并稱“臨川二謝”。與饒節、汪革、謝薖并稱為“江西詩派臨川四才子”。 曾寫過300首詠蝶詩,人稱“謝蝴蝶”。這一首詞描寫了作者獨自一人在秋分時節的月光下的所見所思所想,風清露冷既是時令的特點,更是這一首詞的總基調。明月散漫大地,桂花飄香遠方的優美場景讓作者陷入到虛幻的仙境,鵲橋仙相聚熱鬧非凡,霓裳亂舞精彩紛呈,華管長鳴人聲鼎沸;但當銀橋人散之時,難免九流露出了幾分離愁別恨。恰恰是現實與虛無的完美結合,實實在在映襯出了作者內心的茫然和惆悵。

5.最為真實感人的秋分古詩。
《秋分日憶用濟》 清 紫靜儀
遇節思吾子,吟詩對夕曛。
燕將明日去,秋向此時分。
逆旅空彈鋏,生涯只賣文。
歸帆宜早掛,莫待雪紛紛。

【翻譯】每當節日都來時就會格外思念兒子,面對夕陽西下時不由得就想吟詩作賦。秋分節氣將至,南歸的燕子明日就將飛向南方過冬了。逆行人生旅途一無所得,只有空談鐵鋏,只有變賣自己的文學作品來維持生計。如果要回去那就早早掛帆起航,不要等到大雪紛飛阻塞道路時才有返回的念頭。
【賞析】秋分節氣在古代而言是一個比較重要的節氣,每逢節氣都會有慶賀的儀式進行,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情節油然而生。思念兒子,吟詩作賦,一生潦倒,但自己的文學作品足以養家。面對這樣的生存環境,作者發出感慨,要想脫離逆旅生涯,那就早早下定決心,掛起遠離的風帆,不要等到歸途被茫茫大雪封堵時而進退兩難。
6.最為恬靜的相思秋月夜秋分詞。
《長相思·秋夜》
清 莊盤珠
一更更,一聲聲。
蟋蟀催秋雨易成。
殘燈今夜青。
酒初醒,恨難平。
月近中秋分外明。
人間何處清。

【翻譯】一陣陣,一聲聲打更的聲音輪番響起,蟋蟀的吱吱的鳴叫預示著一場秋雨即將降落。油燈發出昏黃的燈光顯得屋外的夜晚分外漆黑。酒醉后漸漸蘇醒,內心的憤懣之情一時難以平復。中秋時節的月亮顯得格外皎潔明亮,但是人間何處何地才會有正真的清明呢。
【賞析】中秋后的明月顯得格外明亮,作者酒醉躺在房中,隱隱約約中能聽到打更聲,秋蟬聲,便聯想到秋已過半,氣候漸涼,當下正應該是明月皎潔之時,可眼下的自己心存憤懣,難以派遣,只能是借酒澆愁,感慨人間何時何處有真正的清明。
7.最感慨時光飛逝的唐代古詩。
詠廿四氣詩·秋分八月中 唐代 元稹
琴彈南呂調,風色已高清。
云散飄飖影,雷收振怒聲。
乾坤能靜肅,寒暑喜均平。
忽見新來雁,人心敢不驚?

【翻譯】撫琴彈起古老的南呂音調,那悠遠的聲音,伴隨風色隱隱,隨著秋意漸濃,已經飛上高闊的天空。 還有那朵朵白云,徑自飄搖而去,更有雷聲沉悶低回,不再像夏天那般容易震怒了。 每當秋分時,似乎一切都將慢慢歸于寂靜,寒氣和暑熱彼此均衡,似乎不想比試你高我低了。忽然看見天空飛來一排排大雁,寒氣即將要占了上風,我們的心怎么能不驚怵和擔憂?
【賞析】落葉喻示著一年秋天又將結束,南飛的大雁喻示著今年再見明年再約。一切事物都在這秋分日,開始為即將到來的冬天做準備。所以,不是這些落葉與大雁,詩人可能還處在一片清秋的快意之中,只是它們一出現,內心的平靜一下子被打亂了。時光飛逝,年華又老,誰能不生出一份感嘆?

夏天的時光歲月已成為了故事,秋天已然是最美的風景。讓我們在這物華秋實的金色九月讀詩品茶,邀友賞月,交流互換,品嘗共享。忘卻人生旅途中的種種不悅,生活的艱難坎坷;純化心靈的新境界,樂享盛世安樂,自由快樂的活著。、
既是生活再不濟,至少還有唐詩宋詞元曲的陪伴,既是生活種種磨難,至少還有詩圣杜甫的聲嘶力竭,既是仕途如何挫折,最起碼有詩仙李白“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激勵。
秋分時節是一個豐收的季節,樂享豐收。

(圖片均源于網絡,侵權秒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