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歡一些浪漫的角落。 比如,修理工在墻上寫下廣告:太陽能維修。 有人在下面寫:月亮可更換。 路過的人覺得可愛,拍照發在網絡上。 于是網友續寫:星星不閃,包退換。 平凡而瑣碎的日常里,總有人能在邊邊角角,尋到閃爍的星,而后擦拭干凈,藏入心底,治愈一顆久經疲憊的心。 現代人太奔忙了,忙到一日三餐,縮減成兩頓。 清晨的睡眠似乎尤其珍貴,以致早餐變得可有可無。 吃一頓早餐,再出門,就是一日之晨的治愈小事。 這頓早餐,是一杯牛奶也好,是一碗湯面也好,暖融融的食物進了胃里,開啟一天的元氣生活。 清晨的時間的確緊急,卻能在吃早餐的那一刻,變得慢慢而漫漫。 匆忙的節奏,在坐在餐桌前的那一刻,變得從容且冷靜。 都市人的生活,總是離不開通勤。 擁擠的地鐵,顛簸的公交,匆忙的行人,毒辣的太陽,每一件,都讓人叫苦不迭。 但是你有沒有發現,總有一些人,即便是一兩小時的通勤,也能悠悠閑閑,安靜自在。 有人在地鐵上讀書,有人在公交上看日出,有人在馬路邊漫步,也有人,在清晨的陽光下,拍攝一朵花的生長。 在旁人看來,這無法理解,對他們自己來說,這卻是最簡單的幸福。 閱讀是一件最低門檻的愛好,不分時間,不分地點,不分媒介,也不分人。 甚至,如果你愿意,一個快遞箱,就是一段閱讀。 上海譯文出版社,會為每一位買書人連同書籍,一同郵遞一段句子: “今晚,月亮做夢會有更多的懶意?!?/span> “讀我吧,為學會愛我?!?/span> “如果人們能平靜地喜歡自己就好了?!?/span> …… 誰說閱讀必須是厚書一本,還要有茶杯一盞,閑時半日。 在這樣三五秒的一瞬間,就是一段點亮內心星火的閱讀。 幸福感,從字句標點開始,彌散開來,豐盈成一整天的歡喜。 互聯網時代,一切都變得十分迅捷。 快遞可以半日達,外賣也能迅速到,想要知道什么人,什么事,敲一敲鍵盤,就能了解大概。 可是我們的心是跟不上這樣的節奏的,在很多時候,我們需要一場放空。 并非跑的很遠,去郊區,去遠行。 而是坐在原地,望向窗外,看一朵云的聚散,一群鳥的起落,將心從忙碌的節奏里抽離,變得純粹而平靜。 哪怕只有一二分鐘,不耽誤網線光纖的運行,卻能給心靈一場從容的旅行。 最喜歡的歌里唱:“書里總愛寫到喜出望外的傍晚?!?/p> 因為傍晚有夕陽落入山崗,有微涼的晚風拂過衣角,一切都是塵埃落定的模樣。 傍晚時,就該出去走走,然后,在馬路旁駐足,看一場夕陽沉入高樓大廈,或許,它會在夜晚,替某個人上班。 余下的霞光灑在行人的發絲衣角,繪成一幅絢爛的人間。 看過落日,再繼續走,走到市井小攤停步。 挑挑揀揀,拎一袋水果回家。 熙熙攘攘的菜市場,總能讓一顆心定下來,落在這溫暖而柔軟的人間。 蔬菜瓜果的各種清香,置換了疲憊與焦慮,于是,每個出了菜市場的人,笑意都多了幾分。 那些負面的情緒,隨著萎靡的菜葉落入垃圾車,融入土地,變成養分,滋養新的生命茁壯生長。 錢鐘書說: “洗一個澡,看一朵花,吃一頓飯,假使你覺得快活,并非全因為澡洗得干凈,花開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為你心上沒有掛礙?!?/p> 那么多快樂的事,錢老把洗澡放在第一位,可見對洗澡的熱愛。 一個熱水澡,洗凈一身疲憊,香香的沐浴露,卸去心上掛礙,于是,人也變得慵懶而自在。 一個家庭最好的模樣,莫過于廚房有聲,書房有香,臥室有話。 睡前的一場談話,是最能治愈人心的事。 人總是需要一個傾聽者,將心事一一吐露,就不再是獨自承受一座大山。 或許對方并不能給出移山秘寶,卻能讓這座山,從此開滿鮮花。如此,雖然日后紛擾仍要面對,但卻不至于崩潰。 總要一些來自旁人的春風,吹開這滿山的花,生活,才能從單一的色調,變得五彩斑斕。 音樂是很奇妙的,你在某個階段常聽的曲調,在后來的某一日再重聽。 仿佛那時的清風,再一次拂過臉龐; 闌珊的樹影,重新在眼前搖曳; 連鼻尖嗅到的芬芳,都是那時面前的花的馥郁。 一個個音符,變成了時光機,載著當下的思緒,瞬移到往昔的歲月里,站在故時的街頭,感受失而復得的欣喜。 卓別林70歲時,寫過一首詩,其中一段是:
這是喜劇大師一生的智慧: 人只有發自內心的愛自己,才能夠不斷的治愈自己。 這樣的發自內心,我將它稱為“玲瓏心”。 正如那個在小廣告下續寫的陌生人,他在寫下那五個字之前,也不知道經歷過什么。 可是他有一顆玲瓏心,去發現太陽的熱烈,月亮的溫柔。 平凡的生活里,無處不是浪漫與歡喜。 愿你有這樣一顆玲瓏心,在心底種出一片桃花源,擁有你的水云間。 愿你活的赤誠而盡興,總有小事令你歡喜,總有美好令你著迷。 愛這珍貴的人間,也愛每時每刻的你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