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回歸到應屆生個人找工作上,時間緊、任務重,在短短的黃金求職季——秋招和春招上,把大量時間和精力放在從各個招聘渠道尋找招聘信息,然后海投簡歷上,肯定是一個非常糟糕的策略。 真正高效的做法,是在眾多求職渠道中,找到跟自己目標求職方向更加契合的,或者相對來說對應屆生更加友好的渠道,把重點精力花在這些渠道上。 如果還有余力,又或者在這些渠道上沒找到特別滿意的機會,再去其它渠道看一看,作為補充。 ![]() 來自電視劇《唐頓莊園》 01 各知名大廠校招主頁,作為了解和體驗秋招的前站 針對每屆應屆生的校招,一般來說,都是各知名大廠打頭陣。 在上一屆應屆生還沒正式畢業的5、6月份,就會有一個提前批的招聘,不過通常提前批都是以招聘高精尖技術人才為主。 對于絕大多數普通畢業生來說,可以去各知名大廠的校招主頁,提前感受一下校招的氣氛,初步了解校招的主要流程。 而到了每年的7月份,各大廠一般就開始啟動秋招了。 ![]() 來自訪談《僅三天可見》 如果自己的目標公司和崗位,就是這些大廠,那么這些大廠的校招主頁,又或者是他們在各個平臺上的自媒體賬號,就是我們需要重點關注的求職渠道。 因為自2020年以來,絕大多數互聯網大廠,都將校招全流程搬到了線上,用自媒體賬號直播做空中宣講會,直接在自己的校招主頁上接受簡歷,筆試、面試,包括最終簽三方協議,全部都通過線上進行。 如果自己的目標公司和行業的秋招,還是安排在傳統上的9、10月份,那么,在這個空檔期,可以先嘗試適當參與一下這些提前開始秋招的公司的招聘,提前做一個求職練習。 ![]() 來自電視劇《俗女養成記》 02 學校組織的線上和線下宣講會、招聘會,是需要投入最多精力關注的 如果有人去調研學校歷年畢業生當中,最終都是通過什么招聘渠道拿到offer的? 母校組織的宣講會、招聘會等,大概率都是排第一的。 其中的道理也不難理解: 每一家用人單位,能夠協調出人力到某一所高校做招聘,那目標很明確,就是希望能夠招到這所學校的畢業生。 在就業壓力和競爭越來越大的情況下,我們在自己學校應聘,競爭對手就不再是全國這么多高校的應屆生和尚未找到工作的往屆生,而是自己本校的這些同屆同學們了。 ![]() 來自電視劇《四重奏》 當然,可能也有一部分同學會說,自己的學校所在城市缺乏區位優勢,能夠來學校做校招的好單位也很少; 而來學校做校招的,無論是單位還是崗位,自己都不大看得上。 這種情況,就可以一邊保持持續關注,有相對比較感興趣的,就要抓住機會,適當時機,先在自己學校組織的校園招聘會上,找到一份保底的工作。 ![]() 來自電影《上班一條蟲》 03 想進央國企,或者是民營、外企,可以分別找到一兩個綜合招聘網站 線上的招聘渠道也有非常多,如果不是特別明確一定要去哪幾家固定的公司,并且在準備自己學校組織的招聘會的簡歷和面試之余,還有時間和精力看其他機會,那就可以考慮一些比較有針對性的綜合性招聘網站。 假如想要進央企或者國企,可以嘗試在“國家大學生就業服務平臺”去看相關崗位機會; 假如想要進央企和國企以外的其它類型企業,則可以去“應屆生求職網”查看更多公司和崗位的招聘信息。 ![]() 來自電視劇《重版出來》 04 導師、學長學姐或者親戚朋友等的介紹和內推,是成功率較高的求職渠道 應屆生在求職過程中,投了很多簡歷,面試機會卻很少,幾乎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問題。 很多時候,出現這種情況,不一定是自己的簡歷特別不符合用人單位的要求,而是競爭者實在太多,用人部門面試官或者HR,根本就沒有機會看到我們的簡歷。 要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好辦法,就最好是有熟人幫我們內推,這樣就能夠確保簡歷可以被用人單位看見。 ![]() 來自電視劇《萬物生靈》 只要各方面條件都能夠滿足用人單位的要求,在內推的情況下,是很容易就能夠得到一個面試機會的,我們只要在面試前做好準備,被錄用的概率還是很大的。 事實上,內推也是社招中,用人單位特別喜歡的一種招聘渠道,很多公司甚至會設置高額獎金,獎勵內部員工進行內推。 所以,應屆生們千萬要放下讓別人推薦工作就不是靠自己真本事的錯誤想法,積極嘗試更加有效的渠道。 游刃職場有余姐 求職面試·職業發展·個人成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