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復(1854-1921),侯官人,是中國近代卓越的啟蒙思想家,他主要通過引進西學,即譯介西方哲學社會科學名著,傳播新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宣傳變法維新思想。1897年,在天津創(chuàng)辦《國聞報》,陸續(xù)發(fā)表他選譯赫胥黎的《進化論與倫理學》而為《天演論》,令時人振聾發(fā)聵,因而名聲大噪,成為譯界泰斗。在翻譯學理論上,他提出“信、達、雅”的標準,被譯界奉為圭臬。(摘自《福州通史簡編》) 嚴復故里與嚴復故居,一個在倉山陽岐,一個在三坊七巷朗官巷。倉山的是祖居,而三坊七巷是他晚年的住所。 ![]() ![]() ![]() ![]() ![]() ![]() 陽岐河,與烏龍江相連,從唐代到北宋,這里是福州向南的主驛道重要節(jié)點,也是古人從永泰進入福州城區(qū)的必經(jīng)之處。 ![]() 想起游方廣巖時看到的一塊摩崖題刻。“光緒五年十月戊午,閩縣龔易圖、葉大莊晨絕(渡過)陽岐江,雨泊瀨下(地名,葛嶺鎮(zhèn)瀨下村),爨(燒火做飯)。。。” 這是光緒五年(1879年)10月,龔易圖在家鄉(xiāng)和朋友葉大莊、何書衡等人游方廣巖時留下的題刻。 葉大莊也是陽岐鄉(xiāng)人,清代官員、詩人、藏書家。他在陽岐的住所“玉屏山莊”是福州有名的私家園林建筑。 他們大概就是從這兒出發(fā),乘船順著陽岐江過烏龍江,沿大樟溪到瀨下,再登方廣巖的吧? 我們在陽岐村最先走到的就是玉屏山莊,大門與邊門均緊閉,門前停了一排的車,房子對面是大幅展示墻,有嚴復介紹和嚴復家訓。當時就想著這大概是個重要地方,卻無從得知。今天看書《福州古厝》,才知它就是玉屏山莊。 ![]() ![]() 陽岐河與建于宋代的午橋 ![]() ![]() ![]() ![]() ![]() ![]() ![]() ![]() 以上嚴復故居與嚴氏宗祠均未開門,算是美麗鄉(xiāng)村走一遭。村子里的環(huán)境很不錯,鄉(xiāng)村建設改善村居環(huán)境,造福村民。 看介紹,村中還有陳文龍尚書祖廟(福州最早,故稱祖廟),另,隔著三環(huán)路,對面有嚴復公園與嚴復墓,有時間還可再次探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