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席波 二十多年前,曾經(jīng)兩次拜訪南普陀寺這座非常有靈氣的南國禪寺,每一次拜訪,都留有深刻印象和感受。 此次廈門之行,由于時間緊迫,只有一天時間,所以一下火車,立即打車直奔南普陀,趕在下午五點寺院關(guān)門之前走進禪寺。 南普陀寺地理位置非常優(yōu)越,就位于福建省廈門市東南五老峰下,毗鄰廈門大學(xué) ,面臨碧澄海港。 南普陀寺并不很大,占地面積25.8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1270萬平方米。始建于唐朝末年,稱為泗洲寺,宋治平年間改名為普照寺,明朝初年,寺院荒蕪,直到清朝康熙年間才得到重建。因其供奉觀世音菩薩,與浙江普陀山觀音道場類似,又在普陀山以南而得名“南普陀寺”,為閩南佛教勝地之一。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南普陀寺內(nèi)明萬歷年間血書《妙法蓮華經(jīng)》和何朝宗名作白瓷觀音等最都是絕世珍品。 南普隨寺中軸線上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寶殿、大悲殿、藏經(jīng)閣等。兩旁有鐘鼓樓、禪堂、客堂、庫房,另有閩南佛學(xué)院,佛教養(yǎng)正院,寺前有放生池,寺后近年新建“太虛大師紀(jì)念塔”。整座寺院氣勢宏偉,錯落有序。 南普陀寺為漢族地區(qū)佛教全國重點寺院 、福建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廈門八大風(fēng)景區(qū)之一。 由于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yōu)勢,濃郁厚重的文化底蘊,以及名聲遠播的人氣和靈性,南普陀寺一直是香火鼎盛,香客云集。 南普陀寺作為廈門八大景區(qū)之一,且不要門票還贈送一支香火,加之風(fēng)景優(yōu)美,成為游客到廈門旅游必打卡和祈福之地。 走進寺院之中,可見這里的殿堂建筑為典型的閩南建筑風(fēng)格,尤其是大雄寶殿,是一座歇山頂重檐躥角式單層磚石建筑,坐落在整個寺院的中心位置,依山面海,整座建筑綠瓦石柱、雕梁畫棟,看起來蔚為壯觀。 從鬧市走進古寺之中,整個人的心境變得平靜了,內(nèi)心的煩躁消失不見,畢竟佛門乃清凈之地,不像有些寺院動不動就收取幾十或上百的門票,變得商業(yè)化氣息非常濃郁。 來到南普陀寺,除了游覽欣賞寺院建筑外,寺院后方的山上景色也是十分優(yōu)美,在寺院后山處有眾多奇石怪樹,尤其一棵高大茂密的三角梅,生長在石頭縫隙之中,似乎與石頭已成一體,格外的壯觀。 山上還有一處摩崖石刻,其中一塊石壁之上的“佛”字格外引人注目,整個“佛”字高4.4米,寬3.6米,如果不仔細看的話感覺猶如一筆寫成,來者無不在此跪拜祈福。 只是由于疫情原因,游客不能上山,是為遺憾。 但是只要有心,山水自然了然于胸。 朋友,你到廈門旅游時有沒有去南普陀寺呢?如果沒有,那一定是一大遺憾。當(dāng)然也勸即將去廈門的朋友,去廈門,一定不能錯過南普陀寺!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