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覺得中國的現代建筑丟失了中國文化元素?首先我的觀點是中國文化元素并沒有丟失,只是在經歷不斷變化以及被轉譯的過程中可識別性被弱化或是被整體邊緣化了。 ![]() 美國建筑師司邁爾(A.G.Small)設計 北大樓 國人心目中的中國文化元素,很多是懷舊的田園式審美。梁思成說過“中而新是第一等的,洋而新是第二等的,中而古是第三等的,洋而古是第四等的。” ![]() 呂彥直 中山陵 梁思成強調了文化元素應有“自發性”以及“時效性”,兩個用以辨識優劣的標識。這也就意味著中國文化是理應發展的概念而非刻板固化的文化符號,并最終會隨著時代變化 、需求變化不斷迭代更新。 ![]() 王澍 水岸山居 那么中國文化元素也應該用時間軸來進行闡釋,分別從過去的中國文化元素,當下的中國文化元素,甚至于套用一個概念,“持續發展”的中國文化元素。只有重新定義中國文化元素,并注入新的活力機遇,才能永葆長青,并使得中國文化元素隨處可見,而不是在老舊的考古堆里尋找。 ![]() 張永和 二分宅 現在很多高端樓盤在布局上重拾中式傳統元素,或是中式院子,或是外墻立面上加以山水裝飾,其實建筑師們一直在嘗試,把傳統中國文化元素融入現代建筑,或是重新定義建筑界中新的文化元素。 ![]() 劉家琨 西村大院 中國傳統建筑是因地、因時制宜的人本主義建筑,當下對本土化建筑的再發展不應該固化于一種形式。當代中國的聚居方式,龐大的人口基數,發展過快與不均衡下產生的生活方式、空間利用特征、割裂與碎片化的土地利用現代等,都蘊藏著全新的中國文化元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