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行程碼,相信大家再熟悉不過了。由于疫情的防控需要,許多公共場所進入時都需要出示自己的行程碼。同時,行程碼也會記錄最近7天所到達過的城市。很多小伙伴一直好奇,行程碼是如何記錄我們的行程的?到底會不會侵犯我們的隱私? ![]() 1、行程碼是什么? 我們現在用的行程碼最早出現在2020年2月份。是由中國信通院聯合三大運營商,利用手機接收數據推出的查詢服務。最開始的時候是通過短信查詢,后來升級到掃碼查詢。再后來就可以覆蓋全國范圍內查詢。 2、行程碼是如何定位的? 行程碼是由工信部指導,中國信通院、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共同推出的公益性的行程查詢服務。它可以免費為用戶提供本人過往7天內到訪過的國家和地區停留滿4小時的國內城市證明。 這段對行程碼的介紹非常詳細,首先它是由國家工信部和三大通信運營商聯合推出的,所以在中國,只要你的手機使用的是移動、電信或聯通的手機卡,手機發出的信號就會被對應的通信公司檢測到。 3、行程碼的原理究竟是什么? 我們都知道,現在使用的手機所有的通信服務,打電話、短信、上網都是要通過基站才能接收到信息。在全國,有很多的基站,當我們到達某一個地點時,使用手機通話、上網聊天,基站會記錄我們的使用信息,運營商會知道我們的具體位置信息,這些數據會上傳到行程碼系統中。用手機掃碼,再用手機號登錄行程碼,就能記錄我們7天都去過什么地方。 有好奇的朋友可能會有疑問,像這種記錄行程的方法只適合有運營商信號基站的地方,如果比較偏僻的山區,大海上沒有信號基站,就不能記錄行程了吧。當然這種想法沒問題,確實沒有信號基站無法確定行程位置,但是這時候第二種記錄方法就用上了,通過GPS定位記錄行程。GPS定位和基站沒有直接關系,GPS定位主要來自太空軌道的衛星,手機中的GPS和衛星自動對接,從而就能確定我們的具體位置。 我們在使用的每一部手機在出廠時都有IMEI識別碼,這屬于手機出廠時候獨有的身份證,可以被附近基站檢查出來,經過數據分析后記錄你的行動軌跡,然后上傳到行程碼系統。如何查詢我們的IMEI號呢?只需要輸入一串字符就可以查詢!在撥號界面輸入*#06#即可查詢,所有智能手機查詢方法都是一樣的。 行程碼也有誤判的時候 這怎么回事? 雖然行程碼可以準確的判斷大家的具體位置,但有時候也會出現誤差,比如有時候自己明明到一個城市卻沒有記錄,而沒有到另一個城市卻被記錄了,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我們先來說一下明明到了一個城市,但行程碼就沒有記錄這種情況。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行程碼并非你到每個城市都會記錄系統,而是以你在當地駐留的時間4個小時為判斷條件。 比如你到了某個城市打電話或者上網,第1次是在中午12時,這時候系統就會記錄一次,然后到了下午4時,你仍然在同一個城市上網或者打電話,期間并沒有接入其他城市的基站,這時候系統會記錄第2次,從而判斷你在這個城市駐留4個小時以上。 但如果你在某一個城市駐留時間少于4個小時,系統就判斷可能你只是路過,比如開車或者坐火車經過而已,這時候就不會被判定你曾到過這個城市。 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你只是到了某一個城市的周邊,這時候你仍然用原來城市的基站,所以不會被記錄到。 比如惠州的惠陽離深圳很近,我們去惠陽的時候即便在那邊待了一天以上也不會被判定曾經到過惠州,因為我們所去的地方離深圳并不遠,信號仍然接入深圳的基站。 再來看一下自己明明沒有到一個城市,但卻被記錄了到底怎么回事。 有很多網友得反應自己在原來的城市待得好好的,但行程碼上卻出現了自己曾到某個城市的記錄,這讓人非常納悶,自己都沒到過這個城市,怎么系統會記錄呢? 之所以出現這種尷尬的情況,可能有兩種情況。 第一,信號交叉覆蓋。 現在很多運營商為了增強信號提高通信質量,在相鄰的兩個城市會執行信號交叉覆蓋,這意味著大家的手機有可能接入本地的信號塔,也有可能接入相鄰城市的信號塔,如果接入相鄰城市的信號塔就有可能被定位到相鄰的城市里面去。 第二,系統出錯。 從很多網友反映來看,真正是因為信號交叉而導致異常的并不多,比如有的人明明是在深圳,從來沒有出過深圳,但行程碼上卻出在內蒙古,這是天南地北的差距。 那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其實這里面就是系統出錯,這種錯誤特別是對于中國移動用戶來說更普遍。 但至于為什么會出錯,運營商也沒有給出準確的解釋,如果大家從來沒離開過本地,卻被定位到異地,大家可以通過打運營商官方客服電話進行核實,如果運營商核實大家確實沒有到過某一個地方,但行程碼上卻出現了,可以要求他們刪除掉。 行程卡是否會侵犯用戶的隱私呢?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行程碼國家賦予嚴格的保密機制 只用于疫情期間記錄出行位置 所以可以放心使用 來源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宣傳平臺、健康南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