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霜降時節是秋天的最后一個節氣。防寒保暖,及時增加衣物,清熱瀉火,防止內火引外寒。 霜降是秋季到冬季的過渡季節。此時,秋盡葉枯,霜落蝶飛,雁影無蹤,氣肅而凝,露結為霜。 霜降時節,養生保健尤為重要,民間有諺語“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足見這個節氣對人們的影響。 ![]() 霜降節氣雖已時至深秋,但“秋燥”并未完全消退。肺喜潤而惡燥,可以從飲食上加強調節:一是減少辛辣刺激物的攝入,二是盡量多吃些滋陰、潤肺、補液生津的食物,如梨、芝麻、蜂蜜、南瓜等。屋內放置一些綠色的植物,每晚睡前在臥室的暖氣片下面放一盆清水,可以讓空氣變得溫潤,避免晨起后口鼻干燥。 ![]() 俗話說,“春困秋乏”,秋天容易疲乏,不少人有賴床的習慣。想要防“秋乏”,首先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每天可以比夏季多睡上一個小時左右,以助人體陰陽平衡和收斂神氣,利于消除疲勞,增強免疫力。“秋乏”與體液偏酸有關,多吃西紅柿、茄子、馬鈴薯、葡萄和梨等堿性食物,能中和肌肉疲倦時產生的酸性物質,有助于消除疲勞。飲食最好吃清淡些,油膩食物會在體內產生酸性物質,加深困倦。 ![]() 入秋之后,人腦底部一個叫松果體的腺體分泌褪黑激素相對增多,容易使人意志消沉、抑郁不樂。而且,晚秋時節,凄風慘雨、草枯葉落,人感受了季節的變化容易起憂思。要避免抑郁情緒的出現,建議多到戶外運動,約上三五好友登登山,登至高處極目遠眺,心曠神怡的感受也有助于舒緩心情。 ![]() 換季天氣變化,感冒、咳嗽等疾病高發,日常應注意防寒保暖,早晚出門避免著涼。所以,要注意適時添衣,尤其是注意腳部保暖。秋令氣溫多變,應多備幾件秋裝,如夾衣、春秋衫、絨衣、薄毛衣等,做到酌情增減。已患感冒的人應靜養家中,多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一些疾病患者,比如腸胃疾病、高血壓和腦血管硬化的患者需保持心情舒暢,適當減少外出。 ![]() 秋天氣候早晚溫差大,冷熱失常,往往使人措手不及,賊風往往會乘虛而入,使人生病,被中醫稱為賊風。霜降養生防賊風的方法有:注意穿衣、蓋被,不要隨意減衣;不要過早地穿上棉衣,秋要凍,才會對賊風有抵抗力。 ![]() 霜降習俗:吃柿子。 “霜降吃丁柿,不會流鼻涕”。有些地方,霜降時節要吃柿子,既能補充維生素,還能滿足口腹之欲,是非常不錯的霜降食品。連清代學者王世雄都將它稱之為“果中盛品”。 ![]() 賞菊花。 古有“霜打菊花開”之說,在古人眼里,菊花有著不同尋常的文化意義,登高賞菊也是文人雅客在霜降時節必做的雅事之一。 菊花被認為是“延壽客”、不老草。霜降時節正是秋菊盛開的時候,很多地方在這時都會舉行菊花會,賞菊飲酒,以此來表示對菊花的崇敬和喜愛之意。 ![]() 霜降養生順口溜: 霜降時節防秋燥,養生保健很重要; 多喝湯湯和水水,滋養心脾又潤肺; 飲食起居兩不誤,防寒保暖防秋郁; 貴在堅持愛自己,由內而為更靚麗。 ![]() |
|
來自: 快樂飛翔書館 > 《2.原創養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