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法院的裁判思路 在和這位當事人電話溝通的過程中,我卻發現了一個特別有意思的現象。當事人從一開始就在跟我強調,法院是基于什么邏輯判的這個案子。我聽了一遍,沒有反駁,畢竟這是當事人的觀點,作為律師,我是需要掌握當事人想法的。 繼續再溝通,當事人又強調,法院是基于什么邏輯,判的這個案子。這時,我就有點詫異了。因為我仔細看過當事人提供的卷宗材料,法院判決寫的和當事人認為的完全不一致。我就跟當事人說,法院判決上不是這么寫的呀?您為什么會這么認為呢? 當事人的反饋是,法院當然不會這么寫,法院不可能寫出來他們是怎么想的。我又問,法院沒有寫出來,您又是如何知道法院到底是怎么想的呢?您說的邏輯和法院判決上的邏輯,完全是風馬牛不相及的。 當事人還是堅持,法院雖然沒有寫,但是就是這么想的,不然也不會判他敗訴。 我心里默默嘆了一口氣,這樣的話,怎么可能贏官司呢? 關于再審案件,我有幾個建議,供大家參考: 第一,得看懂法院判決。原一審、二審的判決、裁定,當事人得多翻翻,多看看,看透法院到底是按照什么邏輯,基于何種事實,判的自己敗訴。千萬不能想當然。 我知道,大家都不喜歡看敗訴判決,我也十分討厭看我代理案件的敗訴判決。即便再討厭,也得告訴自己,敗訴的判決才是更有價值的,是必須要看的,我們能從中得到的收獲更多。 有的案件,法院審理的時候是一套思路,出判決的時候是另一套邏輯。所以,萬萬不能想當然,毫無根據地揣測法院的邏輯。回到法院判決文本上,應當是我們的一個基本態度。 實話實說,了解法院的裁判邏輯,是一件并不簡單的事情,甚至可以說是需要專業水平的。通常情況下,一份判決我是要看上好幾遍的,尤其是“本院認為”部分,得一個字一個字地讀上幾遍。有的時候,還得跟更有經驗的律師去請教、去討論法院到底為什么會這么判。 所以,看懂判決、看透判決,是當事人要下一番功夫的,而不是憑空揣測法院如何司法不公、如何枉法裁判。 第二,圍繞原審判決,組織、論述再審觀點。讀透法院判決的目的,在于尋找判決中的錯誤,無論是從事實層面,還是從法律適用層面,去挑錯,更好地去闡述再審申請理由。所以,我才一直強調再審案件律師閱卷的重要性。 我有一種夸張的說法:再審一半的勝算都埋在之前的卷宗材料里,它們靜靜地躺在那里,等待被發掘。 如果我們讀不懂法院判決,或者說根本不在乎法院的生效法律文書,那么我們想在之后的訴訟中,取得優勢,是不大可能的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