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支藏干,是指地支中包藏著天干。 天干代表天元,意味著外露的、表象的信息。 地支代表地元,意味著暗藏的、深層的信息。 而地支所藏的天干,秉承天地之氣,也代表人元。 這就是古人所說的“天地人”三才。 既然地支有暗藏的信息,那我們怎么才能讓這些信息顯露出來呢? 這就要通過分析地支藏干,來將地支所隱含的信息給解讀出來。 因為藏干,是連接天地能量的橋梁。 地支藏干的記憶方法 每一個地支所藏的天干各不相同,來看一下地支藏干表: 地支藏干表 看起來有點復雜,那我們該怎么記憶呢? 總結下來,要記住地支藏干,有幾點小竅門: 首先,我們可以根據所藏天干數量的多少,來把十二地支分成幾組。 第一組,只藏有一個天干。 它們分別是子、卯、酉3個地支。 這一組只藏有自己本氣的天干,氣比較純粹、專一。 第二組,藏有兩個天干。 它們分別是午與亥這2個地支。 第三組是藏有三個天干的地支,共有7個。 分別為寅巳申、辰戌丑未。 區別了藏干數量之后,我們還要根據生支、旺支、墓庫來區分十二地支所藏天干的陰陽屬性。 首先,帝旺位的四個地支,分別為:子、午、卯、酉。 四個旺支中所藏的天干均為陰干。 子水藏癸水,卯木藏乙木,酉金藏辛金。 午火特殊一點,藏有本氣丁火和己土(火生土)。 然后是長生位的四個地支,分別為寅、申、巳、亥。 這四個生支所藏的天干均為陽干。 寅、巳、申三支所藏的天干,一個是自己的本氣陽干,一個是以自己為長生位的陽干,一個是戊土。 例如,寅木所藏天干為甲木,丙火(丙火的長生位在寅木)和戊土。 巳火所藏天干為丙火,庚金(庚金的長生位在巳火)和戊土。 申金所藏的天干為庚金,壬水(壬水的長生位在申金)和戊土。 注意,亥水特殊一點,它所藏天干沒有戊土,只有壬水和甲木(甲木長生位在亥水)。 十二長生的內容可參考文章十天干的十二長生,生旺死墓絕記憶方法。 最后是墓庫位的四個地支,分別為: 辰、戌、丑、未。 四庫位的藏干相對稍微復雜一點,但也比較容易區分。 其中,辰土和戌土所藏的本氣為陽干戊土,丑土和未土所藏的本氣為陰干己土。 而辰戌丑未四庫所藏的其他天干均為陰干。 接下來,我們分析四墓庫所藏其他天干的規律。 以辰土為例,首先在四時中,辰是屬于春天的末尾,所以除戊土外,它也含有春天的木氣(乙木)。 而前一個季節是冬天,所以它還含有一點冬天的水氣(癸水)。 組合起來,辰土所藏的天干就包括了戊土,乙木和癸水。 其他三個庫支戌丑未,可以用同樣的方法推斷。 戌土(秋天末尾)含有戊土,辛金和丁火。 丑土(冬天末尾)含有己土,癸水和辛金。 未土(夏天末尾)含有己土,丁火和乙木。 總結一下 綜上所述,我們就很清楚了: 只有四生支“寅申巳亥”中所藏的天干全部是陽干,而其他地支,除了辰戌之外,所藏的天干全部為陰干。 四旺支所藏天干之氣比較純粹,四墓庫所藏天干之氣比較雜亂,可以結合季節交替的因素來記憶。 另外,午火和亥水兩個地支相對特殊一點,把它們兩個單獨拿出來去記會更容易些。 地支循藏的秘密 命理學上有天地人三元之說,天干為天元,地支為地元,人元則是指地支中所藏含的天干。十二地支,每個地支中分別藏著一個、二個或三個天干,即所謂地支循藏。子:癸 辨析地支伏藏及作用 地支藏干在命局中的作用 在地支藏干問題一直比較困擾人,地支的五行不像天干那樣甲就是甲木,乙就是乙木,地支除了代表自己的本氣外,還包藏著一至兩個天干的五行在內。這一部分在古書上雖有記載,但在實際推斷命運如何進行運用卻并無明確的論述,在古人推命的記載中卻又把藏干提到一個重要的位置。 如格局的排定,古人對格局的確定一般是根據四柱月支藏干與日干的關系決定的,并把地支中的藏干都冠以十神加以注明,再如道家以天地人為三元,三元的概念給我們一個啟示,即一組干支可以分解為三個部分即天、地、人。天干主外為陽、為天,地支主內為陰、為地,人在天地之間,因此地支所藏之干為人,所以天干為天元,地支為地元,地支中之干為人元。由此可見古人對藏干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關于地支藏干每位命學者都很熟悉,對于藏干的作用也各執己見。地支藏干在命理預測中到底有什么作用、又如何運用呢?下面對地支藏干深一步的了解。 一、地支藏干關于地支藏干盡管大多數命學流派都有論述,但就地支藏干本身而言就有分歧,地支中到底都藏了哪些天干五行,他們在地支中又是如何分配的,各執己見、藏干不一。 命理學講究的就是一個理字,它是一科嚴謹的實證科學,容不的半點馬虎,對于一些雜論,我們有必要加以更正。 《蠡海集》上說: 地支所藏的天干中,子、午、卯、酉是四極代表進祿;辰、戌、丑、未是四藏寓含四墓,因此各藏一陰干;寅、申、巳、亥為四開闊,乃是四祿己藏寄生之處,所以各藏兩個陽天干;戊藏于辰戌,己藏于丑未,陰陽各歸其所。至于所藏的天干,都以臨官長生或墓庫余氣所定,如寅是甲木的臨官、丙戊的長生之地,所以藏甲丙戊,卯是乙木的臨官,所以藏乙木,辰是乙木的余氣、癸水的墓庫、本身之氣為陽土,所以藏乙戊癸。 余此類推。 二、地支的五行屬性如下: 地支藏干歌訣: 子藏癸水在其中,丑中癸辛己土同。 寅藏甲木和丙戊,卯中乙木獨相逢。 辰藏乙木和戊癸,巳中庚金有丙戊。 午藏丁火并己土,未中乙木加己丁。 申藏庚金壬子戊,酉中辛金獨豐隆。 戌藏辛金及丁戊,亥中壬甲是真蹤。 子為陽水,是陽中藏陰;丑為陰土;寅為陽木;卯為陰木;辰為陽土;巳為陰火,是陰中藏陽;午為陽火,是陽中藏陰;未為陰土;申為陽金;酉為陰金;戌為陽土;亥為陰水,是陰中藏陽。 子:子水中只含有癸水,癸水是子水的本氣。 丑:丑中含有己土、辛金和癸水,丑的本氣是己土、金的墓庫、水的余氣所以含有此三種五行。 寅:寅中含有甲木、丙火和戊土,寅的本氣是甲木,是甲的祿地,又是火與土的長生之地,所以含有此三種五行。 卯:卯中含有乙木,卯木是乙木的祿地、本氣。 辰:辰中含有戊土、乙木和癸水,辰的本氣是戊土,是水的墓庫、木的余氣,所以含有此三種五行。 巳:巳中含有丙火、戊土和庚金,巳的本氣是丙火,是丙火與戊土的祿地,金的長生之地,所以含有此三種五行。 午:午中含有丁火、己土,午的本氣是丁火,又是丁火與己土的祿地,所以含有此兩種五行。 未:未中含有己土、乙木和丁火,未的本氣是己土,又是木的墓庫和火的余氣,所以含有此三種五行。 申:申中含有庚金、壬水和戊土,申的本氣是庚金,又是庚的祿地、水的長生之地,(在卦象中,也是土的長生之地),所以含有此三種五行。 酉:酉金比較純粹,只含有辛金,辛金是酉金的本氣。 戌:戌中含有戊土、丁火和辛金,戌的本氣是戊土,又是火的墓庫和金的余氣,所以含有此三種五行。 亥:亥中含有壬水和甲木,亥的本氣是壬水也是壬水的祿地,同時也是木的長生之地,所以含有此兩種五行。 三、地支藏干在地支組合中的影響地支中的刑、沖、合、化、害影響著地支中的藏干,同樣地支中的藏干對地支的組合起著重要的作用。 如在地支六合中,合化與否除時令對六合的影響外,地支藏干對六合的合化也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地支相沖,地支相沖也是五行生克關系在地支中的一種表現形式,地支為體,藏干為用,體為表用為里,用傷則體病,用顯則體健。地支相沖最大的特點就是地支中藏干之間的相互混戰,藏干的最終勝負決定了地支力量的損益程度。其實兩支相沖,還是以本氣為主,其余氣如在命局中沒有力量,又失時令者則不顯。凡沖則氣散,沖去余氣之藏干,最終是以本氣力量的大小來定勝負。所以不論是地支沖合、還是刑害,實質上就是藏干之間的作用關系。藏干影響著地支,同樣藏干的力量大小、旺衰程度如何除時令對其影響外,很大程度則取決于地支之間的組合。 四、地支藏干在命局中的作用 1.地支藏干其時就是衡量命局天干五行在地支五行中有根及無根的標志。 有根:是指天干五行在地支藏干中有同類天干五行,又稱天干通根地支。如天干甲木,見地支有寅木,或卯木,或辰土,或未土,或亥水,都為甲木有根。因為這些地支中不是藏甲木,就是藏乙木之故。天干有根,又有強弱之分。如寅卯亥為甲木的強根,強根者為旺,辰未為甲木的弱根,弱根者為衰,余仿此。無根:是指天干五行在地支藏干中沒有與自己相同的五行,又稱天干虛浮。如天干甲木,見地支為子、丑、巳、午、申、酉、戌七支,就是天干甲木無根,表示甲木虛浮。余仿此。 2.地支藏干作為天干的根系伏藏于地支之中,對命局又如何作用的呢? 作為命運載體和軌道的四柱八字,它的地支不單純是簡單的子、午、卯、酉及僅僅作為天干之根存在。命理預測中天干在外主動,地支在內主靜。即為靜,地支中的藏干就為伏藏狀態,這些天干雖伏藏于地支之中,但在一定條件下就會“透”出來,參與生克制化,像其它天干一樣影響著人的命運。 這個“透”出的條件就是大運流年對地支藏干的引動。大運流年作用于命局引動藏干時,藏干則當值而管事。眾所周知,在一個原命局中天干地支儲存著日主一生當中大量的信息,原局就相當于一個信息庫,信息何時出現,就要看大運流年何時引動。同時大運流年的出現也決定著地支藏干的旺衰。 3.地支藏干在大運流年被引動透出。 如對命局起到平衡、流通、和順狀態作為命主的用神出現時,則為吉。反之則為兇。其所主之事有可能就是被引動藏干之類別。例:丑未戌相刑,如命局、大運、流年構成刑局成立,天干有戊己土透干引出,則地支本氣土被引動。如命局構成戰局則兇,所主之事有可能就是土五行所代表的意象。 若戊己土未透,則只有刑之意而無刑之事。但地支之五行足夠強大時,雖無透干,大運流年引動地支時此意象也會顯現出來。丑未戌相刑為恃勢之刑,土越刑越旺,便會產生“刑去余氣留本氣”的效應,如相刑成立,其余氣在原局、大運、流年天干引動透出時,因其根氣受傷無以為用根,若天干環境不佳,其五行十神所代表意象就會出現兇的一面。 通過此例,我們可以舉一反三,不難從中剖析更多的信息之象。只要識得五行間的生、克、制、化,刑、沖、合、害之理。命理預測就會更具體、更準確。在中華古老而博大的古文化中,人世的變遷,運程的轉化、歸納、與總結,所謂順天者昌、逆天者亡,得運則興、失運則衰。 地支藏干在某種意義上在指點人世的變化規律,告訴人們如何去面對復雜的社會,如何保存自己的實力用在關鍵時,但絕不是要人們執迷不悟,只知求生,不知有死。只有樹立自身的目標,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才能在人生旅途中立于不敗之地。 關于地支藏干的爭議 目前,命理學系統流傳著兩種“地支藏干口訣”,網上的八字排盤系統和有些人開發的八字排盤軟件,也大多存在著“地支藏干排列順序”的錯誤。有讀者通過電子郵件或發來手機短信,詢問云林到底哪一種口訣是正確的;蘇州的一位易友情緒很激動,質問云林的“地支藏干口訣”為啥和別人的不一樣?此公真是太可愛了!照他這樣的思路,云林豈不應該向他質問“別人的口訣為啥和云林的不一樣?”其實,“地支藏干口訣”也不是云林發明的,云林哪有這么大的本事呀,這些口訣都是古書傳下來的,只不過云林對此進行了驗證和甄別而已。為使初學者不走彎路,現針對以上爭議,對這一問題簡答如下: 一、兩種口訣如下 : 二、地支藏干的傳說: 三、地支藏干的來源和依據: 四、人元司令分野: 五、正確的“地支藏干口訣”: 壬癸 癸辛己 戊丙甲 甲乙 辰 巳 午 未 乙癸戊 戊庚丙 丙己丁 丁乙己 申 酉 戌 亥 戊壬庚 庚辛 辛丁戊 戊甲壬 切記,此順序一定不能打亂,因為這是嚴格按“人元司令分野”排列的,讀者可以和“人元司令分野”的值令順序對照一下。 六、地支藏干的作用: 四柱地支藏干中一個重要問題 四柱命理學,俗稱八字學、子平術,相傳開創于唐代李虛中,成熟于宋初徐子平。流傳至今,公認為最早的經典書目就是宋代徐子平編著的《淵海子平》一書。 八字學,或曰子平術,是以傳統的紀時符號天干地支來解讀每個個體生命的人生軌跡。運算主要是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以及天干地支組成的每個人出生的年、月、日、時之四柱,又以日干為主,通過日干與其他天干、地支之間組成的十神關系,來分析每個人的命局,以及與大運、流年等干支之間形成的陰陽五行生克制化等關系,來解讀一個人一生的吉兇禍福。這中間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地支與天干的對應置換關系,或者說就是地支藏干問題。 《淵海子平》卷二有一首地支藏遁歌: 子宮癸水在其中,丑癸辛金己土同; 寅宮甲木兼丙戊,卯宮乙木獨相逢; 辰藏乙戊三分癸,巳中庚金丙戊從; 午宮丁火并己土,未宮乙己丁共宗; 申位庚金壬水戊,酉宮獨有辛豐隆; 戌宮辛金及丁戊,亥藏壬甲是真蹤。 從宋至今,幾乎所有的四柱命理著作都以此為標準,論述地支藏干關系,而且所列更為清楚: 子:癸 丑:己、癸、辛 寅:甲、丙、戊 卯:乙 辰:戊、乙、癸 巳:丙、戊、庚 午:丁、己 未:己、丁、乙 申:庚、壬、戊 酉:辛 戌:戊、辛、丁 亥:壬、甲 不僅如此,而且均指出上述所列十二地支藏干中,第一位是其本氣,或叫主氣。即子中癸水為本氣,丑中己土為本氣,寅中甲木為本氣,卯中乙木為本氣,辰中戊土為本氣,巳中丙火為本氣,午中丁火為本氣,未中己土為本氣,申中庚金為本氣,酉中辛金為本氣,戌中戊土為本氣,亥中壬水為本氣。其余所藏為雜氣或余氣。 細心的讀者從中會發現一個問題,即丑、寅、卯、辰、未、申、酉、戌八個地支所藏天干本氣的陰陽屬性,都與地支本身的陰陽屬性相一致, 即丑為陰土,所藏天干本氣己土也為陰土;寅為陽木,所藏天干本氣甲木也是陽木;卯為陰木,所藏天干本氣乙木也為陰木;辰為陽土,所藏天干本氣戊土也為陽土;未為陰土,所藏天干本氣己土也為陰土;申為陽金,所藏天干本氣庚金也為陽金;酉為陰金,所藏天干本氣辛金也為陰金;戌為陽土,所藏天干本氣戊土也為陽土。即這八個地支所藏天干本氣都與地支本身的陰陽屬性相一致。 而唯獨子、午、巳、亥四個地支所藏天干本氣的陰陽屬性與地支本身的屬性弄顛倒了: 即地支子水,本為陽水,現在所藏天干本氣卻是陰水癸,而不是陽水壬;地支午火,本為陽火,現在所藏天干本氣卻是陰火丁,而不是陽火丙;地支巳火,本為陰火,現在所藏天干本氣卻是陽火丙,而不是陰火丁;地支亥水,本為陰水,現在所藏天干本氣卻是陽水壬,而不是陰水癸。總之,把子、亥和巳、午這二組水、火的屬性弄顛倒了。 再看《淵海子平》“論十二支陰陽所屬”,明確講:“子陽、丑陰、寅陽、卯陰、辰陽、巳陰、午陽、未陰、申陽、酉陰、戌陽、亥陰”。而在“論十干所屬方位十二支所屬”中又明確講:“甲乙木屬東方,丙丁火屬南方,戊己土主中央,庚辛金屬西方,壬癸水屬北方”。 又講:寅卯屬木,故與甲乙同屬東方;巳午屬火,故與丙丁同屬南方;申酉屬金,故與庚辛同屬西方;亥子屬水,故與壬癸同屬北方;辰戌丑未屬土,木火金水,皆不可屬土,故戊己居中央,辰戌丑未散四維,各得所占。又說“五行皆不可無土,故干居中央,支散四維,建立五行而成也”。 據此,我們可畫一個九宮天干地支所屬圖: ![]() 這是一個陰陽五行均衡分布的方位圖。東方屬木,天干有甲木陽木,乙木陰木;南方屬火,天干有丙火陽火,丁火陰火;西方屬金,天干有庚金陽金,辛金陰金;北方屬水,天干有壬水陽水,癸水陰水;中央屬土,天干有戊土陽土,己土陰土。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共十個,單數為陽,偶數為陰,即甲(1)、丙(3)、戊(5)、庚(7)、壬(9)為陽、乙(2)、丁(4)、己(6)、辛(8)、癸(10)為陰,這是陰陽交替十分均衡的結構。 地支十二個,也是單數為陽,即子(1)、寅(3)、辰(5)、午(7)、申(9)、戌(11)為陽、丑(2)、卯(4)、巳(6)、未(8)、酉(10)、亥(12)為陰,在方位圖中也是陰陽相間,十分均衡地排列著。而且從方位看,子、午南北方為陽,卯、酉東西方為陰,也是均衡的。這樣才能穩定,才能長久,也才符合地球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規律。 但是,在四柱命理的地支藏干中,卻把子、午、巳、亥這四個地支所藏天干本氣或叫主氣弄顛倒了,與《淵源子平》一書本身在前邊卷一中的論述相抵觸,相矛盾了,這是怎么一回事呢? 至今幾乎沒有看到一部書對這個陰陽屬性顛倒的問題提出過異議,包括2009年中國商業出版社出版的幾部最新研究四柱命理的著作,比如徐丙辛的《四柱學教程》,徐偉剛的《子平正解》等,都是毫無疑義地沿襲古人地支藏干的說法,甚至明確地說:四月建巳,丙火為主氣;五月建午,丁火為主氣;十月建亥,壬水為主氣;十一月建子,癸水為主氣。使月令本身的陰陽屬性與所藏主氣的陰陽屬性正好相反。 香港命理學家朱鵲橋在《鵲橋命理》一書中,指出了巳、亥、子、午陰陽屬性顛倒的問題,但并未深究其原因,反而干脆指出在四柱中,子、午為陰,巳、亥為陽。 國內廣東易學研究者陳列先生在《新命理學教程》中沿用了朱鵲橋的觀點,也提出巳、亥為陽,子、午為陰,結果遭到浙江徐孝仙女士和四川朱榮先生的質疑。四川朱榮先生指出:“十二地支的陰陽屬性,與十二地支所藏的十干的陰陽屬性,其概念和數據并不是相同的,不能將二者混為一談”,但為什么不一樣,也未見其講出個子丑寅卯來。 從六十甲子看,十天干與十二地支的陰陽屬性是固定不變的,陽干配陽支,陰干配陰支,如甲子,甲為陽木,子為陽水;乙亥,乙為陰木,亥為陰水;甲午,甲為陽木,午為陽火;癸巳,癸為陰水,巳為陰火。絕沒有甲亥、乙子、甲巳、癸午的干支搭配。所以,由于地支藏干的陰陽顛倒,而直接說在四柱中子、午為陰,巳、亥為陽顯然是錯誤的。 為什么在四柱地支藏干中造成子、午、巳、亥四個地支陰陽屬性顛倒了呢?遼寧省青年易學研究者蘇國圣在他一部新作《盲人斷命一口金》中提出了他的解說。 該書第三章第三節題目就叫“地支陰陽謬,千古奧妙揭”。大意是說,在四柱地支藏干中之所以出現子、午、巳、亥這四個地支陰陽屬性的顛倒,是源于十二地支的另一種排列方法,即按照十天干:木火土金水循環相生的順序,將十二地支也按此順序進行了重新排列: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 乙→丙、 丁→戊、 己→庚、 辛→壬、 癸 (陽木) (陰木) (陽火)(陰火) (陽土)(陰土) (陽金) (陰金) (陽水) (陰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寅、卯 →巳、 午→辰、未、戌、丑→申、 酉→亥、子 (陽木) (陰木) (陽火)(陰火) (陽土) (陰土) (陽土) (陰土) (陽金) (陰金) (陽水) (陰水) 也就是一年從正月寅木開始,把十二地支也按木火土金水十天干的順序進行了重新排列,把辰、未、戌、丑四季土也都放在了中央。這樣天干、地支順序一樣,于是就出現了巳火順序為3數,午火順序為4數,亥水順序為11數,子水順序為12數,按單數為陽,偶數為陰,自然原本屬陽的午火和子水就變成了陰火與陰水,而原本屬陰的巳火和亥水就變成了陽火與陽水了。 這就是地支陰陽謬的千古奧秘。但蘇國圣認為這并不是謬誤,仍然沿襲子藏癸水,亥藏壬水,巳藏丙火,午藏丁火的傳統用法,并舉例加以說明。 我認為,這在易理上應該是一個謬誤。將十二地支,按十天干的固定順序進行重新排列,這是人為做成的,不符合自然規律。十二地支的順序是固定的,它來源于對客觀天體(包括地球)運行規律的描述,是陰陽五行古哲學理論的一套重要的符號系統。四柱八字學不過是通過一個人的出生時間,這個獨特角度來摹擬預測一個人一生的大致命運。客觀上一年十二個月,是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這個固定順序運行的。不論歷史上據說周朝是從子月作為一年的開始也好,商朝是以丑月作為一年的開始也好,還是夏朝是以寅月作為一年的開始也好,其固定順序是不變的。特別是自從漢武帝時代至今,中國陰歷一直是以寅月為正月作為一年的開始,故又將陰歷稱為“夏歷”,但每個陰歷或叫干支歷的月份的陰陽屬性是固定的。即巳月為四月,為陰;午月為五月,為陽;亥月為十月,為陰;子月為十一月,為陽。 同樣,一個人的命運也是一年一年一個月一個月按天體運行的固定順序往下走的,不可能按十天干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的順序重新排列地支。我們知道,在天干與地支的關系中,地支屬陰,是主靜的,相對穩定的;天干屬陽,是主動的,是運動變化的。所以,我們仍然認為,八字學中將地支亥、子、巳、午的陰陽屬性顛倒使用是一個錯誤,應該予以糾正。 我們知道,十神關系是四柱命理中判斷一個人命運富貴貧賤、窮通吉兇的關鍵環節,而傳統命理又講以日干為主,以月令為提綱,《子平真論》一書中更明確指出:“八字用神,專求月令,以日干配月令地支生克不同,格局分焉。財官印食,此用神之善而順用之者也;煞傷劫刃,用神之不善而逆用之者也。當順而順,當逆而逆,配合得宜,皆為貴格。” 也就是說,一個人出生之月令地支所藏天干本氣與日干按陰陽五行生克而形成的十神,是一個人的真正命格。 依照徐偉剛的說法就是“天賦之命”,即上天賦予他(她)的使命、命運。 但是,地支藏干中,將巳、亥、子、午四個月所藏天干本氣或叫主氣,與月令本身的陰陽屬性弄反了,那所形成的十神吉兇屬性就正好相反了。即本來是吉神之命反而變成兇神之命了,本來是兇神之命卻變成吉神之命了,這自然會大大影響四柱預測一個人命運的準確率。 例如:公眾人物毛澤東,四柱是癸巳年、甲子月、丁酉日、甲辰時,日干丁火代表命主,月令提綱子月(即農歷十一月),本身屬性為陽水,但傳統命理地支藏干,卻規定子月地支所藏天干本氣是陰水癸水,這樣按陰火丁火日干與月令地支藏干陰水癸水比較,陰水克陰火形成“偏官”命格,又叫“七殺”命格,按有制為偏官,無制為七殺之說,應為“偏官”兇格。縱觀毛澤東一生,幾乎就沒有做過副職,怎么能是偏官命格呢?如果按糾正后符合易理的地支藏干法,子水中所藏天干本氣應為陽水壬水,這樣按十神則為“正官吉格”。像毛澤東這樣幾百年才出現的一個扭轉歷史乾坤的人物,如果其命格還不是“正官格”,即名正言順的全國人民的領袖,反而是什么“偏官格”或“七殺格”,那么四柱命理學的準確率就要大打折扣了。 又如《神奇之門》(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年6月版)415頁實例四驗測早夭女命,該女1986年生,四柱是丙寅年、庚子月、甲午日、丁卯時,用奇門終身局驗測她十一歲時即1996年農歷六月二十四日午時落水溺死,十分清晰明確,但從四柱看就不那么清晰了。該女日干甲,出生月令為子月,按傳統地支藏干法,子水所藏本氣為癸水,這樣一來,該女就為“正印命格”為吉格。按《子平真詮》提出的格局論,正印吉格,此女既有月干庚金七殺生之,也有年支寅木,時支卯木比劫以護之,應為成格,為貴格。怎么反而十一歲就早夭了呢?按糾正后的地支藏干法,子月所藏天干本氣為壬水陽水,此女命則應定為“偏印”又叫“梟神命格”,即為兇神命格。按《子平真詮》提出的格局論,“用神之不善而逆用之”,即梟神格,在歲、時其它六字中應有正財偏財以制之,有比肩劫財以化之,這樣才能成為成格。而觀此女四柱,梟神當令,既無正財,也無偏財以制之,只有比肩、劫財以化之,應為破格。1996年流年丙子,梟神子水當令旺相,沖破日支午,坐支午正是日干甲的食神,日干甲木另一食神丙火本就在年干上透出泄其氣,在時干上又有丁火傷官泄其氣,而流年天干又為丙火食神,子水旺相沖破地支午,形成梟神奪食之兇格,甲木又被眾多食傷泄盡元氣,自然就難免出現夭折之兇災了。 以上僅舉了二個實例,大家不妨在實踐中去驗證。 寫到這里,可能有資深的命理研究者會指出,在四柱地支藏干中之所以把巳、亥、子、午陰陽屬性顛倒過來,并非如蘇國圣書中所言是將十二地支做了另一種排列,而是直接源于四柱經典《淵海子平》卷二中的“論天干地支暗藏論”,特別在“又論節氣歌”中,明確講道:“假如子上十日壬,中旬下旬方是癸”,“初夏九日生庚金,十六丙火五戊時”,“午宮陽火屬上旬,丁火十余九日己”,“亥宮七戊五日甲,余皆壬旺君須記”。這段話的意思是:子月有10天壬水當令,其余中下旬20天都是癸水當令;巳月庚金占9天,16天丙火,5天戊土當令;午月丙火占上旬10天,丁火占11天,己土占9天;亥月有7天戊土當令,5天甲木當令,其余18天就是壬水當令了。 按此地支藏干的分布,子月自然是癸水當令的天數多,巳月是丙火當令的天數多,午月是丁火當令的天數多,亥月是壬水當令的天數多。這樣一來,這四個月的天干本氣或叫主氣,就造成了陰陽顛倒的格局。 然而,這一論述的易理在哪里?至今無人深究。怎么陽水月反而陰水為主氣了,陰水月反而陽水為主氣了,陽火月反而陰火為主氣,陰火月反而陽火為主氣了,道理何在?其他八個月都是陰陽一致,為什么唯獨這四個月相反呢?這是一個值得命理研究者深究的重要問題。 談八字地支藏干被濫用的現象 ![]() 八字天干地支相傳是上古時代的大撓所作(五行大義云:“支干者,因五行而立之;昔軒轅之時,大撓之所制也”),其約始于公元前2697年,作為中華始祖的軒轅黃帝建國時,大撓在某天接到了黃帝的一個命令,令其探察天地之氣機,于是他“采五行之情,占斗機之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曰(《月令章句》)”;因而才有了我們今天用的天支和后面依照干支而訂立的陰陽五行十神。 而八字天干和地支相配一陰一陽,分別各主一天一地;陽干配陽支,陰干配陰支,此相配本身是一個非常完善美妙的組合。只可惜,今人很多卻以地支不為地支,天干卻仍舊為天干;過于神化地支藏干的作用,喧賓奪主,認為“八字只有天干,沒有地支”,此體用顛倒不僅僅沒有使得易學進步,反而不如退回到上古時代。 最突出的是,當今不乏有人把地支藏氣的天干細論細分的,這本沒有錯,錯就錯再他們細分細論后又大大地亂用,大有似有欲“讓地支藏干飛”之目標志向。而凡論人命,似乎地支藏干才是一個八字的核心,但凡見到一個八字,便首先論“地支藏干在哪兒,而后去哪兒”;接著后又胡亂地將地支置藏干于刑沖合害之間,此常見易學界茶余飯后之畔不為鮮。 而這還不要緊,更重要的是,在于地支本身的刑沖合害還沒有搞得非常徹底的情況下,他們還常常大加暗沖、暗合、暗刑、暗害,明合、暗拱、夾拱等諸多論法,恨不得頃刻之間而使八字命理術變得更加“博大臃腫”起來,此正是“化簡為繁則繁更繁”,此惡性循環,實乃非易界幸事也。 其實,將簡單的東西變得更復雜,此歷來是舞文弄武者之大弊;李小龍之所以創立截拳道而無敵于天下,正是因為唯恨的就是那些喜歡花招百出,把本來大道至簡的東西卻弄得不人不鬼,這些喜歡把事情弄得異常復雜的人們,由于他們的賣弄,都將原本好的東西統統丟棄了,而致使后人以為只有越復雜東西的才是最好的,如此以訛傳訛,則始終得不到大道。最后不得已,李小龍亦將武學化繁為簡,而以力求速度和力量作為第一制勝關鍵,此正是因為他明白大道至簡的道理,而不屑于他人萬千華而不實的花招,才徑直苦練肌肉,一生直入簡單大道,自然正理,而亦將所有精力集中到簡單而實用的關鍵點,并將速度和力量才練到了極限,因而才有了這一代武學宗師奇才。而作為一日比一日的論命更繁瑣,一天比一天的門派更眾多,一次比一次論命更復雜的八字命理大學問,難道不正應該學此瘦瘦身嗎? 當然,命學界歷來化繁為簡者亦非完全沒有之,正如化簡為繁者亦有之;此正如陰陽之理,欲化繁者總被制約,才能使得命學幸存至今。而化簡為繁者最終往往都成為了學者(雖學遍天下,卻是做徒弟者),化繁為簡者才成為了宗師。正如希夷宗師,其創立紫微斗數論星命,簡繁得當。其將八字安出星來時,支支相見而論神煞宮合四化,從不論什么地支見哪個地支余氣會怎樣,而后更沒有什么地支藏干暗合、暗拱、暗沖、暗害、暗相刑,只留下了祿、權、科、忌四化而立。其只以簡單的地支本身五行屬性來安星論位便知吉兇,哪有那么多地支飛伏暗藏之說?而其創立的術數,卻直被人們稱五大神數之首,此不正是化繁為簡的功勞嗎?就是借助這一點,其論命才有了某些獨到的地方,才有了某些地方 紫微斗數與八字相比 之下的超越。這難道不正是其僅以支支相見,日日相見,時時相見,一宮一宮而排定,十分十分而分明所致嗎? 只可惜,干支之配,如以陽干配陽支,陰干配陰支,此歷來已久的本宮五行陰陽屬性雖然人盡皆知,但是更多人卻全然置此簡單而不顧,盡把地支藏氣復雜如是說。是故當今年代,以地支藏氣作大于地支本身陰陽五行屬性力量而論者大有人在。而如真按他們這樣論的話,那地支本宮之陰陽之氣還存在么?換言之,地支還有存在的必要么?如此等同于沒有了地支,只有了天干(只有了單純的天干和地支藏干),正如“只有上,沒有下”,正如“沒有陰,只有陽”;如此下去,大撓還作出地支有什么意義?直接作天干罷了。 有個例子,乃是受到了今某一些著作(或學說)的誤導,亦將地支藏干來論十神之陰陽,而偏官正官因此顛倒,剛開始看其論命案例時,所論甚精,看到后頭偏正官時,一頭霧水,后方知他原來是這樣論的: 在論一女命庚日干時,其看到見癸巳的流年,便以陽金見流年巳中丙火而作偏官情夫而論,而“偏官”受沖,此便是為分手的理由。但是,他竟然完全沒有考慮巳在地支中的位置為陰位,故其為陰火的本質;庚見巳而陰陽支干相配,故自然得正官。而庚見癸則為傷官,癸巳同見則自然傷官見官;此同柱相配,正是天干又臨蓋地支之頭,癸水七殺巳火之勢,傷官見官方致感情不利。 當然,這里并不是要反對論八字藏干,八字藏干并不是不可論,而是要分體用之道而論。正如四柱名著《滴天髓》地支篇有言:
——此處把午火作為陽支,即明顯不以午火中藏干丁火來論陰陽。此正是因為其以午火為陽之火是為體,故作重點來論,不提午中之丁,是因丁火僅為陽中之陰非體而為用之故。是故,凡為用之神,若干無所需,自然不論;此是為體用之道,切莫顛倒。 再如任鐵樵亦對此段作出評注,同樣有類似闡意,其言:
——此處很明顯地指出了命家應該以午火為陽,應分體用之道。 故但凡論八字地支時,當以先考慮地支本身(包含但不僅限于)五行的陰陽屬性為主,而非當今后學:多僅以八字地支藏干見藏干、八字藏干又見天干之干干泛泛而論。 詳論地支藏干的實用 地支藏干它分幾種情況: 一種叫通根。 什么叫通根呢?我問你們,甲子算通根嗎?甲辰算通根嗎?甲戌算通根嗎?甲寅呢?甲申?這幾種情況下哪幾種算通根?甲寅算,甲辰算,辰里藏一個乙。只要地支有跟天干一樣的五行就叫通根。 一種是印生。 那么子里頭藏著癸水,雖然是它的印,生著它,但不叫通根,相當于水多木漂。通根不通根不看印,只看祿和刃。記住地支里頭有祿、有刃為通根,跟印沒有關系。說白了就是地支里頭有比劫就是通根,有帝旺、臨官通根。就看你怎么說了。帝旺和臨官就是比劫,也就是祿刃為通根。印都不算通根。 那么同樣,象乙未算通根嗎?算。乙酉?不算。乙卯?算。乙亥?算。乙巳?不算。乙丑?不算。一共是仨。甲木是倆,乙木是三個。所以凡是有祿者,有刃者為通根。這是地支藏干的一些論法,其余的都以此類推。 一種是截腳 甲申就是截腳。因為申金里頭有庚金,克著甲木。甲午,這個不算截腳,算被泄。同樣,乙酉,丙子,這都算截腳,全是截腳。就是有克它的五行的地支,而且一般是本氣。記住是本氣。 一種是蓋頭。 比如說甲戌就不叫截腳,這叫蓋頭,因為甲木克戌土。雖然戌里頭藏著一個金,是不是藏著辛?辛金克甲木,但不叫截腳。 地支藏干的用法 這個是很難掌握的。地支藏干當中有本氣、中氣和余氣,而中和余統稱為雜氣。比如說拿戌來說,它的本氣是戊土,中氣是辛,余氣是丁。記住余氣一般是它的庫,丁火是以戌為庫,所以是這個,在庫里待著。一般都是不用的東西才放在庫里,不用才藏在倉庫里的。你家冬天穿的衣服,夏天就會擱在床底下、柜櫥里頭,這叫余氣。為什么呢?已經過季了,過季了就不穿了,藏起來了,收起來了,等來年的冬天再穿。 那么我們這個時候到底是以戊土、辛金,還是以丁火來看待這個地支呢?在傳統派別當中,它這三個都要看。比如說以甲木日干來定,甲日,那么戌和甲的關系是它的偏財,但是它里頭又分別藏著戊、辛、丁三個枝,這三個枝透著干,而三個干戊土是偏財,那么辛金是有關正的方面的,是官;丁火是傷。那么這是按傳統派別,它要把這個地支所藏的干的十神標上,但咱們這個派別只標這個就夠了,不用標這三個,用的時候再標,不用的時候不標,不輕易用。你別看它傳統派別把這寫得這么滿當,它很少看的,它很少看什么辛、看什么丁,它不那么看,它只是標上而己。但是咱們既然標就用,不標就不用。它標那么多容易誤導你,所以咱們不標。 舉一個出現的事。比如說一個八字,隨便說一個: 印 劫 日元 殺 己 丑 辛亥 庚子 丙 午 一看這個八字,滿盤沒有財星。此八字無財星,就是說本氣和天干沒有露出財來,沒有木。沒有木可是發現了在亥水當中里頭有個甲,這是他的財呀。他八字不是本氣的財,但是透著余氣的財,這時候按照傳統派別來定,那么他八字當中還是帶財的。因為他把那些都給標上,他一看有財,但實際上沒任何作用。它不到把亥沖出來的時候他的財是不會出來的。也就是說他八字整個一看是沒有財的,雖然亥水藏著甲木這個財,但是他必須得保證到了巳的大運或午的大運把亥給沖絕了,才能造成財出來。也就是說整體不帶財,是到巳午大運的時候才會有財。但是他萬一沒有趕上巳午大運呢?這輩子都沒財。就算趕上巳午流年了,作用很小, 沖的財不大。記住咱們永遠是先找大運,大運帶財,十年有五年以上都帶財。大運不帶財,十年也就一、兩年帶財。先要看大運,再看流年,再看流月。 八字中帶財,他必然有財,八字不帶財,他不一定沒有財。 一看此八字就不帶財,但是咱們說了有一種情況是不帶財是有錢的人,滿盤比劫才能是有錢的。結果他就一個辛,他沒比劫,所以他還是沒錢。所以如果按傳統派來講,非得把這甲露出來,這是帶錢呀,那就不能代表他有錢。 必須得是沖或絕了才行,刑都不行。 誰刑亥呀?亥是自刑,不起作用。 記住,只有土的五行被刑沖穿絕合會才起真正的作用。而除了土以外,金木水火只有穿絕和沖才起作用,沒有刑。 金木水火是沖穿絕才把里頭東西給沖出來。而土就不是,土刑沖穿絕合會全都把里頭東西弄出來,因為土比較雜,土是雜氣。你看這亥水它就是水,所以它只遇到沖穿絕的時候才會把財露出來。而土就不是,土就是刑沖穿絕合會全都會把這個財氣給露出來。這就是地支藏干的用法。一般咱們不輕易按傳統那個走,按傳統走的話還得標上這一個財,一看有財啊,說明這人有錢,不是的。因為他整個八字中不帶財,只是余氣帶了一個甲木,而這甲木它是平常不出來的,沒有說話,用不上它。只有把老大壬水給去掉,甲木才出來。池里無魚蝦作亂。所以按照傳統來講這是有錢的,可是按咱們來看這是沒錢的。而實際上確實這么斷,咱們是對的,他是沒錢的。只有那步大運出現了的時候有錢,過了大運沒錢。這是教給你們地支藏干的一些用法。 地支藏干中、余氣的用法 然后同時還有地支藏干里頭的中氣和余氣的用法。拿辰來說,里頭戊、乙、癸,癸排在最后,因為辰是它的庫。那么戊土是本氣,乙木中氣,癸水余氣。辰和戊的關系它們倆本身是比劫,因為辰的本氣是戊,但是咱們在這里只講乙跟癸的作用。 乙跟癸不輕易發生作用的。乙跟癸它們倆就相當于跟戊一樣并列關系,不存在癸水生乙木,乙木泄癸水;不存在這關系。它們幾個人之間,很多人在看的時候容易看糊涂了,造成他一看辰里頭藏著戊乙癸,他就認為這三個天干它們作用關系是乙木克戊土,乙木泄癸水,癸水耗戊土,癸水生乙木。不能這么看,它們之間是并列關系,不是順序關系,沒有順序。既然是并列關系,不存在誰生、誰克、誰耗。沒有這關系。這就造成很多誤區,他會認為這辰里頭戊乙癸這三個人相作用。沒有,都是一體,都是辰,這三個加在一起是個辰,沒有作用,它們不作用。那么它跟誰作用?它們要跟另外的支的干作用。比如說八字當中又出現了一個丑,丑里藏著己、癸、辛,辛是余氣,因為丑是它的庫,所以辛要排最后。己是本氣,癸中氣,辛余氣。這個時候乙癸辛之間不作用,那么這個時候的癸辛己要跟辰當中的戊乙癸作用。是指的不同支它們的藏干作用。同支之間的干不存在作用。這要弄清楚。它們仨不作用,它們仨不作用。但丑和辰里這三個互相作用。 那么它們怎么作用的?戊跟己作用,癸跟乙作用,癸跟辛作用。什么意思呢?本氣跟本氣作用,中氣跟中氣作用,余氣跟余氣作用。沒有說中氣跟余氣作用,余氣跟本氣作用,那太雜了。所以教給你們這個,我怕你們就不會用,這回你就會了。是指的辰土和丑土之間它們本身地支作用,但同時它們天干之間也作用。它們天干之間是本氣與本氣作用,中氣與中氣作用,余氣與余氣作用。這要記住了。一看這三個之間的作用無非就是生克,為什么呢?戊土己土比合,然后癸水生乙木,辛金生癸水。這個基本上來講只論生克作用。 但是如果我換一個,我現在不是丑土,換一個申金,看好了,這就可不同了。本氣庚金,壬水中氣,戊土余氣。那么這個時候庚和戊作用,是相生的關系,乙跟壬作用,相生的關系,但是最后余氣戊跟癸作用是相合的關系。所以記住,我還告訴你,你們看去吧,當你的八字當中地支有相合的時候,天干必然相合。你看申辰是不是相合絆的?同樣是不是有個子,申子辰三合,子里本氣是不是癸?是不是癸跟戊相合?子里的癸是本氣,本氣跟本氣作用,中氣跟中氣作用,余氣跟余氣作用,永遠是這樣的,所以不能瞎作用。你就記住,當地支相合的時候,必然地支當中的天干相合。當地支中的天干相合的時候,地支必相合。這就是教你們怎么作用。天干它永遠是本氣和本氣,中氣和中氣,余氣和余氣,不能交叉作用。而它的一個支當中的這幾個干不能相互作用,因為它們是兄弟,并列關系。沒有什么生克制化合沖,都沒有。這樣你就能弄清楚了地支藏干。 然后同時地支當中的中氣和余氣怎么用呢?就是這個乙和癸怎么用呢?一般是將本氣沖克掉之時,既是中氣和余氣大展鴻圖之時。但本氣和中氣、余氣比起來,本氣力量還是大的。本氣一般是占70%,中氣25%,余氣5%不到。這么一個關系,余氣很小。但是切記余氣看似只有5%不到,但是你們得記住,辰戌丑未的余氣等同于本氣的力量。辰戌丑未它是四庫,它的余氣其實跟本氣作用差不多。不象申,申里頭庚壬戊,戊的余氣基本上就沒有了。你看寅也是,寅里藏著甲丙戊,那么甲丙戊那戊也基本上沒了。但是辰戌丑未不是,因為辰里藏著水,戌里藏著火,丑里藏著金,未里藏著木;而它們本身又是墓庫。所以既然是墓庫,所以整個這個字都接近這個余氣。辰我當時說過水多是不是辰論水?戌火多論火,金多丑論金,未木多論木,對不對?所以說它的余氣基本上跟這個本氣差不多的,所以它這個不這么論。那指的是其它的。 中氣和余氣當中的中氣的用法 中氣是什么呢?就是中間的那個氣。比如拿未來說,己丁乙是未的本氣、中氣、余氣。這里頭有一個丁,中氣。這個中氣的論法是這么論的。當八字當中辰戌丑未出現,同時這幾個字的中氣旺,此時本字論中氣,不論本和余氣。什么意思呢? 不是說了么,未見木為木,可是木火一氣的時候這未又論火了。就這四個字特別難懂,辰戌丑未,把辰戌丑未弄會了就行了。它這里頭畢竟藏著丁,可是也藏著乙。這未有時候論土,有時候論火,有時候論木。當八字見木的時候未字論木;當八字見木火一氣,火旺的時候未論火,此時記住,還記得我當時由于這個字說它論別的了,比如說未不論未了。比如說現在日主是甲,甲日主,甲日主以未為財,因為未主土,本氣是土,財。但是這時候由于造成未見了很多火了,未主火了,于是得按丁火來算它的十神。丁火是它的傷官,所以未為傷官。當這未見了一堆木為木了,那么這時候按乙木來定,是劫財。就這么來的。但是記住,并不是說未按火來定,丙火、丁火都行,按食傷算。不能這么算,是按它這里藏著的這個字來定它的十神。它這里藏著丙火論食神,藏著丁火論傷官。這就是咱們地支藏干的用法。而這個未土包括辰、戌、丑,都是不穩定,容易變節的,這四個字弄清楚了就好辦了。因為辰有時候論土,有時候論水。那么戌有時候論火,有時候論土。還有丑有時候論土,有時候論金。所以這個不同情況不同定法。丑土有的時候見水多了也為水呢,戌見火多了為火呢,未見火多了為火呢。你看丑里頭藏著什么?己癸辛。一般情況下丑土跟甲木的關系,它是甲的正財。結果它見的金特別多,這時候丑土論金了吧,那么這時候論金,金有庚金和辛金,這個時候庚金跟甲的關系是論煞,辛金跟甲的關系是論官。而丑土藏的是辛金,因此它是論正官。但是丑土見水多了的時候,癸水老大,己和辛偏弱,那么癸水是甲木的正印,你不能按偏印算。就這么來的。這叫十神的轉化,其實就是辰戌丑未這四個字瞎折騰。其實就是地支藏干,你弄清楚就行了,非常容易。這就是中氣余氣的用法,叫中氣余氣轉成本氣了。只要把這點點破,其實都明白了。無數人學這個用神忌神點不破,為啥?它里頭這么多分不清,其實非常容易的。咱們為什么不寫那么多?比如說辰土里頭藏著戊乙癸,還得把戊、乙、癸的十神標上,咱們不標。為什么呢?因為咱們知道辰一見水為水了,沒必要標那兩個。 丁 (未) 乙巳 癸巳 甲 寅 一看這未是論火的。這個未旁邊都是火,肯定論火。我發現你們沒弄清這個問題。四個字:寒、暖、燥、濕。千萬記住這四個字可不一樣。寒和暖論一組,燥和濕論一組,但這倆絕對不同。這是兩個問題。千萬記住,我發現一個地支藏干你們容易混,捯不清。還有這個辰戌丑未有時候分不清論火論木論水。還有這四個字我現在發現你沒弄懂。這四個字寒暖指的什么?溫度。燥濕指的什么?寒暖是不是季節的問題?那燥濕是什么問題?氣候。一個季候,一個氣候。你看溫度講的是季候,燥濕講的是氣候。這兩個容易造成混。季候跟你這個比如說冬天、夏天的溫差有關,這是季候的問題。而氣候不看溫差。氣候是看你這是干燥天還是濕氣重?比如說你現在去成都,你在那兒一待怎么胳膊那么粘乎乎的。北京也粘,但沒那兒粘。但你要去泰國不是,泰國濕乎乎的,可是溫度很高。也就是說泰國的時候,現在季候很熱,但是氣候很濕。你這倆必須得弄清楚。也就是說到你巳月的時候,氣候只論它的濕度、干度,這叫氣候。季候是論溫度。巳月的時候是不是咱們說了,這個時候水多,水旺。是不是火弱?行了,既然你知道這一點了,那這說明什么?這不是水一多,它只代表了是這個時候它的水和火的燥濕,不代表季候。巳是夏天,夏天的時候是不是暖?這叫季候。但是它的氣候它濕,不一樣。所以這個時候造成了巳月,水多。巳月它是不是暖性的,溫度是不是高的?那這時候又論濕氣,所以它水多么。所以你這個月份,你記住在北方生人,你這個月份是濕氣重,但是溫度高。所以水多,但是它溫度很高,火弱。這就明白了吧。所以你記住寒暖講的是季候,燥濕講的是氣候。季和氣是不一樣的。季講的是時間,講了半天寒暖講的是時間,燥濕講的是空間。這倆你都得弄清楚,不弄清楚你都不知道。燥濕講的是地理環境,寒暖講的是時間溫度。連這個都沒弄清楚你怎么看命啊?比如說你肯定得捯飭,這巳月明明是夏天,怎么水多呢?當然水多了,濕氣重啊。到冬天的時候干氣重啊,是不是燥,到冬天的時候是不是干?就這個道理。這就是寒暖燥濕的不同。暖的時候在北方它是濕,寒的時候是燥。但南方正好相反,。 你可千萬記住,你們往往是站在四季的角度看問題,永遠不把空間擱進去,你要把空間擱進去就知道燥熱的含義了。 燥濕講的是空間地理環境,南北。而寒暖講的是時間季候、溫差。我跟你說無數人看這個就是因為這四個字不明白造成的。他就認為巳月火旺,它火根本不旺,它是水旺。它是水旺濕氣重,同時溫度高。它是溫度高,溫度高不代表火旺。問:那未在這里十神就不論官了,就論財了?對,為火,我就告訴你這肯定是論火的。你這個按財算,財很多,四個財。但是沒用。因為你身弱。水多但是只有一個字,旁邊被甲木、乙木泄沒了,當然是財多身弱了。水旺指的是這個月令是水才行。反正你現在水多沒用,你得再來一個水。或者一個水也沒關系,你別擔心,你是一個癸水沒關系,你沒有甲乙就行。你看你這個被泄了,被泄了之后都往財那兒走了,這是什么呢?想、想,想啥呢?想財呢。你們一定要把這個弄清楚,寒暖燥濕,燥濕講的是空間、環境。寒暖講的時間、季候。問:那這倆木不跟著論火去了嗎?你這是按木算,但是被火泄掉了。它為什么不算火了呢?答:因為它不是辰戌丑未它為什么論火?只有戌跟未是論火的。寅永遠是木,它不論火。辰戌丑未四個土它不穩定,所以它論別的,而寅木就永遠是木,它不可能論別的。 十二地支藏干的深刻揭秘 經過易經大師張樹旗老師幾十年的研究,揭秘十二地支藏干的秘密,快速掌握地支藏干的自然規律。 ----------------------------------------------------------------------- 天干是宇宙賦予地球的能量,我們稱之為“天元”,地支是地球接受宇宙能量后所表現出來的狀態,可稱之為“地元”。人是天人感應的產物,而生于地,活在地,法于地。其能量必然源于地,所以地支藏干就是“人元”。 圖1:八卦天干地支圖 要想快速記住藏干規律,首先必須清楚干支的陰陽屬相。即:甲丙戊庚壬為天干之陽,乙丁己辛癸為天干之陰;子寅辰午申戌為地支之陽,丑卯巳未酉亥為地支之陰。正常情況下,屬于陽的地支藏屬于陽的天干,屬于陰的地支藏屬于陰的天干。 圖2:十天干方位圖 圖3:十天干陰陽圖:甲丙戊庚壬為陽,乙丁己辛癸為陰。 圖4:十二地支方位圖 圖5:十二地支陰陽圖:子寅辰午申戌為陽,丑卯巳未酉亥為陰。 其次是春天的三個地支寅卯辰都藏木,夏天的三個地支巳午未都藏火,秋天的三個地支申酉戌都藏金,冬天的三個地支亥子丑都藏水。 圖6:四季的地支中分別藏有“當季”的天干五行 第三是四季之初的四個地支寅巳申亥,因為它們都在每個季節的開始,又稱“四孟”。所以必然都藏陽性天干。同時,四季之初屬于生發之時,必然藏土,又藏(引領)下一個季節的五行陽性天干,巳和亥屬于陰性地支,所以它們兩個又同時藏陰性天干。即:寅藏甲丙戊,巳藏丙丁庚辛戊己,申藏庚壬戊,亥藏壬癸甲乙戊己。 圖7:四季之初藏有陽性天干且藏有土,巳亥為陰支同時含有陰干 第四是屬于四正的子午卯酉四個地支,本來非常純正。只藏一個天干。卯藏乙,酉藏辛。但是因為子在陰極必陽,午在陽極必陰的太極點上,所以它們兩個所藏的天干陰陽兼有。子藏癸壬,午藏丁丙。午又在太極夏至的點上,是陽陰交替的關鍵之處,夏屬火,秋屬金,火克金。火克金通關必須有土,所以午中必然藏己土,所以午還藏己。 圖8:四正藏有純正的陰干,子午陰陽極點兼有陰陽,午中藏有己土通關 第五,屬于四庫的丑辰未戌其本氣一定屬土,所藏的季節五行都屬陰,原理是藏在庫里的任何東西必然屬陰。即:丑藏己辛癸,辰藏戊癸乙,未藏己丁乙,戌藏戊丁辛。 圖9:四季之墓(庫)本氣為土,季節五行為陰 最終確定十二地支藏干如下: 子:癸壬 丑:己辛癸 寅:甲丙戊 卯:乙 辰:戊癸乙 巳:丙丁庚辛戊己 午:丁丙己 未:己乙丁 申:庚壬戊 酉:辛 戌:戊丁辛 亥:壬癸甲乙戊己。 圖10:十二地支藏干揭秘表(張氏梅花通天八字) 圖11:十二地支藏干揭秘圖(張氏梅花通天八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