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丨藍希 文章首發(fā)丨推么推 “人生,只要能夠照亮某個角落就足夠了?!?/span> 這句話出自日本90歲老奶奶中村恒子的《人間值得》,這是一本慰藉心靈的書,在微信讀書上有30.2萬人在閱讀,豆瓣評分高達8.1分。 中村恒子是一位心理醫(yī)生,90歲仍然在做著咨詢工作。她將自己畢生積累的人生經驗匯集成此書,講述著為人處世之道。 人的一生,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擾。面對種種問題,處理的方法和心態(tài)不同,會導致不一樣的結果。 因此,想要讓問題得以解決,就應該擁有面對問題的心態(tài)、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 幸福的意義,在于不對比他人 恒子老師在書中講到:“別人有別人的生活,自己有自己的軌跡”。 生活是自己的,不要拿別人的人生來對比自己的生活。 恒子老師在生活中就從來不與別人做比較,她只穿適合自己的衣服,既沒有佩戴過奢華的首飾,也沒有買過昂貴的包。 在幾十年的工作生涯中,也不曾追求過什么名譽和地位。當比她年輕的醫(yī)生得到升職,她完全不會在意。當別人工資比自己高,比自己活躍,她也不會感到不滿。 她一直強調:“在追求的過程中,一定要分清自己是自己,他人在實踐他人的人生,我們不需要追尋別人的腳步?!?/span> 是啊,每個人的能力不同,生活方式不一樣,重要的是要明白自己想過什么樣的人生,而不是追逐他人的腳步。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點》中說:“生活中的許多煩惱都源于我們盲目和別人攀比,而忘了享受自己的生活?!?/span> 不管是錢財物質,還是生活方式,適合自己的便是最好的。如果一直和別人比較,永遠沒有滿足的時候。 想要跳出對比的怪圈,可以遠離對比的環(huán)境,堅定自己心中所向。 聚會時,看到有人在夸贊自己的高薪,可以遠離和其他人交談。想要買車,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選擇適合的車型。想要買房,可以留意房價在自己能夠承受范圍內的,跳過那些買不起的。 一個人只有明白自己想要什么、追求什么,才不會盲目地和他人做對比,生活也才會覺得幸福滿足。 舒心的日子,在于不改變他人 恒子老師說:“不要試圖通過改變他人來獲得快樂,而是想“自己如何做才會快樂”或“怎么努力讓自己在這里心情愉快地度過”。 一味地讓別人改變,只會讓自己更加鬧心,不要求別人改變而改變自己,才能過得更加舒心。 可生活中,總有些人想著改變別人,希望別人能像自己預期那樣行為處事。 就像我自己,總想著改變對象的拖延癥,希望叫他做某件事時,能馬上去做,然而每當我叫他做一件事,他都說等一下。 這個時我就會很著急,一個勁地催他:事情都是要做的,為什么還要拖著呢?可我越急,他卻越無動于衷,最后著急上火的只是自己。 慢慢地,我不再想著去改變他,而是改變我自己的心態(tài),既然他要拖到最后一刻才去做,就由他吧,反正最后做了就行,早點晚點又有何關系。 想通后,日子過得舒心多了,再也沒有因為他的拖延而著急上火。 美國作家弗格森曾說:“誰也無法說服他人改變,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守著一扇只能從內開啟的改變之門,不論動之以情或曉之以理,我們都不能替別人開門。” 一個人自己不想改變,我們想改變他簡直比登天還難。 心理學中有一個稟賦效應,指當個人一旦擁有某項物品,那么他對該物品價值的評價要比未擁有之前大大提高。 同樣,這種觀點也適用于一個人的思想與習慣,當身邊人的某些行為習慣成為定式時,他就會固化這種行為與習慣,不會輕易改變。 因此,不要想著去改變一個人,而是改變自己看待這種行為的心態(tài),求同存異。 有了這樣的心態(tài),面對別人的不同時才能坦然面對,生活自然也就過得舒心了。 自在的生活,在于不迎合他人 恒子老師在和人交往時,總能恰到好處地與人保持好距離。她對別人沒有過多的期待,更不會為了和某個人拉進距離,特意迎合對方。所以,在和同事朋友相處時,都能很自在。 恒子老師說:“人的一生基本上是一個人生活”。 然而,生活中很多人并不能享受一個人的時光,覺得獨處會很孤獨,所以為了和別人拉進距離,建立“密不可分”的聯系,不得不迎合別人。 明明有了安排,為了迎合別人,硬著頭皮去參加同事組織的飯局;根本不喜歡看電影,為了迎合朋友的喜好,強迫自己去看;其實不能吃辣,為了迎合別人的口味,說自己也能吃,最后難受的卻是自己。 生活中,真的沒必要為了和別人拉進距離,從而違背自己的內心,處處迎合別人、對別人妥協。 美國康奈爾大學曾做過一項調查,發(fā)現不懂拒絕,處處討好他人的人,并沒有能和別人建立很好的人際關系,反而是被別人輕視。 迎合討好別人,并不會為自己爭取到什么好處,反而要在迎合別人的時候委屈自己,這又何必呢? 所以,不如把用來迎合他人的時間,來做些自己喜歡的事情,充實自己的生活,豐盈自己的內心世界。 記得畢淑敏曾說:“我們的生命,不是因為討別人喜歡而存在的 ?!?/span> 因此在生活中,應該以自己為中心,讓自己過得自由自在才是最重要。 阿德勒認為,每個人的生活方式,都是自己主動選擇的結果。 所以,生活得開心還是難過,過得自在還是拘束,覺得幸福還是焦慮,都完全取決于自己。 想要生活幸福,就不要和人比較; 想要生活舒心,就不要改變別人; 想要生活自在,就不要委屈自己。 一個人的生活方式,面對問題時的心態(tài),都取決于自己。只有堅定自己的目標,堅持自己的做法,明白自己想要的生活,才不會被外界所左右。人生也才會像自己喜歡、期盼的那樣,過得幸福舒心自在。 季羨林說:“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一個人都是孤獨的旅客。” 所以,做好自己,才是人生的唯一大事。 作者簡介:藍希。用文字治愈自己,同時溫暖他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