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二圖者,系天地之文顯于物,而人用之者也。 易象之所本,六經之所仿,百度之所制,一切政教之所創,皆根植于此。 一 河圖者,明位之用,位無動也;洛書者,明時之用,時有變也。 河圖立天地之極,而現其體,是明位不動,有其生成之序也;洛書列天地之序,而著其變,是明時之變遷,有其復之之情也。 二者大例,一體一用;一守中而立極,一循行而不窮;是天地生成始終,道德氣數往復遷變,可見可微者也。 二 河圖者,明天地之生成也;洛書者,明萬物之變化也;河圖自陰陽二氣之生成,而五行出;洛書自五方之推遷,而九宮見。 五行為萬物之本,數簡而位定;九宮為萬物之變,數繁而行周;此生化由簡而繁,氣數由正而變之例也。故河圖之數,自一至十,不離五行,而為生成之母; 洛書之數,自一至九,化分無盡,而明往復之理。 例如: 河圖一六之水,化為洛書北一與西北六二宮;河圖四九之金,變為南九與東南四二宮;余數皆然。雖水火之數不易而位移,火金之數互易而位改;在河圖可名為水火金木,在洛書則稱為四正四偶各宮;正猶易之兩儀,一變為四象,再化為八卦;其數已由合而分,其物亦由寡而眾;此天地生化自然之例,而易之所以為易也,若執河圖以釋洛書,則將滯而不通矣! 三 河圖者,以數紀二五之本質;洛書者,以數名九宮之循環。河圖不動而自生成,洛書以動而形變化;河圖象天地初奠,物類自生之時; 洛書象萬有具陳,氣數并行之例。 其合于易,則河圖如伏羲之卦,定位明序,而立其極;洛書如文王之卦,變化錯綜,而推其用。二者各有其所象,亦不外造化自然之理數;可征于物,可驗于形,可候于時令;可證于天地之文,可通于人物之生變遷者也。 故河圖之象,不易而易,如天地之道也;洛書之象,易而不易,如天地之德也;就河圖推而上之,可明天地之自始; 就洛書推而化之,可知萬物之將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