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蒙求(72):龔遂勸農,文翁興學。晏御揚揚,五鹿岳岳。 【原文】龔遂①勸農,文翁②興學。 【注釋】①龔遂:字少卿,山陽郡南平陽縣(今山東鄒城)人,西漢時期官員。 ②文翁:名黨,字仲翁,在職期間政績卓著。 【譯文】龔遂在渤海地區努力發展農業生產,有效地促使了社會的穩定發展;文翁重視讀書教育工作,采取多種措施鼓勵民眾學習。 【典故】龔遂勸農:典故出自于《漢書·卷八十九·循吏傳第五十九》。龔遂是西漢時期漢宣帝手下的大臣,當時渤海郡這個地方由于發生了較為嚴重的饑荒,老百姓沒有糧食可吃,就開始鋌而走險。一時間,這一地區盜賊風起,社會治安形勢極其嚴峻。 當地的官員面對這一局面無可奈何。漢宣帝為了治理這個地方,只好讓龔遂擔任渤海太守。當時的龔遂已經年近七十歲了,但他依然接受了這個任務。 龔遂到達渤海后,一方面開倉放糧,一方面積極地發展農業生產。在他的努力下,渤海地區的農業生產,很快就得到了恢復和發展,盜賊都望風而降,民眾也都能夠安居樂業起來。 文翁興學:典故出自于《漢書·卷八十九·循吏傳第五十九》。漢景帝的時候,文翁身為蜀地的郡守,在成都地區開始設立官學。規定凡是入學學習的人士,都可以免除徭役。如果學習成績優秀,還可以直接給他們安排工作,成為郡縣的官吏。 他的這些激勵措施,立即調動起了當地民眾的學習勁頭,成都這個地區的子弟們,都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當地的社會風尚也變得好了起來,受到了人們的高度贊揚。 【賞析】“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龔遂和文翁兩個人,都可以稱得上是古代有作為官員的代表,他們積極履行自身的崗位職責,為當地社會的經濟和文化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原文】晏御揚揚①,五鹿岳岳②。 【注釋】①晏御揚揚:晏,即晏嬰。又名晏子,春秋時齊國大臣。 御,駕車的人。 揚揚,得意洋洋的樣子。 ②五鹿岳岳:五鹿,即五鹿充宗。西漢儒家學者,為人機巧善辯。 岳岳,古代人以鹿角高聳的樣子,來比喻一個人非常有氣勢。 【譯文】晏嬰的車夫因為擔任晏嬰的車夫,他為此洋洋得意;雖然五鹿充宗很難對付,好似頭上長角一般,但是在朱云面前也只能甘拜下風。 【典故】晏御揚揚:典故出自于《晏子春秋·內篇雜上》。晏嬰是春秋戰國時期齊國的大臣,國君還給他配了一名車夫。這名車夫認為能夠為晏嬰駕車,是一項莫大的榮譽,因此常常為此得意洋洋。 不久后,他的這種驕傲情緒被他的妻子察覺到了,于是就向他提出了離婚。妻子的舉動讓車夫很不解,他詢問妻子才得知,原來妻子認為他太膚淺了,晏嬰身為國相,卻能夠謙遜待人,而她的丈夫只是一名車夫,就自高自大、自鳴得意,因此不值得和這樣的人共度一生。車夫聽了妻子的話語后,羞愧無比,從此之后就改掉了他驕傲自滿的情緒。 五鹿岳岳:典故出自于《漢書·朱云傳》。五鹿充宗在漢元帝時期擔任少府的官職,他對易學非常有研究,并為此自鳴得意。 后來漢元帝想開展“百家爭鳴”的學術活動,邀請天下名士聚集在一起探討、發表對易學的看法。五鹿充宗名聲在外,還還擅長辯論,因此竟然沒有名士敢于和他辯論。 正當五鹿充宗洋洋得意時,名士朱云站了出來,勇敢地和他展開了一場精彩的辯論,最后朱云還獲得了辯論的勝利。人們紛紛敬仰朱云淵博的學識和無畏的勇氣,認為他真的具有真才實學。所以盡管五鹿充宗的頭上“生角”,不好對付,但只有朱云才能夠挫傷他的“角”,因而當時的人們就用“五鹿岳岳,朱云折其角”的話語,來贊美朱云。 【賞析】晏嬰的車夫趨炎附勢,典型的小人嘴臉,幸好他能改過自新;朱云對恃寵而嬌的五鹿充宗當仁不讓,終于以淵博的知識戰勝了對方,彰顯了朱云不懼權威的膽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