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技術是推動現代生產力發展中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現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讓人類的生產生活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讓人類得以重新認識自然,改變自然,把握命運,不斷前行。 自19 世紀末第二次技術革命發生以后,我國在科學技術領域誕生了一代又一代的偉人,他們人民一路向前,譜寫了偉大的探索征程。本文就為大家總結了中國近現代十大最著名科學家。 1、楊振寧 楊振寧,男,1922年出生于安徽合肥,世界著名物理學家。1942年畢業于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4年獲清華大學碩士學位,1948年獲芝加哥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55年任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教授。現任香港中文大學博文講座教授兼理論物理研究所所長,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名譽院長、教授,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榮休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英國皇家學會外籍院士、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香港科學院榮譽院士、俄羅斯科學院院士,1957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2、鄧稼先 鄧稼先(1924年—1986年),安徽懷寧縣人,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學家,中國核武器研制工作的開拓者和奠基者,為中國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發做出了重要貢獻,被稱為“兩彈元勛”。1941年考入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1948年赴美國普渡大學留學,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畢業當年毅然回國,把中國國防自衛武器引領到了世界先進水平,成為中國科技界的傳奇人物。 3、袁隆平 袁隆平(1930年-2021年),男,漢族,江西省九江人。享譽海內外的著名農業科學家,中國雜交水稻事業的開創者和領導者,無黨派人士的杰出代表,“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他不僅為解決中國人民的溫飽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做出了貢獻,更為世界和平和社會進步樹立了豐碑。 4、錢學森 錢學森(1911年-2009年),漢族,出生于上海,籍貫浙江省杭州市。空氣動力學家、系統科學家,工程控制論創始人之一,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錢學森于1934年從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畢業;1935年赴美進修;1936年從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碩士研究生畢業,之后轉入加州理工學院航空系,師從西奧多·馮·卡門;1939年獲得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航空、數學博士學位,之后留下任教;他是中國載人航天的奠基人,他被授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父”。 5、錢三強 錢三強(1913年—1992年),浙江人,我國著名的核物理學家,中國原子能科學事業的創始人,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科學院原子能研究所研究員、原所長。錢三強于1932年從北京大學預科畢業;1936年從清華大學本科畢業;1937年到巴黎大學鐳學研究所居里實驗室攻讀博士學位;1940年獲得法國國家博士學位;曾擔任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長,對于中國的火箭研制作出的貢獻非常大。 6、屠呦呦 屠呦呦,女,漢族,1930年出生于浙江寧波。1955年畢業于北京醫學院(今北京大學醫學部)。畢業后一直在中國中醫科學院工作,博士生導師。現為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科學家,終身研究員兼首席研究員,青蒿素研究開發中心主任,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也是首個獲醫學類諾貝爾獎的中國人。 7、華羅庚 華羅庚(1910年—1985年),出生于江蘇常州,世界上著名的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聯邦德國巴伐利亞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研究員、原所長。被列為芝加哥科學技術博物館中當今世界88位數學偉人之一;國際上以華氏命名的數學科研成果有“華氏定理”、“華氏不等式”、“華—王方法”等。 8、李政道 李政道,1926年生于上海,祖籍江蘇蘇州,美籍華裔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哥倫比亞大學全校級教授,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李政道主要在量子場論、基本粒子理論、核物理、統計力學、流體力學、天體物理等領域進行研究。 9、黃旭華 黃旭華,男,漢族,1924年出生于廣東省,我國著名的艦船設計專家、核潛艇研究設計專家。1949年畢業于國立交通大學船舶制造專業,中國工程院院士。黃旭華長期從事核潛艇研制工作,開拓了中國核潛艇的研制領域,是中國第一代核動力潛艇研制創始人之一,被譽為“中國核潛艇之父”,2019年,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榮譽勛章——共和國勛章。2020年1月10日,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10、于敏 于敏,1926年—2019年,出生于河北省,中國著名的核物理學家,1949年畢業于北京大學物理系。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兩彈一星”功勛獎章,“共和國勛章”獲得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