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可雅可俗,隨著現(xiàn)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茶文化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朋友把喝茶當作是一件雅事,而不僅僅是用來止渴的飲料,這是一件好事,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但是適可而止,物極必反。 ![]() 茶葉生于中國,愛喝茶的人自然很多,茶文化也是根深蒂固,不少愛喝茶的朋友會在家里倒騰出一件茶室,搭配上一些傳統(tǒng)文化的元素符號,專門用來泡茶聊天,只要不是過于繁復和“土豪氣”,我覺得挺好挺有情趣的。 ![]() 不過現(xiàn)在在茶圈還流行起一種“止語式”的茶會(是茶會,不是茶話會),客人是不能說話的,客人直接也不能交流,只能聽主人一步一步的引導把杯子拿起放下,在適當?shù)倪m合對茶葉做出評價。茶會的要求還很多,不能穿常服,必須穿茶服或者漢服,會上還要有古箏、尺八等伴奏,儀式超多,喝一杯茶要等老半天。如果是更好規(guī)格的茶會,還必須用漢式的坐姿,類似跪著喝茶。 ![]() 有幸受邀參加了一次茶會,印象深刻,如坐針氈,回家后茶服也被我塞到了衣柜的最深處。感覺就如同在看主人做法一樣,古箏尺八聽得昏昏欲睡,茶雖然好喝,但是過程未免太過于夸張。過程中實在太難受了,忍不住請教身邊聽得津津有味的朋友,原來他也聽不懂,在想其他事情呢,只是身子硬挺著。原來我們身邊有這么多不懂裝懂,卻很捧場的朋友。 ![]() 更有甚者,現(xiàn)在的戶外露營很熱門,這些熱衷于茶會的茶人們,把茶會搬到了風景優(yōu)美、空氣清新的戶外,茶席布、檀香爐、茶道配件一個不落,還是那一套,還是原來的配方,茶人們樂在其中,走過的路人自然有羨慕的,但是更多的是鄙夷,這樣喝茶不累嗎?所謂的茶會,更多只是為了拍幾張好看的照片,可以發(fā)朋友圈。 ![]() 弘揚茶道文化是好事,但是過于賣弄風雅的茶會,茶葉反而變成了“累贅”。今天的茶會儀式,其實是從日本的茶道儀式中,吸取了部分經驗和改進的,把和服換成漢服,把日本樂器換成古箏等等而已,是很新的東西,也并不是傳承古老的茶文化。 ![]() 日本的茶道原型是宋朝的點茶,也是沒錯,但是點茶的這種喝茶法真的好嗎?泡一泡茶葉要4個小時才能喝上,如果真的好明洪武朱元璋就不會對點茶下手了,繁瑣的喝茶方式讓他很不滿,才有了后來的“廢團興散”運動,沒想到幾百年后又死灰復燃了。 ![]() 我認為的茶文化,應該是給喝茶營造一個輕松的喝茶環(huán)境,通過一些簡單的辦法讓茶葉變得更好喝,比如控制溫度,選擇合適的茶器,正確的泡茶技巧等等,這才是茶道精神的內涵。而不是開口閉口只會“禪茶一味”,顯得很沒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