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2月3日(正月初二)凌晨4點,此時的人們還沉浸在春節喜悅氛圍中,這是抗戰勝利后的第一個春節。但是,忽然間遼寧通化市(今吉林)的電燈閃滅了兩下,緊接著全城陷入一片黑暗。 與此同時,市區中心的玉皇山上三堆大火沖天而起。緊接著城區又響起嘟嘟嘟的三聲長哨聲,整個通化市瞬間陷入了一片混亂,槍聲、爆炸聲、哭喊聲夾雜在一起。 在國民黨特務和投降日軍的勾結之下,12300多人發起了暴動,這便是當年轟動一時的“通化二·三暴動”。 ![]() ▲日軍戰俘 通化是東北的重鎮,歷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其南部與朝鮮以鴨綠江為界,北部與松遼平原相連。不但煤、鐵、森林等自然資源豐富,工業發達,而且還是東北和朝鮮的交通咽喉,日寇還曾計劃在其本土遭到攻擊時將天皇轉移到此處,其區域位置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1945年,在蘇聯軍隊全面進攻東北并且一舉消滅了盤踞在這里的日本關東軍后,八路軍部隊成功進駐通化并在這里建立了人民民主政府。截止到年底,我軍的炮兵學校、航空學校、東北軍政大學等機關相繼遷至通化,通化也由此成為我軍的一個重要根據地。 而為了盡快地穩定社會環境,讓當地人民恢復正常的生活,八路軍從蘇聯人手中接納了一批投降日軍(如醫院的醫護人員)。此外像一些市政機關、工廠等,也是吸收了部分日偽人員用以維持秩序、保持正常的生產,這就給“通化二.三暴動”埋下了隱患。 ![]() ▲通化老照片 八路軍接手后的通化,是一個什么狀態呢? 日軍戰敗之后,通化市的人口迅速爆增,已經投降的數千日本軍人被關押在這里,通化周邊的難民也開始涌入通化,甚至整個東北的日本僑民也開始往通化聚集,他們想通過通化前往朝鮮,再由朝鮮回國。 1945年年底,通化市不斷涌入日本難民和僑民,使得城內的日本人數量出現激增,這也成了通化市一個巨大隱患。 隨著日本人的不斷增多,那些不甘心失敗的日本人就在暗地里煽風點火,導致越來越多的日本人開始蠢蠢欲動。此時只需一個導火索,暴動就會發生,而這個導火索很快就出現了。 通化市內情況復雜,城外的情況也不容樂觀,在通化市的周邊還有很多日偽殘余武裝力量、土匪。比如說以藤田實彥為首的原日本125師團殘部,就在老爺嶺山脈的林子橋頭附近活動,其部隊人數巔峰時曾達到過近3000人。 ![]() ▲藤田實彥 通化的局勢,很快便被國民黨知曉,他們也深知通化有多么重要。但此時的通化已經被蘇聯和八路軍所控制,于是國民黨想出了一個“借刀殺人”的計謀。 隨后國民黨政府派出了特務孫耕堯,去與通化的日本人聯系以求實現蔣日聯合,共同消滅在通化市的八路軍部隊。 很快,蔣日特務分子便達成合作勾結在一起,并開始全方位的“蠶食”通化市。在國民黨以及日本居民的掩護下,很多日本關東軍殘部改名換姓,以難民為掩護慢慢地滲透進了通化市。 除此之外,蔣日特務還不斷地策反通化市的工作人員,這些人里本就有很多日偽成員。在糖衣炮彈的攻擊之下,160多名工作人員相聚淪陷,成為他們的爪牙。 只不過讓蔣日特務沒想到的是,當他們試圖策反一名東北民主聯軍(1946年1月改編的)后勤部門的供給股長時,他先是明面上表示同意,在獲知蔣日特務的計劃后立刻將其陰謀全部上報給了黨組織。他的名字叫沈殿鎧,可以說他是平定“通化二.三暴動”的首功之臣。 盡管沈殿鎧提供了準確的情報,但通化人民政府卻有些“束手無策”。因為此時的聯軍主力部隊都在城外剿匪,城內的守備力量非常有限,只有500名戰士留守。 ![]() ▲東北民主聯軍戰士 面對12000多名暴徒,500戰士實在有些不夠看。更關鍵的是,得到消息的時候已經是2月2號的下午了。還有十幾個小時就要暴動了,如此短的時間,能做什么? 沒有猶豫,上級迅速向城外部隊求援。除此之外,通化市人民政府還展開了大規模的“斬首行動”及鋤奸行動。他們先是抓捕了本次暴動的組織者,國民黨軍統特務孫耕堯等頭目。在驗明正身后,這些人被就地槍決。 然后上級又將在關押的日軍中100多名骨干進行轉移并重點看押,正所謂蛇無頭不走,鳥無頭不飛。沒了這些領導,一萬兩千名暴徒只能算是一群烏合之眾。 雖然上級行動迅速,控制嚴密,但暴動依然爆發了。隨著玉皇山上三團大火沖天而起整個通化陷入一片混亂。有多么亂呢? ![]() ▲玉皇山 當聯軍戰士剛把國民黨特務孫耕堯等人押到刑場時,整個通化市就停電了,于是戰士們只能抹黑開槍對著蔣日特務一頓亂射。來不及檢查他們是否被擊斃,戰士們便連忙撤出刑場,參加平定暴動的戰斗。戰士們沒想到的是,孫耕堯并沒有死,后來他在大街上再次被聯軍戰士發現,被就地擊斃。 暴動發生后,整個通化城內大火一片,暴動分子們沖擊的主要目標便是政府組織機構。例如說市政府、市公安局、市電報局,電業局、東北造幣廠、東北航校以及飛機場、東北炮校等等。 除此之外,監獄也是他們攻擊的主要目標。因為之前被東北民主聯軍帶走的100多名日軍骨干被關押在這,并且只有一個班的聯軍戰士看守著他們。情況危急,這個班的班長毫不猶豫的舉槍,將被關押的100多名日軍骨干全部射殺!給暴亂分子來了一次“釜底抽薪”。 ![]() ▲被俘的日軍 雖然暴亂分子人數眾多,好在他們手里的武器裝備卻不多,沒有全員裝備。除了少量的輕武器之外,很多人只能拿著刺刀、斧頭等。 面對早有準備的聯軍,暴徒們的行動一次次的被壓制,雖然我軍也有傷亡,但是并沒有讓敵人的陰謀得逞。經過2個多小時的血戰,趕來支援的朝鮮義勇軍率先到達戰場,配合上城內的聯軍完成了對暴徒們的最后一擊。 眼見大勢已去,很多參加暴動的人直接躲進了當地的日本居民家中,以尋求庇護。因為局勢復雜,加上時間緊迫,聯軍在搜捕暴徒時根本來不及仔細甄別,對于對不上口令的人直接擊斃,而那些隱藏在地窖的敵人,直接扔顆手榴彈進去。 在這個過程中,日本人的傲慢害了他們,他們雖然在中國生活,但過年時從來不貼春聯。于是聯軍戰士在搜捕時,只要看到沒貼春聯的家庭便直接沖進去,將成年男子一律帶走審問。對于頑固分子一律押到江邊處決,然后扔入冰窟窿中。 本次暴動中,我軍參戰人數雖然很少,但是卻以較少犧牲擊斃了4000余名暴亂分子,其中日本人有3000余名,取得了戰斗的勝利。 ![]() ▲趕到醫院的聯軍戰士 但是在這次戰斗中,讓我軍損失最嚴重的是在醫院。當我軍剛接手通化時,有一百余人的日本關東軍醫護人員表示愿意提供醫療服務,因此他們被成建制地保留了下來。 但是,在這次暴動中以柴田大尉為首的醫護人員卻背信棄義,他們用手術刀、剪刀等手段殘忍地殺害了我軍傷病員150多人。當朝鮮義勇軍支隊的一個連隊趕到救援時,只救出了50多名傷病員,而那些劊子手也迎來了人們的怒火被就地擊斃。 這次叛亂的核心人物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國民黨的孫耕堯,他已經被擊斃。還有一個就是日本關東軍的藤田實彥大佐。經過戰后的搜捕,藤田實彥被活捉了。 ![]() ▲藤田實彥被活捉 之后我軍在通化城的“裕豐厚”商店進行了“二·三事件”人證與物證的展覽。作為核心人物的藤田實彥也在場接受了人們的審判,沒多久就病死了。對于他來說,真的是死有余辜! 通化事件是發生在抗戰勝利后舉國歡慶的第一個春節期間,它是由日本侵略者的不甘心與國民黨反動派的野心催發的,它所造成的傷害是巨大的。事實證明,對于侵略者,我們不能放松一絲的警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