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筆是指運筆中墨水所含的水分或墨大多失去,筆鋒在紙上行筆的效果。枯墨是主要的墨法之一,實踐中有“飛白”、“枯筆”、“渴筆”這三種是常用的手法。當然這種劃分,并無明確的準確的界限,不宜絕對化,只是為了方便理解和掌握這種墨法。 如渴筆蒼中見潤澤,枯筆蒼中見老辣,二者均有飛白。 具體說, “飛白”就是筆觸中絲絲露白。此法源于古代工匠粉刷墻壁時 出現(xiàn)的一種偶然現(xiàn)象,表現(xiàn)了一種迅疾的筆勢。 “枯筆”,也稱干筆,是筆毫中的墨干時,用筆在紙上擦出的一種筆觸,可以表現(xiàn)蒼勁有力的氣勢。這種墨法需筆力充沛,筆勢疾速,用墨雖枯,但有神采。 “渴筆”,就是枯中有潤,筆調(diào)迅勁,筆力酣暢,看似枯,但是枯中有潤,燥中有濕,濕中有氣,“帶燥方潤,將濃遂枯”,這樣才有古拙老辣、蒼健雄強的味道。 枯筆用筆要老到,再枯筆毛不能散亂了。寫好枯筆,最好用宣紙,變化豐富尤以生紙為妙,越生越好。生紙難用,但用多了就沒有困難了。 用好枯筆,謹防太燥太枯,好寫成干枯的小草一樣,就沒有生氣了。再枯再細也應看見墨跡。 枯筆與潤筆相比較而存在。 枯筆的使用離不開潤筆。要統(tǒng)籌全局,依據(jù)行與行、字與字、上下左右的對比,來使用枯筆。一段濃重滋潤后,出現(xiàn)一些枯筆,令實中有虛,可以達到“透氣”的藝術效果。濃燥潤相雜,方合自然之道。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