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性質的障礙 指患者的精神活動中 占據明顯優勢地位的病理性情緒狀態, 其強度和持續時間與現實環境刺激不相適應。 比如 特別的興奮 或 特別的恐懼。 | 情感性質的改變 臨床表現為 情感高漲、情緒低落、焦慮、恐懼。 | 正常人在一定的處境下, 也可以表現這些情感反應。 因此, 只有在情感反應 不能以其處境及心境背景來解釋時, 方可作為精神癥狀處理。 | 一、情緒高漲 指患者情緒異常高漲、心境特別愉快。 → 1、表現喜悅、語音高亢、動作明顯增多、 自我感覺良好、洋洋得意、盛氣凌人, 常常伴有明顯的夸大色彩。 常見于 躁狂發作、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礙、腦器質性精神障礙。 → 2、表現不易理解的、自得其樂的、精神高漲狀態,稱為欣快, 多見于 腦器質性精神障礙 或 醉酒狀態。 | 二、情緒低落 指患者情緒異常低落、心境抑郁。 → 表現憂郁、語音低落、動作明顯減少、 自我感覺不良, 常常自責自卑, 嚴重者有明顯的罪惡感, 甚至可出現自傷 或 自殺念頭 或 行為。 → 情緒低落時, 常常伴有某些生理功能的改變, 如食欲減退或缺乏、睡眠早醒、性功能下降、閉經等。 常見于 抑郁發作, 也見于 其他精神障礙 或軀體疾病時的抑郁狀態。 | 三、焦慮 病態焦慮 指缺乏相應的客觀因素下, 出現內心極度不安的期待狀態, 伴有大禍臨頭的恐懼感。 → 表現惶惶不安、坐立不定、精神緊張, 常常伴有心悸、氣急、出汗、四肢發冷、震顫等 自主神經失調的表現 和 運動性坐立不安, 嚴重者可以表現為 驚恐發作。 → 焦慮伴有嚴重的運動性不安, 如搓手、蹬腳時, 稱為激越狀態。 常見于 焦慮障礙, 也見于 其他各種精神障礙。 → 焦慮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現象, 正常人在預期不利的情況下 執行無把握的任務時, 均可出現相應的焦慮表現。 | 四、恐懼 指面臨具體不利的、或 危險的處境時 出現的焦慮反應, 稱為恐懼。 → 輕者表現提心吊膽, 重者極度害怕、狂奔呼喊、精神極度緊張, 同時伴有明顯的自主神經系統癥狀, 如心跳加快、氣急、呼吸困難、出汗、四肢發抖, 甚至大小便失禁。 → 恐懼常常導致抵抗和逃避, 常見于 各種恐懼癥、恐怖癥, 也見于 幻覺、錯覺、妄想狀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