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羊肉在秋冬季節是很受歡迎的一種肉類,老話說:“冬吃羊肉賽人參”,這種說法能追溯到《本草綱目》,其中記載到:羊肉暖中補虛,補中益氣,開胃健身,益腎氣,養膽明目,治虛勞寒冷。中醫認為,羊肉味甘性溫,具有補體虛、驅寒冷、溫補氣血的功效,所以天氣冷的時候來上一碗羊肉湯最合適不過了。 羊肉驅寒的效果,主要來源于其中豐富的蛋白質,羊肉作為紅肉的一種,不僅含有優質蛋白,還含有鐵、鋅等微量元素,容易被人體吸收。秋冬季節吃羊肉最常見的做法就是燉羊肉湯,但很多朋友燉煮出來的羊肉湯腥味都很重,下面和大家分享一個羊肉蘿卜煲的做法,清燉的羊肉煲,燉好有技巧,牢記這“3放”,湯鮮味美腥味少。 - 羊肉蘿卜煲 - 食材: 羊腿肉一塊、蘿卜半個、生姜、白芷、白胡椒、食鹽; 做法: 1、先準備需要的原材料,羊肉煲可以用羊肋排,也可以用羊腿,具體的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我買的是羊腿中間的部分,大約已經多點,中間有塊骨頭,羊肉煲再次加熱會影響口感,所以每次燉煮剛好一頓的量是最好的,一個大蘿卜只用了半個。 2、羊腿清洗干凈之后,沿著骨頭對半切開,放在清水中浸泡1小時,這樣能更好地浸泡出血水,減少腥味,后面燉煮的時候也更容易煮熟。浸泡是羊肉煲沒有腥味的第一個重點。 3、接著準備燉煮羊肉需要用到的配料,配料很簡單,就是最常見的3種,生姜、白芷和白胡椒,生姜去腥相信大家都知道,在燉煮羊肉的時候也能使用,而且用量可以比平時炒菜的量稍微多一點。 白芷是很好的去腥食材,在燉煮羊肉的時候只要加入一小片,就能很好地去除羊肉中的腥味,白胡椒在羊肉湯中的作用也很大,不僅能去腥,還能幫助暖胃散寒,更好的發揮出羊肉滋補的功效,這就是羊肉湯中要牢記的“3放”,也是羊肉煲沒有腥味的第二個重點。 4、羊腿浸泡好之后,再次清洗干凈,清洗干凈之后放在砂鍋中,放入切好的生姜以及放在料包中的白胡椒和白芷,加入沒過羊腿的清水,水量不用特別多,剛開始加熱的時候不要蓋上蓋子,需要先等大火煮開,這樣做能讓羊肉中的腥味更好地散發,羊肉中的腥味會隨著水蒸氣散發掉一部分,這是羊肉煲沒有腥味的第三個重點。 5、等湯完全煮開之后,撇去表面的浮沫,你會看到,浮沫已經不是很多了,因為經過浸泡,已經有部分血水被浸泡出來了,等撇干凈浮沫之后,再轉小火,蓋上蓋子,慢燉1小時,讓羊肉中的營養都稀釋出來。 6、羊肉的老嫩程度不一樣,燉煮的時間也是有差異的,燉煮到40分鐘左右,可以打開蓋子,用筷子戳一下,能輕松戳透,就可以放蘿卜了,半個蘿卜去皮之后切成滾刀塊,蘿卜放進去之后,加一勺食鹽調味,大火煮開,轉小火燉10分鐘。 7、最后加入紅棗和紅枸杞,不僅能讓湯更加滋補,顏色也會更加好看。 8、煮好之后,可以盛出來,撒上香菜或者是自己喜歡的調料,色香味俱全的羊肉蘿卜煲就完成了。 注意事項: 1、燉羊肉湯的時候千萬不能放花椒、八角、丁香、桂皮等食材,不止會讓湯汁發苦,還會影響肉的口感。 2、燉羊肉湯建議選用砂鍋,砂鍋受熱均勻,保溫性強,燉好的羊湯味道會更加鮮味。 以上就是今天為您分享的美食菜譜,如果覺得有用的話,就趕快動手收藏起來吧。當然您有不太會做的美食,也歡迎留言給我哦! |
|
來自: 昵稱63956060 > 《二丫美食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