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雙眸燃燒我的詩句,我以苦修等待天涯的相逢。 關注“作伴結廬” ![]() ![]() 文:何光燕 / 圖:堆糖 ![]() 我的母親 ![]() 謹以此篇獻給我的母親,祝母親大人節日快樂,事事順心! ——題記 值母親節來臨之際,我寫下此文感恩生我養我不易的母親。 提起筆來記得我多次用心用情寫下自己的母親。我愛我的母親,一生辛勞善良能干的母親。 我的母親解放前出生在一個有愛心的商人之家。我的外公外婆本是窮人家出生,因人品好做生意得貴人扶持致富。外公外婆窮則獨善其身,富則桑梓鄉鄰。夏施涼開水供鄉鄰解暑,冬施布匹給窮人,讓他們有衣暖身。然外公外婆雙雙走得早,在三十九那年兩老先后差一月仙逝。唯留在這世間有四百多平方米的圓木雕花柱子房屋,在無言地訴說著這個家曾有過的輝煌燦爛歷史。 離開了父母庇護愛的天空,我的老媽當時僅幾歲就開始獨立闖蕩人生了。聽老媽說她僅念過一年半書。小小年紀在橫街三十二步石階梯上給一孤寡老人奶奶做家務事,得一口飽飯才讓自己慢慢長大。那老奶奶我兒時也曾見過,是一位面目慈善的老人家。后來大舅從地質隊回到代市,兩兄妹相依為命,我媽才算重又擁有一個溫暖的家。 我媽與我爸是千里姻緣我奶奶一手牽。我奶奶曾是我大舅的奶媽。我奶奶那時為了促成我爸媽的婚事,以三寸金蓮徒步從代市步行到觀塘營業所我媽上班的地方親自去說媒。那時我老爸也是一名帥哥,在鐵路局上班,這樁婚事也就一牽而成了。 婚后老爸讓老媽辭職到了他工作的地方。我媽是個能干的女人。記得兒時我們一家在湖南油坪時,我的老母親為了能減輕家庭重擔,無論冬夏都幫鐵路局有的職工洗衣服。也許在夏天洗衣算不了啥,然在寒風凜冽的冬天湖南的氣溫一般都是在零下幾度,確實冷。在冬天如前一晚洗碗時水沒倒凈第二天碗中就會結一層厚厚的冰。為了生計,我老媽無怨無悔地把雙手伸進了洗衣池中,為家人愛的溫暖增添了幾分底氣。在冬天,手伸進水里很冷,再過一會兒手會凍得絲絲麻木,待一盆洗服洗凈,雙手就紅腫得像泡粑。把衣服晾好后,如把手放進溫水里,此時才會覺得手一陣陣鉆心地疼痛。我深謝我的老媽,正因為有了老母親這雙手,才讓我與哥的童年無憂無慮地度過。 ![]() 我七歲時在武漢洪山區李家橋,每逢到了收獲稻谷的季節,我們一群小伙伴就跟著自己母親背背簍到田間地里撿拾當地農民收割過掉落在地里的谷穗。武漢是魚米之鄉,那時一年是種兩季稻谷。那散落在田間的稻谷,當年也曾給多少家庭帶去過串串歡笑聲,粒粒飽滿的稻谷也曾溫飽過多少人的肚皮。 后來在我讀小學一年級下冊時,老媽帶著我們三兄妹回到了代市老家。 我的老媽一生都是用自己的雙手為兒女伸起一片天。那時老父親的工資也不高,每月給我媽寄回四十元人民幣供家人開支。在那時四十元錢要供兩小孩讀書和四個人的生活費是遠遠不夠的。能干的老媽請好友幫忙擔保貨款在代字十字路口擺起了小攤。我小妹是我媽一手舀著當時一分錢一杯的涼水,另一手抱著長大的,一個女人,在老家為掙點錢補貼家用也真是不易! 我親眼看到過一個以強欺弱的男人。因是同行,有次那人借我媽借他鋼筆寫字沒還為借口,從下街一直氣勢兇兇地罵到我家鄰居門前。那一刻在我幼小的心靈里就有一種人弱被人欺的莫大恥辱!那時我在心里暗暗發誓,今生一定努力,決不被任何人踐踏在腳下。不過,人生在世,善惡皆有輪回,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那人最終也沒被命運溫柔以待。 那件事之后,我老爸因病病退,回到家中與母親共同努力,為家的興旺溫暖添磚加瓦。記得那時我老爸老媽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舍不得休息一天。三天趕三個集,肩挑背背紙煙、肥皂、杯堿、洗衣粉……用腳步丈量著在代市到前鋒的路程。代市到德勝往返五十或三十里,他們奔波在為一家人討生計的路上。雖說那時我家家境一般,但這并不影響老爸老媽有一顆慈善有愛的心。 那時老媽有一個結拜的弟弟,大家都不富裕,有的人一日三餐都難繼。那結拜弟弟很多時候到了飯點準到家中來蹭飯。那時我人小,不懂得糧食的珍貴,最喜歡家中來客人。要知道家中但凡有客人來,老媽準煮一鍋香噴噴的干飯。也記得那時哥最喜歡跟媽說的一句話就是:“媽,你多搭點米嘛!”盡管如此,老媽對結拜的兄妹從不吝惜。每次都把自己的半新衣物送給他們。 也許人生善有善報,在八六年的時候,老父母憑自己多年的努力終開起了自己的飯店。曾受過我父母資助的人也心存感恩,每逢趕集天就抽空到店里來幫忙包水餃。八八年時,我的老父母傾力為孩子們在頭頂上撐起一片天空,省吃儉用花七千元錢從二伯手中買下了祖上的老屋。從此老父母更辛苦了,老爸老媽除了逢場天開飯店外,其它兩天老媽忙著打豬草。老爸忙著喂豬食。我呢,因待業在家,故也替家里分擔責任。三百六十五天每天下午五點多鐘,準時把老爸老媽鹵好的鹵菜端到水巷子街食品站自己的鹵攤上出售。那時忙時做生意,空時就愛讀舒婷寫的詩,最喜歡看的就是當年的《星星詩刊》《讀者文摘》《南充晚報》…… 記得那些年,父母每年都要喂四五頭肥豬。每次看到小豬長成大豬,老父母眼中都會閃爍出歡喜的目光,一頭頭豬就是家中一份份幸福的希望。不過每次老媽賣豬回來都會心疼地說:“我們家豬從小到大我都舍不得打一下,看賣給屠夫被關進豬柵里豬一叫,準會遭屠夫拿竹條猛打一氣。”在賣掉豬后,一般要過段時間才養小豬。記得那時父親在那段空時間會做掃豬圈儀式。老爸邊掃邊嘴中大聲念道:“豬兒肥,豬兒壯。豬兒長成牛兒樣!” ![]() 老媽一生能干,會做香噴噴的臘肉香腸、甜甜的糯米甜酒、會包茶葉皮蛋、如今日子好了,還會與我嫂子同臺唱歌。 一眨眼我的老父親離開我們己十七年,我的老媽己七十三歲了。為了生計。我三兄妹各在一方。倏然回首,多少年了自己真沒多少時間親陪在父母身邊。每次都是匆匆地來匆匆地去。人常說:今生可以說不虧欠任何人,但對自己的父母卻是一生的虧欠。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是人間多少人余生難言的遺憾與悲哀!寫到此,我想說,今生我對老父親己虧欠了許多,余生愿改掉自己的壞脾氣犟脾氣,做一個問心無愧善對親人的人!愿我的老媽越活越年輕,愿自己八十歲時推開家門叫聲老媽有人應! 值母親節來臨之際,祝我的母親身體棒棒、心情棒棒,余生天天被溫暖的親情和愛包圍著,臉上永遠洋盈著美麗的微笑。 *作者簡介: 何光燕女四川廣安人70后,廣安市作協會員。有四百多文發平臺及紙刊,現居住福建省晉江市安海鎮庵前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