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屆全國期貨實盤賽輕量組冠軍。2015年私募排排網上獲得全國期貨管理類基金年度第3名。2016年徽商期貨徽商之星實盤大賽凈值第一名。做日內波段,每天交易頻率控制在5次左右,每次的勝率控制在75%以上。 核心提示: 一般只把增倉滯漲作為操作的依據,而增倉滯跌只作為參考依據。價格上漲或下跌,持續穩步放量,但量都不是特別巨大,說明趨勢非常健康。形態可靠,要結合大周期去判斷,設置止損,要在小結構上下功夫,這樣做日內就會小虧損、大盈利。 但凡交易度過了技術的第一階段之后,什么心態啊、知行合一啊等等就接踵而至,所以交易注定是一場永無止境的修行之路。
做好期貨的核心其實很簡單,做好資金管理與順勢而為。資金管理,是生存的核心,順勢而為是成功的核心。 順勢其實就是多周期的共振。大的有宏觀面、基本面、技術面三個共振,每次的大行情,如11年的棉花,16年的黑色系,無一不是三者的共振,在這樣的行情中,唯一要做的就是持有,如果想創造神話就盈利加倉。還有就是技術面的多周期共振。共振的結果就是打破原有的平衡,創造一波趨勢行情。不同級別的共振有不同的行情大小。 我現在主要做日內的波段。我把日內行情分成看得懂與看不懂的兩種。能看懂的基本只有20%,看不懂的占了80%,這就要我耐心等待機會了。最不能看懂的是每個休息后開盤的前15分鐘與收盤前的15分鐘,這時候基本不怎么操作。因為它的形態是很不穩定的,沒辦法把握共振,也就看不懂了。有一個比較有把握,是結合大周期,再配合開盤5分鐘,價格能站在它上面就做多,在下方就做空。而收盤可操作的困難主要在過夜的跳空不好把握,最后的5分鐘,波動劇烈而形態的作用不大,這樣就不是我能把握的行情了。 去掉波動最大,最難把握的時段后,再控制操作欲望和設置好止損,那么基本上能小虧大賺,明白這個道理后就是等待機會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