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生物谷原創 2022-11-10 18:51 來自波恩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識別出了一種能整合上述壓力信號的分子控制器。 皮膚中的炎性反應能減少紫外線輻射或感染所帶來的損傷,但也可能會導致諸如曬傷等疼痛癥狀;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上題為“P38 kinases mediate NLRP1 inflammasome activation after ribotoxic stress response and virus infection”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波恩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識別出了一種能整合上述壓力信號的分子控制器。 作為人體最大的器官,皮膚能提供主要的防護屏障來抵御環境刺激物和病原體的暴露,如果這一屏障受到損害的話就會產生痛苦的炎性反應,任何曾經被曬傷的人都體會過這種感覺;但實際上到底是什么機制觸發了這種現象,目前研究人員尚不清楚;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自詡分析了其中所涉及的過程。紫外線輻射的能量較高,當其照射到皮膚上時就會損傷重要的細胞分子,從而誘發炎癥,然而研究人員并不清楚其具體是如何發生的,研究者Schmidt博士說道,我們通過研究發現了一種已知的細胞壓力信號通路或許就會誘發這些炎性反應。 作為細胞自身的“工程辦公室”(engineering offices),核糖體在正常情況下能根據遺傳物質的指令來組裝蛋白質,當這一點因為紫外線損傷而受損時,其就會發出警報,核糖體就會誘發所謂的核糖毒性應激反應(Ribotoxic stress response, RSR),多年來研究人員一直知道,這種應激反應會引發信號級聯反應,從而導致名為p38的酶類發生激活,本文研究結果表明,p38能在分子水平上修飾皮膚中負責炎癥發生的關鍵開關—NLRP1分子,引起就會以一種新方式對其激活,這或許就會開啟許多由分子基本元件所組裝的炎性小體。 炎性小體是機體先天性免疫系統中的強大武器,這些復雜的分子機器能將負責炎癥發生的非活性信使物質轉化為活性形式,同時,其還嫩更確保在細胞膜上形成多個孔狀結構,這或許就能使得信使物質抵達外部,從而召喚機體自身的防御力來幫助維持機體健康,最終,這些孔狀結構就會導致細胞死亡;在某些時候炎性小體幾乎會發生爆炸并將其內容物排入組織,如今從細胞內突然釋放的分子就是免疫系統的另一種警告分子。 科學家發現機體皮膚炎癥的分子控制中心。 圖片來源: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 (2022). DOI:10.1084/jem.20220837 研究者Lea-Marie Jenster表示,有趣的是,p38不僅僅能被過度的日光浴所激活,蚊子傳播的病毒也能通過p38來激活NLRP1分子,這些病毒包括基孔肯雅病病毒,其是非洲和亞洲部分地區影響公眾健康的主要問題,在氣候變化時可能也會抵達德國,病毒甚至能通過多種不同的通路來誘發p38的激活。p38是機體皮膚的分子信息中心,多種警告信號會在其中匯聚,這就類似于消防部分的控制中心,然而,并不是每個傳入的求救信號都會立即誘發炎性小體的組裝,這僅會發生在警報的數量和強度超過一定的閾值時,這種調節性機制非常重要,因為炎性小體是一種危險的武器,其會造成相當大的附帶損傷,比如所誘發的強烈炎癥反應會導致部分皮膚組織的破壞。 然而,有時炎性小體并沒有得到足夠嚴格地控制(比如在曬傷甚至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發生時),p38或許就開辟了一種可能性,來專門抑制皮膚中這種旺盛的免疫反應。綜上,本文研究結果表明,p38的激活或許能作為一種統一的信號中心,其能通過整合多種與皮膚相關的細胞壓力信號來控制NLRP1炎性小體的激活。(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處: Lea-Marie Jenster,Karl-Elmar Lange,Sabine Normann, et al. P38 kinases mediate NLRP1 inflammasome activation after ribotoxic stress response and virus infect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 (2022). DOI: 10.1084/jem.20220837 |
|
來自: 子孫滿堂康復師 > 《藥學科 醫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