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如愿以償拍了我心心念念的芒果?? @寞染攝影記 ,去年用這個盤子拍了一組月餅,當時對布光還停留在瞎模仿階段,今年才算開始有點真正懂了離近,離遠,燈高,燈低的原理到底是為什么。從基礎開始,一步步驗證一下理論的正確與否。此篇文章也是自己的一部分學習總結,歡迎大神批評指正。
- 用光的基本工具是原理,而非器材,正如莎士比亞的工具是伊麗莎白一世時期的語言,而非鵝毛筆。建立攝影規則的是物理,看來要想學好攝影,還需要具備一定基礎的物理知識。
- 任何表面都有可能產生三種類型的反射:直接反射、漫反射、偏振反射。反射類型決定了物體的外觀。有些反射只有在光線從特定角度上投射到物體表面時才會發生。在確定何種類型的反射最為重要后,特定的角度范圍決定了光源應該設置在何處或者不應該設置在何處。
- 攝影,究其本質而言,就是對光線的控制。攝影用光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對比度。如果光源以幾乎相同的角度照射被攝體,那么它會產生較高的對比度。如果光源以許多不同的角度照射被攝體,那么將產生較低的對比度。云層散射了日光,使日光從不同角度照射被攝體,就產生了大型光源所具有的柔光陰影特征。(具體請見硬光和柔光那篇文章)
- 不只是光線,被攝體對用光也有著重要的影響。物體能以透射、吸收和反射這三種方式對照射過來的光線作出反應。在這三種影響光線的方式當中,反射最為直觀。因此攝影用光的過程基本是控制光線反射的一種實踐。當然被攝體是盤子只是其中一種情況,還有更多的材質之后學習了再介紹。
- 反射的類型。光線會在物體表面發生漫反射、直接反射、偏振反射-通常被稱為“眩光”。上圖圖三,圖四,圖五對反射進行了介紹。
-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從一盞燈開始拍照片到最后用了柔光箱柔光紙和反光板的整個思考過程。我再總結一下。
STEP1.用一盞燈拍被攝體(根據反射原理,離近了會有反光,所以拿遠點) STEP2.拿遠了感覺陰影太硬了,想讓陰影柔和些,對比度小些,因為平面風的照片對比度大會不好看。(所以加了柔光紙擴大光源實際面積) STEP3.加了柔光紙后陰影還是不夠柔和(想讓陰影更柔和可以讓光源變更大,所以再加個柔光箱) STEP4.終于可以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