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平時會看一些人生逆襲的故事,比如自媒體領域的Spenser、粥左羅、呂白。 我發現他們有以下特點,那就是: 1、有對成功的渴望,憋著一股勁 呂白在《10倍速成長:如何高效超越同齡人》中說到: 我出生在山東一個農村家庭,父親是貨車司機,母親在家務農。高考因為文化課成績不行,學習藝術勉強進入大學。后來北上,作為千萬北漂大軍中的一員,睡過一個月 750 的青旅,還是上鋪,因為比下鋪要便宜 50塊錢。每天為了搶洗手間,需要比別人提前一個小時起床,搶了10次終于搶到洗手間,邊刷牙邊看著鏡子中的自己,像是憋著一股勁--我想要成功! 那種想要改變命運的欲望非常的強烈,所以不管做什么事會有一股「狠勁」。 就像Spenser說的那樣:優秀的人,都懂得對自己下狠手。 他本人就是如此,本來擁有穩定的教師工作,但他覺得所在的工作、城市容納不下個人的志向,于是憑著一種“非池中物”的盲目自信,辭職跑去香港讀書、創業,最終憑借自媒體的事業成功逆襲。 就算一時沒有找到合適的方向和方法,他們也會在行動中探索中橫沖直撞,直到最后闖出一片天。 沒有思前想后太多的前戲,就是一個字:干。然后在干中學,根據行動的反饋,不斷調整前行的方向和方法。 這并不是后視鏡視角。而是誰都可以復制的經驗。 最重要的是,你要找到內在的「渴望」。 渴望比方向更重要。有了渴望,就會有行動,而你做事的方向和方法,會在持續的行動中找到。 不妨對自己狠一點,趁早行動起來! 2、做對選擇,并全力以赴 有狠勁還不夠,在行動的過程中,一定要懂得做出對的選擇。 風口來的時候,就all in,瘋狂的投入。粥左羅曾說: 我可以坐在咖啡館里從早上10點到晚上10點,吃喝都坐在那里,只為寫好一篇稿子,我可以為了寫好一篇稿子,準備兩三天的素材十幾萬字;我可以整整6個月的時間只寫一門課,然后花3個月的時間迭代一版。 All in,就是要花足夠的時間,沉浸式地打磨一個好的產品,快速產出具有影響力的成果。 人的時間精力是有限的,所以大力才能出奇跡。你得為專注付出代價,那就是暫時不要考慮別的事情來。敢于舍棄,才能更好的得到。等你拿到了現階段的成果,再去追逐下一個,循序漸進地努力,你反而可以得到更多。 很多人,太貪心,這也要那也要,習慣多線并行,結果什么都沒得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