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智化 - 星星點燈.mp35:17 來自維妮情感 導語: 晚年很多人過日子基本都是跟老伴相依為靠,可說晚年最親的人不是老伴那又是誰呢?可很顯然事實比較殘酷,即使多年的夫妻成仇人,住一起卻如同陌生人的也不在少數。 3個67歲退休老人自述:“人到晚年才發現,原來最親的人并不是老伴。”接下來我們聽聽他們怎么說的吧! 1自述人:67歲的何大媽 我和老伴幾乎一輩子都是相互依靠一起生活,兒女有自己的事業跟家庭,基本能見面的次數每個月也是能數的過來的,在幾年前或許我還是認為最親的人那肯定是老伴,可現在我才明白,我的老伴就是一個可有可無的陌生人。為什么這么說?原因就是晚年老伴的生活做法令我覺得沒這個人一樣。 老伴退休后的生活不是像別人那般安安穩穩,他覺得刺激的生活方式才是他晚年的生活動力。經常出去外地旅游,一走就是一兩個月,甚至時間長達半年,這樣的人誰又能感覺存在呢?工作的時候我們上下班還有交集,沒有兒女的關心,老伴就成為了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人。可自從老伴因為退休后的無聊生活決定出去旅游之后,我才發現最親的人并不是老伴。 他一開始是叫我一起出去旅游,可我不喜歡這樣的生活,我覺得在家安安穩穩就行,之后老伴出去就沒有打過電話給我,甚至我打電話也打不通,過一兩個星期才給我回電話說手機沒信號。長期如此他的事情我也懶得管了,而他自己的退休金全部用完,存款也不想留。就這樣我們晚年成為了一對陌生人過客。 2自述人:67歲的郝女士 我年輕結婚的時候是父母介紹的對象,我們沒有感情基礎,只是因為我們都到了結婚的年紀,加上自己很難找對象,就這樣經過父母找朋友介紹才互相認識到結婚。因為我們那時候是相親的,所以他家的條件都是比較富裕的,就是因為這樣,那時候彩禮就給了我媽四十萬,我到他們家變成了十足的保姆。 只要我做的事情不合適他們的意愿,就拿彩禮說事,一開始他們雖然不重視我,但也會給我尊重,可生了一個兒子之后,我在家里的家庭地位就可有可無。丈夫脾氣很大,雖然不至于對我動手動腳,但是語氣暴躁,已經成為了他的習慣。 自從我的父母像賣女兒般把我嫁出去,從兄弟姐妹得知父母過得挺好后我就很少回去探望他們了,我的心里還是有氣的。彩禮要是不要那么多,或許我在家里都有說話的底氣。可現在只能把自己當做最卑微的了,畢竟我也沒什么工資,只是去當個服務員領個兩三千工資。 老伴雖然不至于看不起我,但是他的脾氣我也是受不了的,生活那么多年的夫妻我也不敢在他面前說不合時宜的話。就前段時間我記得他朋友去我家的時候,老伴就讓我斟茶倒水,一個不小心水倒到一旁,老伴就說:“這點小事都做不好,要你有何用?滾一邊去吧!我自己來。”這時我才發現自己在他眼里根本不是情人不是夫妻,只是一個傳宗接代的女人罷了。即使能一起生活多年,可到頭來才明白最親的人不是老伴。 3自述人:67歲的楊大爺 我跟老伴是半道結婚的,以前我的對象早早地撒手人寰,在四十歲那年我才跟現在的老伴結了婚,本意是找一個老伴相互照應,這樣一輩子開開心心的過下去,可老伴在我面前卻是兩張表情臉。 結婚那時候我條件就挺好,每個月都能給她七千塊錢花,還有我父母照顧家里,所以她對我還是挺好的,而我也覺得晚年也只有老伴能相互依靠,對她也特別的好。不過她比我小7歲,結婚沒多久晚年還得子,那我家對她就更加好了。我年輕的時候妻子有病,一直要不上孩子,最后病重離世,因為傷心一直投入事業多年,才有這般的經濟實力。 創業那時候我基本都是在陪各個合作老板喝好玩好,早上喝,下午喝,晚上喝,甚至半夜還是喝。自己肝都不行了,現在生意軌道上來了也沒那么忙綠了,但是還是要久不久就陪老板喝酒。晚年得子我也是比較意外跟開心的,本來以為一生都不會再有小孩了。既然我跟老伴都有兒女了,那以后肯定還是老伴最親了。 孩子長大之后對我是非常好,我父母也不在了,家里的家務我基本都是讓老伴做,老伴也不反對,可我在跟兒子視頻通話聊天的時候,老伴一邊做家務還一邊抱怨我說:“整天就知道使喚我,這個老不死的,要不是我能有點錢花,誰管你后半生,還敢使喚我,要是你癱了看我不打得你媽都不認識你。”雖然很小聲地在大廳嘀咕,可還是被我聽見了。 本來我的耳朵就時好時壞,跟兒子聊天說話也挺大聲的,沒成想還是聽到了老伴的嘀咕。本來我們也很少理對方,不過我當慣老板了,基本家里的家務都是老伴打理,做不好我也說她兩句。現在我才發現原來我晚年最親的人并不是老伴,她恨不得我早點走,這樣財產她就可有隨意花沒人管她了。 寫到最后: 一日夫妻百日恩,可很多人不是這樣想的,為什么現在離婚率比結婚率高出很多就是這樣的原因,他們相處久了各種矛盾問題讓他們彼此之間的感情決裂了。甚至不離婚的老夫老妻也不是說是對方最親的人,只不過是一個熟悉的枕邊人罷了,甚至晚年生活雙方一天都不會說上兩句話,離心離德的夫妻,從來不是對方心中最親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