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滑膜炎是膝關節附近的經絡被堵了,津液運化失常就形成了痰,寒痰入膝,寸步難行。有什么辦法能不抽積液,又能治療滑膜炎的,實在是受不了。滑膜炎這病,年輕人得的挺多,大多數來,找我治療的患者都抱怨抽積液太痛苦了,而且并不是一抽就一勞永逸了,抽了還犯,還疼。一針又一針的,神仙也遭不住。 1.醫案一 ![]() 一位來自鄭州的患者姓陳,47歲,是一家搬家公司員工,已經干了五年多了,每天的工作任務就是運輸和搬運家具,常年搬運重物,也讓陳大哥的骨骼越來越脆弱,經常會感覺到渾身酸痛,就在上個月公司組織體檢,陳大哥查出患有滑膜炎。但是讓陳大哥感本人并沒有明顯的感覺,只是偶爾會出現關節疼痛,往常都是休息幾天就沒事了,沒有想到自己會患上滑膜炎。 當時我就給他推薦了這個用玉米須外敷的方法: 準備玉米須30克,生姜片30克,土鱉蟲15克,白酒一瓶,絲瓜絡40克 再準備幾片醫用棉紗,將上述的材料放到一個干凈的容器中進行浸泡,大約五天左右可以使用把棉布從容器里面取出,保留適當的溶液加熱,然后敷在膝蓋上,等到溫度下降之后再加熱,每天使用一次即可。不出半月,陳大哥反饋說自己腿不疼了,搬重物也不受影響了。 A前段時間,我對門家孩子打籃球的時候傷 2.一味藥,白芥子! ![]() 囑咐其準備干凈的白芥子,炒黃,研磨成粉。取用之前,先將患處用酒精消毒,再用生姜涂抹,必須大面積涂抹。最后取白芥子裝入消毒單位紗布里面,外敷患處,繃帶固定。3天換一次藥,半月一療程。按照此法用了一次,第二天就感覺膝關節可以靈活伸展。此后一月沒有去醫院抽積液滑膜炎癥狀消失。關節活動正常。 白芥子,通經絡,化痰濕。能夠調治皮里膜外之痰。 最后再提一句,急性期的滑膜炎不適用此法,膝關節如果出現發熱、灼熱、脹痛、就不能再用白芥子。 ![]() 3. 蔥須麥皮敷 用料: 麥皮250克(即面粉的下腳料、小麥的皮)、醋100克(食醋、米醋均可)、花椒粒(用三個手指捏出即可)、蔥須一把、生姜絲258克 用法: 先把醋倒進麥麩子里攪拌。 生姜切成絲,與花椒、蔥須混在一起。 蔥須若是濕的,用刀切碎。 混好后,放在鍋里炒,直到炒得燙手。 然后,將這些東西盛到一個布袋里。布袋封上口后,用其把膝蓋的前后,全都包圍。晚上睡覺前,將布袋綁上后睡覺。一般1到2個小時后,布袋會變涼。此時,將布袋取下。第二天睡覺前,把布袋里的東西掏出,再放鍋里炒熱,再按此方法綁在滑膜炎處即可。 4.白芷外敷就能解決滑膜炎 ![]() 白芷性味辛,溫,歸胃、大腸、肺經,具有祛風除濕、解表散寒、消腫排膿的作用。無論哪個年齡段的人,都會受到滑膜炎、關節積液等的困擾,有的是因為運動劇烈,有的是因為跌打扭傷,也有因為勞累或者風寒濕邪等導致。但一直不得其解,深受其害,感覺疼痛,走路活動不利,對生活和工作都產生了影響。 用白芷,自己研磨成細末或者選白芷粉,加上黃酒攪拌成糊狀,然后外敷在患處(不能有傷口),有保鮮膜或者紗布均可,包裹好,每天一次。 5. 醫案二 ![]() 5劑藥!趕走膝蓋滑膜炎積液 這位患者因為創傷,右側膝蓋滑膜炎積液好長時間了,一直腫脹、疼痛,活動不便, 尤其氣溫低的時候會更加嚴重。也去醫院治療過,藥物、艾灸、手術抽取積液都試過,不是無效,就是再次復發。一開始患者被強烈反對,膝蓋滑膜炎積作為一種骨關節損傷,似乎和中醫不搭邊,但患者堅持看一下中醫。見此人脈象弦,苔薄,舌頭兩側有瘀斑。 擬方: 桔梗、陳皮、木瓜、吳茱萸、川芎、蒼術、白芷(每味藥基本用量3-9克)。 這個藥,水煎服,早晨喝,喝完了蓋被取汗。 結果患者用了5劑,膝蓋腫脹感消失,積水真的沒了。 滑膜炎的日常護理 1、保持好心情,不要有過大的心理壓力 2、多進行適量的、舒緩的體育活動 3、注意膝關節保暖。 4、控制體重,過重的體重會加速關節的磨損、疼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