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更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內容。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對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 近年來,市市場監管局堅持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破除地方保護和行政性壟斷,依法規范和引導資本健康發展,通過全面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強化監管執法,促進市場競爭秩序日益規范,助力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全市不同行業、不同規模的市場主體在經營發展中信心更加強勁,不斷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聚焦制度建設創新 增強競爭法治意識 隨著經濟高速發展,網絡社區團購發展迅速,日漸成為新零售的熱門模式。為搶占市場,某些社區團購平臺開展低價傾銷、價格欺詐、虛假宣傳、質量低劣等問題屢屢發生,不僅干擾了實體經濟的正常運營,也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 為規范我市網絡社區團購市場競爭秩序,減少資本在網絡社區團購中的無序競爭的“亂象”,去年8月,市市場監管局出臺的全國首個網絡社區團購合規指南《重慶市網絡社區團購合規經營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正式施行。通過建立賠償先付制度、禁止大數據殺熟,以及對自提點貯存條件的規定等創新舉措,對社區團購從準入、經營到退出等進行了全過程、全鏈條規范。 “《指南》實施后,社區團購領域競爭失序行為得以糾正,相關領域月平均投訴舉報量較《指南》出臺前下降50%,市場公平競爭秩序穩步向好。”市市場監管局有關負責人介紹。 促進市場競爭,重在提升制度約束力。近年來,市市場監管局強化制度創新,牽頭建立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優化完善公平競爭審查部門聯席會議制度,積極推進部門協同監管,更好地發揮聯席會議統籌協調和監督指導作用,牽頭制定《重慶市貫徹落實強化反壟斷深入推進公平競爭政策實施行動方案》,系統推進公平競爭治理。 同時,修訂《重慶市反不正當競爭條例》,并于明年1月1日施行。圍繞人民群眾反映強烈和反不正當競爭領域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補充規制銷售混淆商品、幫助實施混淆、商業受賄、借助指定銷售質價不符的商品、行業協會商會組織實施不正當競爭等5種明顯損害公平競爭的行為,彌補反不正當競爭制度漏洞。聚焦商事制度改革、知識產權保護、競爭執法等重要維度,探索構建市場競爭狀況評估體系,在江北區率先開展評估工作,正在開展全市制造業市場競爭狀況評估工作。 聚焦公平競爭審查 推進統一市場建設 公平競爭審查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近年來,《重慶市涉公平競爭審查舉報處理辦法》《公平競爭審查會審工作規范》等系列制度相繼出臺,從招商引資、政企合作、招標投標等重點領域制定公平競爭審查規則,從源頭上打破行政壟斷,推進統一市場建設。 為促進審查程序日益規范,按照“誰起草,誰審查”的原則,凡涉及市場主體經濟活動的政策措施,均納入公平競爭審查范圍。近3年來,全市共審查新增政策措施9100余件,修改調整120余件。先后2次組織各區縣、各部門對涉及市場主體經濟活動的政策措施進行全面清理,共清理各類政策措施2.4萬余件,廢止修訂160余件。 “推動公平競爭審查第三方評估機制創新,我市公平競爭審查第三方評估工作逐步形成'專業機構獨立評估、專家團隊集體研討、專門會議審定結果、專函督促限期整改、專項跟蹤整改效果、專題報告評估情況’的'六專’模式,實現了評估、整改、督辦各環節全流程閉環管理、督促,也入選全市第一批法治政府建設示范項目。”市市場監管局有關負責人介紹。 通過連續4年組織開展公平競爭審查第三方評估工作,全市各單位內部審查率從30%上升到94.29%;清理率從66.34%上升到90.90%;妨礙公平競爭的文件及政策措施占比從16.5%下降到8.44%。發現并糾正妨礙公平競爭的政策措施文件110件,連續3年組織開展川渝地區公平競爭審查第三方交叉互評,助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深入開展公平競爭審查信息化建設試點,市市場監管局推動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現代科技與公平競爭審查工作深度融合,開發了具備在線審查、風險預警、統計分析等多項功能的公平競爭審查信息化系統,目前正在2個區縣、4個市級部門試點運行,已對有關政策措施作出風險預警提示50余條次,實現公平競爭審查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監管。 聚焦重點領域監管 提升“雙反”執法能力 去年12月14日,重慶市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工作新聞發布會披露了“雙反”重大典型案件查處取得突破,2019年以來,共查處行政性壟斷案件13件、查處市場壟斷案件4件、查處不正當競爭案件409件。 重拳開展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執法,折射出重慶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決心。今年8月1日以來,市市場監管局深入開展國家經營者集中案件反壟斷審查試點工作,辦理市場監管總局委托審查案件18件,涉及重慶、云南、湖北、四川、河南、貴州、湖南等多個省(市),聚焦市場主體、消費者反映強烈的重點行業和領域,加強全鏈條競爭監管執法,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支持助企紓困方面,市市場監管局以“治理涉企違規收費”為工作主線,按時序推進中介機構、行業協會、交通物流、水電氣暖、商業銀行等領域專項檢查。2019年以來,全市共檢查有關涉企收費主體3500余家,查處案件210件,責令退還企業違規收費金額9400余萬元。 在提升執法水平方面,市市場監管系統合理劃分市市場監管綜合行政執法總隊與各區縣(自治縣)市場監管綜合行政執法隊伍的執法權限和范圍,確保反壟斷和反不正當執法的獨立性和專業性,健全完善我市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執法程序和標準。 為強化競爭監管執法的智力支撐,市市場監管局還制定印發《重慶市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專家庫管理辦法(試行)》,選聘法學、經濟學專業專家教授和執法司法骨干人員,建立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專家庫,首批入庫專家34人,不斷推進競爭監管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 |
|